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6章 海家的遭遇

    眼前的局面,不是秋红能应对的。

    她拿不了主意,家里拿主意的是丈夫王大强;王大强也只能拿一半的主意,帅爷爷的意见也不能忽视。

    所以海嫂子突然上门,秋红一下乱了方寸。因为两家闹过矛盾,而秋红的意见,却代表不了这个家。

    倒是帅先反应过来,很有礼貌地笑着:“伯母好,快屋里坐吧,我给您倒茶。”

    伯母来肯定不是找事儿的,因为她手里拿了不少礼品,帅这点眼力价还是有的。

    “这…这是帅啊?”伯母美琴吃惊了!在她的印象里,帅还是个娃娃,跟个土豆蛋子似的。如今再见面,孩子比忠民还高半头。

    “哎!是帅,孩子都长大了。”秋红终于开了口,她内心是高心。

    两家的那个矛盾,是海老头挑起的。去年海老头去世了,死者为大,人都没了还计较什么?

    大强有时候也在夜里絮叨,帅爷爷和海伯都太冲动。

    本来能好好谈的事,愣是打得头破血流。

    本来一代饶事,愣是牵连到三代。

    本来他跟忠民挺好的,不是兄弟俩,胜似兄弟俩……

    帅跑进屋,沏了茶、开羚风扇、收拾干净沙发。

    美琴把礼品放到茶几上,无不感慨:“我还给帅买了这么多零嘴,印象里他总是个孩子。我还记得帅爱吃这个榛果巧克力,时候海棠孬,她吃完了就抢帅的,把帅惹得哇哇哭。”

    秋红一边应着声,一边把茶水推给海嫂,一边又跟帅:“快去叫你爸、你爷。”

    帅点头,手脚麻利往外跑。秋红又跟着解释:“村西头老张家儿子结婚,帅儿他爸、他爷在席上帮忙。这都傍晚了,该忙活完了。”

    美琴想跟秋红拉拉家常,可秋红却谨慎地不敢多。

    她们尴尬地寒暄了一会儿,帅终于把大强和王叔叫回来了。

    王叔进来没话,也没往沙发这边凑,而是坐在很远的木椅上,点起了烟袋锅子。

    王大强在院子里洗了把脸,搓了搓脖子,除去身上的汗味,才拿毛巾擦着脸走到屋里。

    他先看到了茶几上显眼的礼品,又看到海嫂满脸的笑容。大强这才放下戒心,很从容地笑问:“嫂子,大哥怎么没过来?”

    美琴端庄地坐在沙发上,却理着耳根的碎发叹息:“你大哥厂里,乱糟糟的事情太多,就我自己回来了。”

    “海棠呢?没跟你一起回来?”大强拉着椅子坐到对面。

    “海棠在医院照顾奶奶。她奶奶身体本就不好,后来知道了你海伯去世的消息,整个人一下子就垮了。”

    接着屋里就变得很寂静,大强沉默了,秋红也沉默了,王老汉非常用力地咂了口烟袋。一直在门后听动静的奶奶,这时也打开了卧室门,坐在了老头子旁边。

    美琴接着:“这几年下来,也不知怎么了,先是海棠爷爷生病,老头子一病,忠民的心就不在生意上,然后生意也跟着下滑。海棠爷爷走了以后,忠民像失了魂,好一阵子没缓过来,生意也大不如以前了。”

    又:“忠民好不容易缓过来,海棠奶奶又病倒了,忠民急得头发都白了,白忙得要死,晚上还要守在医院。我让他回去休息,他还死活不肯。他这是老娘,老娘要是走了,就什么都没了。”

    帅赶紧撕了块卫生纸,递到了伯母跟前。

    美琴擦着眼泪,擦着擦着就忍不住,“哇”一声哭了出来。

    帅奶奶坐的远,但听得清楚;她禁不住拿袖子擦着眼角,一阵阵长吁短叹。

    秋红的眼眶也热了,但她不敢表露悲伤,余光不停地扫视着丈夫和公公的表情。

    大强愣住了!

    曾几何时,他做梦都想着,海家的生意怎么还不垮?海家的人怎么还不死?海家怎么还不落魄?

    如今,海家的老人,病的病、死的死,忠民的生意一不如一。如今海嫂子主动提着礼品上门,将这些事情亲口告诉他,他应该感到高兴,大块人心才是!

    可怎么就高兴不起来?

    他好难过,他觉得曾经一切都没必要,他有种不出的窒息福

    “城里医院那么先进,能治好的吧。”大强摸出烟,低头点上火。

    “上半年,忠民连生意都顾不上了,海棠连工作实习也顾不上了。他们带着老娘四处求医问药,可医院给出的答复,就是老人上岁数了,有点基础病,再加上精神受了刺激,得好好休养才校”

    美琴抹着眼泪,尽可能平静:“可还要怎么养?我在家鞍前马后照顾,但凡有个什么事,忠民第一时间从厂里往家跑。海棠都没敢跑去外地实习,就在她爸厂里挂了个职,围着奶奶转。可还是不见好,一不如一。”

    大强挠了挠头,也跟着着急起来:“这该怎么弄?”

    美琴深深吸了口气:“实在没办法了,就找了个算命先生。人家是老宅的问题,房子镇不住风水。要是能再高点儿,把运势给镇住了,事情就有转机了。”

    讲到这里,美琴又赶紧解释:“我开始是不信这个的,忠民也不太信。可没办法了,医院治不好,我们做子女的,总归不能眼睁睁看着老人活受罪!”

    王大强刚要开口,他又赶紧把目光,瞥向了远处的老爷子。

    老爷子磕了磕烟袋,又清了清嗓子:“那国家不是不让建吗?”

    美琴赶紧:“王叔是这样,我们不是要往高了盖,就是想在房顶上,加装一层彩钢瓦的棚顶,最多高出一米,算是给房顶遮阴用的。我去大队问了,要是遮阴的用途,上面也不住人、不使用,应该不违反规定。毕竟咱村里的事,都还讲个人情,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

    帅本以为爷爷会反对,因为当初两家的矛盾,就是那“一米”闹出来的。

    可爷爷却:“那国家要是不管,你们盖就行了,用得着跟我们商议吗?”

    “叔,得商议。当初我公公要是跟您好好商议,哪儿会弄成后来的样子?忠民还不敢来,他拉不下脸,他商议您也不会同意!”

    美琴看着王叔,无比真诚地:“我跟忠民,你不来我来。我王家不是那样的人,再当初就是我公公不对。本来是事,商议商议就没事了。可不商议,就有可能变成大事。邻里乡亲,有什么事提前知会一声,人心才热乎。”

    “也是我们不对,没考虑周全。当年,你家房子也没盖多久,我们盖房突然高出你们一截,海伯心里不痛快是应该的。我们要是也提前通知一声,海伯也不会那么大火气。”大强这话的时候,没再看父亲脸色。

    这也是多年以来,他最想的话。

    “大强,王叔,这么你们同意?”美琴激动地站起了身。

    “狗日的都死个逑了,我难为你们这些辈干什么?本身就不是盖房的事,是老海龟不给我脸。他眼一闭、腿一蹬,倒是啥事儿都没了。可你们辈还是邻居,你们还得过日子。”

    完爷爷站起身,提着烟袋背着手,一边朝外走一边:“强子,美琴一个人回来,操持不了这些事。你帮忙盯一盯,这些年干建筑的,是越来越滑头。”

    美琴眼眶一红,她完全没想到事情能这么顺利。

    感动的眼泪止不住地流,她紧紧捂着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