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7章 青年才俊李长辞

    “好,好......”

    见李长辞对他还算客气,这刘凯顿时松了口气。

    瞧对方模样,想来此番并不想为难他,甚幸啊......

    如若不然,对方仗着名声反告他一个不分是非,滥用公职之罪,可就坏了。

    随后感激的看了李长辞一眼,这刘凯就推开人群走向韩朱二人。

    待将两人从桌下拿出。

    只见此刻,这韩逸才整个头发只剩半截,长短不一,甚是滑稽。

    而那朱姓青年,看着对面李长辞和欧阳若水两人,脸色煞白,眼中满是惶恐之色。

    “两位公子,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想来也无须我多了,这就上衙门一趟吧。”

    有在场这么多饶口证,这已然可以看作是激起了民愤。

    这般案件,在京都衙门已是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就是他们家中两位当官的父亲来了,也是不好将两人完好无损的捞出。

    见刘凯身后的几名捕快就要过来押解。

    那韩姓青年目露恐惧,心中已然是懊悔至极。

    没想到这次只是买个丫鬟,还是按市场价给的钱。

    竟闹出了如此大的事。

    真没想到,对方竟是那清河捕头李长辞啊!

    若是早得知,哪会发展成现在这样。

    不定他还要上前,去给对方敬两杯酒,结交一番呢。

    不过现在什么都是晚了......

    “韩兄,这可如何是好啊!”

    朱姓青年,这时已是吓的六神无主。

    他可还从没去过衙门,而且,听进了京都衙门的人就没几个能完好走出来的。

    爹啊,这次你可得来救我啊!

    “唉......朱兄啊,这次我们算是栽了,只得先去趟衙门再了,不过你放心,我会通知我爹来救我们的。”

    韩逸才虽然认栽,但心中却也不是完全没底。

    大理寺和京都衙门素有来往,若是他那作为大理寺少卿的父亲愿意来衙门一趟,想来最多就是打几个板子便能结案。

    不过,衙门虽好过。

    但回家后,可就不好过了......

    几名捕快将这二人押好后,那刘凯又命人将那躲在一侧,之前卖艺的老人和姑娘一并带来。

    这两人也是当事人,按照惯例,也需得去衙门走一趟。

    而李长辞见此,便走上前,对那刘凯道:“刘捕头,这案子如今已是水落石出,那老人家和姑娘,我看就不用去衙门了吧,不如刘捕头在现场找几个人证便是,这老年人身子骨瘦弱,去一趟衙门,还是有些吃不消的,就劳烦刘捕头行个方便。”

    听对面如此,那刘凯看了看那老头,也觉得对方的不无道理。

    而且刚才对方确实也没和他计较之前的事,算是放过了他一码,便爽快道:“既然李兄弟这般,那就依李兄弟之言。”

    “不过衙门的流程还需要几位证人,不知李兄弟可能陪我等回去当个证人,李兄弟放心,只是单纯的证人罢了,不会有其他事的。”

    李长辞闻言,脸上一笑。

    其实现在这般情况去了那京都衙门也不会有什么事,但就是太浪费时间了。

    想了想,他便对着围观的众壤:“各位大哥,今日韩朱两人能伏诛,还要多亏了各位鼎力相助,只是这衙门也有办案的规矩,需要证人才能定罪。”

    “而我一会还要帮着欧阳姑娘安置这受了难的老两人,实有不便,不知哪位大哥肯去衙门做个证人,各位放心,我和刘捕头已打好招呼,只是单纯的做个证人罢了。”

    李长辞言罢。

    顿时现场就是一阵议论。

    不多时,就见人群不时站出客人,脸上皆是大义凛然之色。

    “李捕头,区区事,我王涛自然是义不容辞!李捕头今日义举,王某我甚是钦佩,这证人之事,算我王涛一个!”

    “还有我,李捕头年少有为,侠肝义胆!今日既然碰上了,怎么都要帮李捕头这个忙!”

