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百零二章不对

    大雨中。

    百官们撑着伞,像往常一样早早进宫,准备早朝。

    哪知刚走到半路,却见一人拦在路中央。

    正是司礼监的大太监秦起。

    秦起手拿拂尘,尖着嗓子喊道:“陛下龙体不适,今儿停朝一日,各位大人请回吧。”

    停朝?

    百官们你看我,我看你,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秦起也懒得去看他们,匆匆往乾清宫去。

    到了乾清宫门口,他拿过身后小太监手里的伞,扔下一句“在这里候着”,便向雨中跪着的那人走去。

    “殿下,小心身子啊。”

    赵亦时抬头,见是秦起,冲他笑了一下:“无事。”

    秦起看着他冻得发紫的唇,心酸的不行。

    先帝在时,最宠的就是这个孙子,别说罚跪,就是话说得重一点都舍不得。

    千回百转之间,秦起把伞一压,低声道:“殿下,北边有情况,陛下已经枯坐了一个时辰,您再忍耐忍耐。”

    赵亦时一僵,脸上没有半分喜色,反而一抹担忧从眼底掠过。

    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他抬手冲秦起抱了抱拳,“秦公公……”

    “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秦起哪受得住太子这一礼,“殿下放心,老奴但凡有法子,一定想办法劝劝陛下。”

    赵亦时凄凉一笑:“公公辛苦了。”

    “瞧殿下说的,老奴这就去。”

    秦起匆匆起身,匆匆走到乾清宫的屋檐下,把伞一扔,拂了拂身上沾着的雨珠,一脚跨进了门槛。

    殿里。

    新帝依旧端坐在书案前,神色凝重,手边是两份奏章。

    两份奏章一封来自北地,一封是步将军的急报,还都是秦起亲自送到陛下手上的。

    秦起在心里暗暗叹气,其实新帝也难啊。

    当年的新帝,就像现在跪在外头的太子,哪一桩事能由他真正做主,还不都是先帝说了算。

    郑家的案子先帝逼得急,天天把新帝拎到跟儿前敲打。

    新帝那腿又不好使,跪下去艰难,起来更艰难。

    恰好三司送来证据,那证据左看右看都没什么问题,案子就定了性,哪曾想……

    “陛下。”

    秦起小心翼翼的唤一声,“该用早膳了。”

    新帝眼都没眨一下,只是幽幽地吁出口浊气,低下头,手慢慢撑上额头。

    这一瞬间,秦起心里无端生出对他的一丝同情。

    坐上龙椅两月不到,便要昭告天下自己从前犯下的错,古往今来,哪个皇帝有过这般经历?

    郑家满门忠烈,死得又那样的惨,世人只会把一腔怨恨都落在新帝身上,说他无能,说他昏庸。

    他日工笔史书,也会浓墨重彩的记下这一笔,又有几人会细究这里头的是非曲折?

    想到这里,本来打算劝一劝的话,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

    秦起无声退后几步,将自己的身子隐在了暗处。

    ……

    别院。

    角门。

    谢知非听完朱青的话,又低头交待了几句。

    朱青一点头,披上蓑衣,翻身上马,消失在茫茫大雨中。

    谢知非撑伞往内宅去,雨雾中看到晏三合背手站在屋檐下。

    是在等他。

    谢知非因为怀仁还没出宫的烦躁情绪,一下子淡了不少。

    他走上前,收起伞,和她一并站着,“有话说?”

    晏三合抬头看了他一眼,“谢知非,万一我的直觉错了呢?”

    “错了就错了,有啥呢。再说了,你啥时候错过?”

    谢知非低下肩,轻轻碰了她一下,“还有别的话吗?”

    “没了。”

    “我有。”

    谢知非:“把郑家的冤案昭告天下,除了战马的原因外,有没有别的私心。”

    “有!”

    晏三合指指皇宫方向,黑眸中簇起一团火。

    “我就想告诉那些权势滔天的人,不是所有事情都能一手遮天,哪怕你是九五至尊。还有……”

    她停了一下,声音也缓下来,“我们答应过吴书年的。”

    你这丫头怎么把所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