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9章 矿产资源也是钱

    正在一旁观战的李渊看到李世民四人,看了一眼,没有说话,毕竟李世民四人又没有穿龙袍和官服,这样的场合如果跟他们交谈就直接暴露了。

    等杜如晦一局下完了以后,李渊对着杜如晦说了一句,杜如晦看了一眼,起身对着现场的人群说了几句,就离开了凉亭。

    走了一段距离后,杜如晦这才和李世民四人汇合到了一起,向着他自己的住所走去。

    李世民四人随着杜如晦走进屋子里,简单的打量了一下屋子的布局后,就在沙发上落座了下来。

    五人落座后,负责伺候杜如晦的下人给他们泡了一壶茶放在茶几上后,就返回了自己的房间。

    等下人离开后,杜如晦这才开口说道:

    “陛下!这次前来青阳是为了何事,是跟公路修建有关吗?”

    李世民听到他的问话,摇了摇头,表示跟公路的修建没有关系。

    房玄龄:“这青阳到长安的公路还在勘测规划当中,这一条路不是走我们现在青阳直接到长安的官道。”

    杜如晦:“不是走这条现有的官道?难道还要途径其他的几个县吗?”

    李世民:“没错,这条路要途经青离、云阳、泾阳、咸阳、兴平等八个县,总长度接近七百里。”

    杜如晦听到李世民的介绍一愣,因为李世民说的八个县当中,有五个是长安周边县,而且由远到近分别是长武、兴平、云阳、泾阳、咸阳,而且这八个县刚好连成一条直线。

    至于为什么长安城周边会有二十二县之多,还是跟大唐县的划分有很大关系,它是按照一个区域的人口划分。

    这长安又是大唐的都城,这聚集的人口就多了,所以这划分出来的县就多了,就像后世那些一线城市的各个区县一样。

    反之离长安越远的地方,且人烟稀少的地方,一个县的管辖范围就特别的大,甚至有的管辖能达上万平方公里。

    杜如晦:“这是直接把这几个县都连接起来了啊,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貌似可以像青离县一样,成立县级产业园。”

    “就像他们经济学里面讲的什么下游产业链,高端的做不来,低端的和初加工我们应该没有问题。”

    李世民听到他的话,想了一下后,觉得好像确实可行,不说立即追赶青阳,但是为大唐打下工业基础完全没有问题,而且还能增加就业,增加百姓收入。

    房玄龄:“此法可行,大唐刚刚经历了户籍改革,这些刚刚恢复正常户籍的百姓们并没有土地,也没有多少收入,如果我们成立产业园,就能够解决很大一部分百姓就业问题。”

    “并且我们就挑选那种对技艺要求不高的,对生产要求也不高的产业,像砖厂、水泥厂、木材加工厂、造纸厂、钢铁冶炼厂等。”

    听到两人的话,一直没有出声的魏征也开口说道:

    “其实还有一点好处,那就是能够释放出来更多的耕地。”

    “我们都知道,其实大唐不缺耕地,但是这些耕地全部掌控在地主贵族阶级。现在陛下进行了户籍改革,那么原来佃农或者是仆人的百姓们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当百姓们发现原来进入到工坊里面做工居然比给那些地主老财种地收入要大的多,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很多的百姓不会再继续给这些人种地。”

    “这地没有人帮他们种了,他们怎么办,要么把这地卖出去,要么花更高的价钱雇佣百姓们继续帮他们种地,这一下子身份可就转变过来了。”

    “到时候等有些人撑不住了,那么朝廷到时候就可以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把这些耕地收回,然后再学青阳的办法,把这些土地分给真正种地的百姓。”

    其实还有一点他们这几人没有注意到罢了,那就是大唐之前缺乏高产量的粮食,毕竟传统的五谷杂粮产量摆在那里。

    再加上大唐现在农业的耕种方式非常的粗放,没有什么有机育肥,也没有什么化学肥料,更没有什么科学化种植,完全是依靠土地自身的肥力。

    就这样的种植方式,哪怕再肥沃的土地在经过几年的庄稼种植后,也会变得贫瘠起来,这也是为什么后世会有养地一说。

    李世民听到魏征的话,立即拍了一下沙发大笑道:

    “哈哈!妙哉!妙哉!确实如此,看来这条公路经过的几个县,必须得把这工业园给成立起来,这里面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杜如晦听到李世民几人的话,想起了前几天陈钦对他说的话,于是对着李世民说道:

