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0章 水韵楼上新失败

    和光县,水韵楼。

    今儿是上新灌汤包的头一日,店里的伙计早早的就把上新的告示贴在了酒楼门口。

    随着酒楼开门迎客,陆续有衣着不俗的食客们迈步进来吃早点,门口的伙计一一热情地招呼着:

    “韩爷,张老板,您二位里边儿请!”

    “老爷子,今儿您来得可挺早~”

    “李少爷,冯少爷,陈少爷,靠窗的位置可给您们留好了!”

    食客们自然留意到了门口上新的告示。

    “李兄,陈兄,这水韵楼可难得上新早点,灌汤包听着倒是新奇,不如来两份尝尝?”

    “咦,这灌汤包,我倒是听着有些耳熟……”

    “你二人不曾吃过灌汤包?那桥口的胖嫂灌汤包味道可是一绝,我时常让小厮去排队采买,晚了还时常买不到呢,倒不曾想水韵楼竟也卖起灌汤包了。”

    “哈哈,既然如此,那今日必须点两份来尝尝了!”

    有同样觉着新奇的食客不再少数,于是等钱掌柜见这灌汤包上新头一日就大卖时,不禁然在心里乐开了花。

    “这灌汤包不错,真不错。”

    “包子里居然有汤汁,倒是有些新意……”

    就在那些不曾吃过灌汤包的食客们对这包子大加赞赏之际,酒楼的一角,谭老爷子扔下了手中的筷子,一脸不悦道:

    “好吃什么好吃!二百五十文一笼的灌汤包,就这味道?糊弄谁呢!”

    “您就将就将就吧,谁让您怕排队,非要来这边尝一尝?”坐在对面的唐盛抱着手臂,嘴上说着“将就”,却早已放下了筷子。

    “哼,我是瞧着这么大一酒楼,厨艺肯定差不了,这才来试一试!”谭老爷子气呼呼地道,“哪知道也就中看不中吃,馅儿不如人家的嫩滑,味儿又比不得人家的鲜美!”

    “而且桥口的灌汤包才卖十文!虽说老头子我也不差这点钱,但就这味道,哪里来的脸面敢开价二百五十文?!”

    老爷子声音实在中气十足,导致一通的怒骂让整个厅堂的人都听着了。

    于是便有人相互打听起那桥口的灌汤包是何滋味,怎的能把这水韵楼的比得如此不堪?

    有吃过桥口灌汤包的人,例如靠窗那三人中的陈少爷,便点着头告诉他人:“说句中肯的话,这灌汤包味道其实也不算差,但相较之于桥口的那家灌汤包,确实是差了几分……”

    又有几人接应道:“确实如此,我也尝过那胖嫂灌汤包,那味道当真是极好的。”

    “可惜天天排长队太费时间,尤其是前两日刚上新的那个大吉大利,每日还限购二十份,想吃上还得碰运气哩!”

    也有同谭老爷子一样表示愤怒的:“这二百五十文的灌汤包,竟然还比不过摊头小贩的手艺,实在是太过于糊弄我等!”m..cc

    听闻这些话,其他食客们便纷纷有些好奇心大动起来,一时间,竟都有几分想尝试一下那传言中的胖嫂灌汤包。

    而行动快的,这会儿已经让身边跟随的小厮们去桥口排队了。

    此时的钱掌柜,瞧着酒楼内的变故,下巴都快惊掉了。这方才还好好儿的,咋一转眼风向就变成这样了?

    待反应过来,脸色是一阵红一阵青的,一时间是又恼又悔。恼的是被人当面骂酒楼手艺不如小摊贩,悔的是早知道就该把配料秘方也买到手。

    说起来也是他大意了,总觉着灌汤包靠的就是新奇,至于馅料,这种小摊头手艺能有多好,再好还能好得过他酒楼里的八个大厨?

    殊不知,任芸手里的馅料配方,那是经过历史的沉淀的,自然不是说超越就能超越的。

    更何况,她所用的调味料里还放了鸡精,那都是经过现代工艺的产物,味道之精纯,哪是这个时代的调料所能比拟的。

    这也是任芸不肯卖配料秘方的原因之一。

    她毕竟不是接受过系统培训的真正的厨艺大佬,可琢磨不出能完全替代鸡精这种东西的方子。

    这配料秘方若是卖了,她该怎么解释鸡精是何物?若是去了这一条件,又该咋解释按照配方做出的成品,味道总差那么几分鲜?

    而桥口这边,林善言望着好些个从水韵楼方向急匆匆赶过来排队的小厮,一头的雾水。

    方才他无意中听见,有过路人在谈论今日水韵楼上新了灌汤包的事,他还想那掌柜的动作可真是快,昨日才买的方子,今日就开始售卖了。

    原想着怕是要多少抢了些老顾客混入,但眼下是咋个回事儿?