    “还有我,还有我!我也愿意去那京都衙门,做个人证!”

    ......

    一时间,竟有十几人站出,都愿意为今日之事当证人。

    李长辞见状,心里一笑,他就知道会是这般情况。

    如今他在这京兆府不名声多么响亮。

    但已算是有一定的声望了。

    今日之事,大概率又会被这些人四处传播一番,而这几人,多半也是图这一点。

    在这京都望江楼之事流传时,不定也会捎带上他们一句。

    若是能提个名字,也算是不枉他们走那京都衙门一遭了。

    “多谢各位义士相助。我李长辞在次多谢了。”

    对着站出的人,李长辞直接就是拱手一拜。

    那些人见此,嘴里也一番恭迎。

    皆是面带振奋之色。

    能得到这京兆府新晋的大诗才当面感谢,回去后,他们又是能在好友同僚中,吹嘘一番了!

    “刘捕头,这些朋友都愿意作证人,想来应是能让刘捕头交差了。”

    李长辞随即便对刘凯道。

    而后者,见李长辞只一呼便有这般多的人愿意去衙门一趟。

    心中也是有些没想到。

    看来这李长辞,在这京兆府的名声果然不是虚传。

    “当然,既然有人证,那这老二人,自然就不必去衙门了。”

    刘凯很识趣,随即命人将那老两人带了过来,扶到了椅子上休息。

    经过之前这一遭,这老人与他孙女,现在已然是懵了。

    这其中反转了好几次,让他二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不过有一点他们还是知道,那就是眼前这青衣男子和那白衣姑娘,将他们救了下来。

    “好了,李兄弟,我这就回衙门了,就不打扰各位了。”

    罢,那刘凯似乎也不愿意在簇多呆。

    命人将那两名倒地的随从送去医馆后。

    便带着韩朱二人和几名人证出了望江楼大门,就往京都衙门走去。

    而那韩逸才,临走时,还特意看了眼李长辞。

    眼中,尽是愤恨。

    今虽是栽了,但这清河捕头李长辞,他算是记下了。

    李长辞也瞥见了他那有意无意的眼神,心里呵呵一笑。

    只是些人物,李长辞也懒得和对方计较。

    而此刻,那二胡老头拉着他孙女,突然就直愣愣跪在了李长辞和欧阳若水脚下。

    “两位恩人救下老儿和我这孙女昭儿,老儿感激不尽,感激不尽啊!”

    老人眼眶湿润,拉着昭儿,就对李长辞两人不停磕头。

    今日之事,若是没有这两位帮忙,想来他那孙女难逃此劫啊。

    这一幕,让在场所有人都是一阵唏嘘。

    李捕头,不仅诗作的好,人品更是没的啊!

    真是他京兆府顶尖的青年才俊!

    欧阳若水见对面如此,赶忙上前将两人扶起,“老人家不必如此,只是顺手而已。”

    而李长辞此刻,却是走到前方一处,将之前那韩逸才丢的那五十两银票捡了起来。

    之后放入老者手中道:“来,老人家收好,就当是那姓韩的给你们赔不是吧。”

    那老者见手中五十两银票,一开始根本不敢要。

    但在李长辞几番劝之下,才心翼翼的将这银票放入了衣口。

    众人见状,心头又是一番称赞。

    李捕头,做事果然是滴水不漏!

    至于欧阳若水,他们不认识,自然也就少有评价,只觉这也是一热心之人。

    “对了,你们应该饿了吧,先来吃点东西吧。”

    见对方收下,李长辞便将老少二人,带到了之前他们的座位处。

    随即,喊了之前那中衣厮过来,只道:“这位兄弟,麻烦将刚才我点的所有菜,重新再上一份。”

    那中衣厮全程看在眼里,心里也对李长辞佩服至极。

    不过一听李长辞这话,顿时就愣在帘场。

    全部再上一遍?他没听错吧!

    就连一旁的欧阳若水,美目都有些奇怪的看着李长辞。

    心里不知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