    “陛下!前几天陈钦同我讲,问朝廷有没有购买蒸汽火车的想法,他们的第一代蒸汽火车愿意对外售卖。”【1】

    【6】

    【6】

    【小】

    【说】

    “并且他们的钢铁冶炼技术和蒸汽机技术也可以对我们出售,不过技术嘛是他们已经淘汰过的了。”

    李世民几人听到他的话都是一惊。

    李世民:“克明,你说的是真的,青阳真的愿意出售钢铁冶炼技术和蒸汽机技术,并且还愿意出售他们的第一代蒸汽火车。”

    杜如晦:“是的,陛下!当时在下,太上皇和河间郡王共同参加青阳拖拉机制造厂的首辆耕地型拖拉机下生产线仪式,陈钦亲自询问的在下。”

    房玄龄:“这还真是意外收获啊,没想到他们居然愿意出售这么重要的技术,这样我大唐的工业发展就能更加加快脚步了。”

    长孙无忌:“那你有没有询问他们的拖拉机是否有对外售卖的打算?”

    长孙无忌的话一出,李世民、魏征、房玄龄都盯着杜如晦,等着他的回答,他们今天可是见识过了那不管是用来耕地的拖拉机还是运输货物的拖拉机的效率。

    杜如晦看着盯着自己的四人,点了点头表示问了。

    李世民看到他点头连忙问道:

    “你的意思是他们愿意对外售卖,这价格如何?”

    杜如晦:“陛下!虽然他们愿意对外售卖,但是这价格要加最少四万,并且还是在满足他们本省的基本需求以后才会对外售卖。”

    李世民听到他的回答,没有一点意外,这个他早就能想到,现在确定他们愿意对外售卖,那就足够了,最多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杜如晦和李世民几人聊了半天,才反应过来,他们好像跑偏了,李世民四人还没有回答他之前问的,他们来青阳是干嘛。

    李世民听到他的话,也才反应过来,因为杜如晦的一句修路问题,把话题给扯偏了,于是把他们四人来青阳的目的告知了他。

    杜如晦听完四人来青阳的原因后,也是表示赞同他们的想法。

    杜如晦:“陛下!确实买红薯和南瓜比较划算,这两种粮食产量高还容易储存,特别是南瓜,到后面根本就不需要再购买种子,它本身就自带种子。”

    魏征:“青阳可以购买的东西太多了,可惜国库没有那么多的钱,到时候又只能用矿产资源进行付款了。”

    杜如晦听到他的话笑道:

    “只要能买到东西,这矿产也是钱,其实我们也可以向青阳出售矿石用来换钱。”

    李世民听到他的话,也是认可道:

    “没错!只要能买到东西,这矿产也是钱,至于出售矿石,让我想到了一个生意,那就是河沙。”

    长孙无忌:“河沙,这个有什么用?”

    杜如晦:“有用,有大用,青阳盖房子用到的原料里面就有河沙,但是青阳目前就只有青阳河这么一条河里面有些河沙,而且经过这些年的开采使用,已经不剩多少了。”

    房玄龄:“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明天去他们粮食部购买粮种的付钱方式就有了。”

    第二天早上,李世民五人吃过早餐以后,就直接往现在叫做吐谷省粮食部的办公大楼走去。

    部长办公室内,黄小英刚刚坐下来准备处理日常事务,一名工作人员就走了进来,对着她说道:

    “部长!皇帝陛下、长孙尚书、杜相、房相和魏大夫来了,说有要事找部长你。”

    黄小英听到工作人员的话,直接给愣了一下,这五人怎么还找上她这来了,难道又是来买粮的。

    于是起身离开了自己的办公室,前往工作人员告诉她的会客室走去。

    来到会客室,果然看到了李世民五人,粮食部这边也有两位官员在招待着他们五个。

    黄小英对着五人打过招呼后,继续说道:

    “不知陛下此番莅临我省粮食安全部是有何指示?”

    李世民听到她的话,连忙说道:

    “黄部长,这指示朕可不敢,朕这次携几位爱卿过来是打算向你们粮食部购买一些粮种,用于即将开始的春种。”

    “毕竟百姓们现在耕种的粮食产量太低了,就是耕地再多也无法满足百姓们的粮食需求,因此朝廷需要更加高产的粮种来增加粮食的产量,才能养活更多的百姓,才能促进人口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