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 第四十九章:抉择时刻

    “唉~”目送大舅哥离开,陈惜缘叹了口气。

    现在他能够做的,也就只能尊重他的选择。

    “希望你不会后悔……不过应该也不会。”陈惜缘喃喃自语,闭上双眼。

    “法则……平衡……”

    “陛下!驸马可愿出手挽救我大宋于水火之中?”紫宸殿内,赵煦端坐龙椅,神色平静。

    下方,新任内阁总理大臣,原尚书左仆射章惇一脸期盼都看向赵煦问道。

    赵煦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的摇了摇头。

    章惇脸色愕然,几经变化之后,终究还是又低下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其他官员一样如此,财部部长几乎瘫软在地。

    这一刻,他们不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大人物。

    相比那些妖魔,他们终究只是普通人罢了,和那些他们曾经看不起的普通人,也没事没事太大的区别。

    生死相关,这一刻无论是什么权利,还是什么金钱,又或者是什么冲突,他们都已经不在意了。

    他们想的,只是怎么样才能够活下去。

    而就他们所知,驸马绝非常人,也是他们能够想到为数不多的办法。

    可是万万没想到,居然连驸马也……

    他们有些人并不是不认识那些宗门家族,可是正因为他们认识那些人,他们才了解外界是有多么残酷。

    整个大宋,现在也只有汴京算是安全。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因为驸马的原因。

    他们是在汴京不假,安全也还算是有保证。

    可是他们的家人呢?他们的宗族呢?

    若是天下平民皆死去,他们这些士大夫又算什么?

    至于让他们离开汴京……他们又怎么可能有那种勇气?

    一时间,整个紫宸殿之中鸦雀无声,气氛沉默得可怕。

    “惜缘并没有想出手,他现在也是分身乏术。

    但是……”见气氛如此凝重,赵煦都目的也达到了,适时开口说道,但是又没有一口气说完。

    “但是什么啊?陛下您快说啊!”章惇见赵煦这个时候还卖关子,也是不禁大急道。

    “章卿稍安勿躁!”见章惇如此急切,赵煦倒是不急了。

    说到底,他也不是一个人承担所有的压力。

    便是失败了,至少也努力过不是吗?

    “关于外界妖孽横行,德国驸马也是分身乏术,所以说他没办法出生帮助大宋。

    可是……驸马给了我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其实这个办法成功都几率微乎其微,至少驸马是这么跟我说的。

    可是……我还是想试一试,诚然若是我弃大宋朝于不顾,驸马足以护佑我一人生死。

    可是……孤不愿那样做,所以我选择与大宋同生共死,而下面的你们……可愿同我共同搏一个未来?

    我们要自救,并且我们也只能自救。”赵煦语气激昂道,可是说道这里又顿了顿。

    “或者……我们所有人都将在某一天死去,甚至有的人求不来一个名垂青史。

    可是我们接下来所要做的事情,却将是整个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里程碑。

    我们可能同整个种族一起泯灭在这个世界,也有可能创造一个无上的奇迹。

    现在……请选择你接下来的道路。

    你们可以离开这里,离开这座大殿,你们一样可以居住在汴京活下去。

    或者……同我一起,建立一个前所未有,震古烁今的无上王朝。”赵煦的神色渐渐平静,到最后都波澜不惊,只用了约摸十来个呼吸。

    一直到最后一句话,他语气之中的沉重和情绪又再一次被点燃。

    二他的下方,一众官员们面面相觑,其实根本没办法理解赵煦的意思。

    赵煦的说法很模糊,大概就是知道,要冒险才能活下去,可冒险也是九死一生。

    与此同时,这个冒险如果成功的话,结果将是喜闻乐见并且名垂青史,震古烁今的成就。

    可问题是……接下来到底怎么做呢?你倒是说清楚啊!

    而事实上,这也正是赵煦都目的所在。

    他要的,乃是筛选出真正愿意跟随他一起去完成那个几乎不可能的目标的人。

    “你们大可以慢慢商量,我也并不着急。

    或者你们想要平平淡淡活下去的人,直接离开便是。

    想要离开的也可放心,孤绝不会秋后算账。

    当然……你们以后也不要懊悔今人到底错过了什么。

    留下的,我也就默认你们愿意为那个目标付出生死,搏一搏那个名垂青史都不足以形容的无上荣耀。

    给你们两柱香的时间,自己决定吧。”赵煦冷漠的看了看众人之后说道,随即自顾自的闭目养神起来。

    众人见此,一时间都觉得有些难受。

    他们完全猜不透这位陛下的想法,也不知道这位陛下到底是有着什么样的想法。

    最主要,他们很清楚,这位陛下就算说再怎么危险,也远比他们这些人安全多了。

    看看陛下多有先见之明!早早就拉拢了一个道门真修,而且还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修士,至少是传说中合道的境界,否则汴京绝不会如此平静安全。

    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

    第一柱香时,即便有人有些意动,可依然没人离开。

    一直到第二柱香点燃,一位垂垂老矣的财部副部咬咬牙。

    他来到殿前台阶下,对赵煦跪下重重点磕了三个响头。

    “陛下……老臣如今已是七十有三,算是高寿了。

    我这年龄,本不该怕死,算该与国同生共死的。

    可是……老臣年幼丧父,青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现在只剩下个独孙孙。

    我也知道,若是没有人付出的话,以当前的局势,那么恐怕早晚也活不下去。

    可是……老臣无奈,终究无法说服自己,现在老长只想陪陪我那孙孙,我爷孙一起,度过此生足矣。

    老臣离去后,海望陛下能够珍重……

    老臣已无他愿,唯愿陛下能够成功。”他跪在那冷冰冰的石板上,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

    赵煦微微抬了抬眼皮,终究没有睁开双眼。

    这位老臣他是知道的,对大宋忠心耿耿,算是少有的忠臣。

    在他原本看来,对方也是最不可能离开朝廷的人之一,可是没想到……

    见赵煦并不回答,那老臣咬咬牙,转身离去。

    原本就有些意动的人见此,顿时也不再犹豫。

    一个个跪了下去,纷纷找到了自己都借口。

    他们真的如同借口之中所说的那样,有各种各样合理的理由吗?

    实则不然,他们没有理由,爷只是借口罢了。

    至于为什么?无法就是看赵煦的反应,摸不清赵煦都想法喝后手,怕万一赵煦真的成功了,到时候找他们秋后算账罢了。

    又是一刻钟过去,原本一百余人的朝堂上,竟只剩下了三十多人。

    这三十多人之中,有垂垂老矣的老人,有三十多岁的青年。

    他们的表情平静,面对其他同僚的离去不喜不悲。

    这三十多人之中,有些人是真的忠心耿耿,可大部分也是出于各种考虑,实属无奈。

    无论是如何,他们终究没有夜不会选择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