    那水韵楼不是已经做出灌汤包了么?咋滴酒楼的客人反而还派小厮们扎堆地往自家的摊位跑?

    他想不通,便也不再多想了,还是赶紧把灌汤包卖完要紧,今儿娘可说了,收摊后要去牙行看店铺哩,这可是重要的大事儿!

    过了好半晌,头一个出酒楼去替自家主子买灌汤包的小厮,喜笑颜开地回来了。

    “少爷!我买到了最后一份大吉大利!”

    一旁立马有食客说笑道:“那得恭喜了,今日必定要大吉大利了!”

    那年轻少爷登时笑眯了眼,抱拳冲那食客道了声“借您吉言”,伸手便赏了自家小厮一两银子。

    小厮结过银子,乐得简直合不拢嘴。

    这时其他小厮也陆续回来了,只带回了一笼十个的小灌汤包,见头一个小厮得了赏银,那是羡慕极了。

    有小厮偷偷将头一个小厮拉到一旁,低声问道:“不对啊,我就排你后头的,轮到我们的时候那大吉大利早就买完了,你咋能买到的?”

    头一个小厮笑嘻嘻地朝他挤眉弄眼,也不藏私,如实道:“你傻呀,自己没排到,不会人家手里买呀?我瞧着有人买到了,便出了三倍的价格,从那人手里买来了。”

    其他小厮们惊讶:“这、这样也可以?”

    “嗨,主子们就图一乐呵,顺带长个脸,哪个会追究你是咋个买来的?指不定还会夸咱机灵哩!”

    其他小厮一听,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受教了受教了!

    自此之后,诸小厮纷纷效仿,导致后来排队买得大吉大利的人都知道了,有人会高价“收购”手中的大吉大利。

    后来甚至应运而生了代排队买大吉大利的专业倒卖户,也就是类似于现代的黄牛……

    等任芸知道此事后,真的是被这些人的操作惊了一把。

    于是她……立马给大吉大利涨了价!

    搓着赚钱小手手的任芸:嘿嘿~

    当然,那已是后话。

    此时的水韵楼,钱掌柜已经被气得快要冒烟。

    从他的酒楼出去买其他家的吃食进来也就算了,这一个个的还在他酒楼里纷纷夸赞人家的灌汤包是如何如何的好吃,又严厉抨击起水韵楼如何昧着良心坑老顾客的银子……

    实在是伤害性极高,侮辱性极强。

    最后,为息事宁人,只能给点了灌汤包的每桌客人白送了一道招牌菜,才略微挽回了一点颜面。

    钱掌柜简直快吐血了,合着自己又花银子又忙活半天的,到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反而给桥口那边送去了一波生意……

    另一边,派人全程盯着水韵楼情况的娄掌柜,在自家锦轩阁里暗暗捏了一把汗。

    要知道那些个食客确实是花钱如流水,甭管多贵的菜,只要合心意,那银子扔得是眼睛都不眨。

    但那些人的嘴巴,也确实是一个比一个的刁钻,味道好还行,但凡味道欠缺了,个个都能把自己这个掌柜骂的跟孙子似的。

    好险,幸好他没有贸然推出灌汤包,否则此时怕也跟那钱掌柜一般被食客们打肿了脸……

    娄掌柜细细思量一番,却把灌汤包的做法写了下来,然后喊来了信得过的手下。

    “你去一趟桐州府,把这灌汤包的方子交给东家,就说和光县内无法售卖,府城可一试。”

    娄掌柜觉着水韵楼之所以上新失败,其实不在于手艺多差,实在是因为有桥口那家胖嫂灌汤包做了鲜明对比。

    这就是所谓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而对于府城那边,灌汤包可是个新鲜吃食,只要推出,八成是能大卖的。

    娄掌柜心想着那一百五十两可不能白掏了,虽然对东家来说不过这么点儿银子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但多多少少都会觉着自己办事不力,影响了东家对他的印象。

    倒不如把方子放到别处去,来个扭亏为盈,如此,东家指定会对自己另眼相看!

    娄掌柜盘算得极好,而事实确实也如他预想的一般。

    府城的东家收到那方子后,便立马做出决定,在桐州府的酒楼内上新了灌汤包。

    一时间,这种新鲜吃食在府城的权贵中间流行开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深受欢迎,给酒楼赢得了不少收益,也引得其他酒楼着实羡慕嫉妒恨了一把……

    自然,后来的娄掌柜,也因献方有功,被东家夸赞并赐了一大笔赏银,天天在家里乐得合不拢嘴了。

    而此时的水韵楼,早已灰溜溜地将灌汤包从菜单中抹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