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 第四十五章 图穷之时匕现之

    上京。

    十月深秋。

    青岚皇宫。

    层层宫墙之内,弥漫着肃杀的气氛,还未临冬,寒意便好似沿着墙缝、瓦隙渗透遍每一个角落。

    宋莫平身着枣红色官袍,孤身走在长长的白玉梯间,拾级而上。

    他面色阴沉、冷厉,脚步迅速,但每一下又扎扎实实踏在地上,给人一种岿然不动的错觉。

    所经之处,太监宫女无不神情惶恐,恭敬行礼避让。

    稍倾。

    他来到殿前,门口的太监早已等候多时,引着他入内。

    殿中空荡无人,只有大皇子,也即是而今的鸮皇,高高在上坐于殿首。

    昔日尚有几分稚气的大皇子,而今已威严赫赫,不怒自威。

    宋莫平屈膝跪地,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

    殿首没有声音传来。

    他没抬头,只是余光瞥见鸮皇挥挥手。

    太监当即跑出殿外,将门扉合上,殿中,便只剩下二人。

    “莫平。”鸮皇居高临下,深凹的眸子犹如鹰视,盯着宋莫平。

    “算算时间,你随我得有七年了吧?”

    宋莫平垂着头:“陛下厚爱,本就追随一生,生死不已,微臣未曾多记。”

    鸮皇点点头,从一堆奏折中抽了封信,丢到殿中。

    宋莫平依旧垂着头,挪动膝盖往前,将信拾起,翻看。

    “这是三日前递上来的密信。”鸮皇冷声解释了一句:“近两年来,你与反贼萧鸣煌的联系,悉数记录在内,可有话说。”

    宋莫平扫了几眼,便将信扔在一旁。

    鸮皇眉毛一挑,冷笑:“你不仔细核对,待我治你之罪时一一辩解?兴许还真能推脱几条。”

    “无需。”

    “嗯?”

    “微臣做过之事,一件都不会忘,扫一眼就够了,悉数属实,没什么可辩解的。”

    鸮皇一愣,气笑了:“好,那今日,我便让文武百官看看,窜通反贼的下场。”

    “陛下。”宋莫平叫了一声。

    声音平静低沉,犹如深冬的湖面,不显半点波澜。

    他始终垂着的脑袋抬了起来,直视着鸮皇。

    “若微臣说,萧鸣煌死期已至,陛下可信?”

    鸮皇瞳孔收缩,止住了叫人的冲动:“你说什么?”

    “陛下这密探的功夫尚欠了些火候,微臣与萧鸣煌的联系从三年前便已开始,另外,次数也是信中的两倍之多。”

    “你继续说。”

    “陛下可命人将微臣拿下,抄家,每一次联系的记录佐证皆在书房暗室内,足够臣掉十个脑袋。”

    鸮皇死死盯着他。

    稍倾,其阴沉的脸渐渐化开,生出了几分笑意。

    鸮皇起身,迅速走到殿下将宋莫平托起。

    “莫要怪朕,伱作为朕心腹中的心腹,当知晓这一年来朝廷内有多少大臣起了心思。”

    “朕也很难做。”

    宋莫平再次跪地大拜:“是臣行事欠缺考量,应早将心思报与陛下。”

    “赶紧起身!朕知晓你多年来夹在朝中左右为难,因出身问题没少被攻讦,又怎敢轻易脱口,此时既然说了,想必时机已至?”

    “陛下知我。”

    宋莫平点头,四下打量了一圈,附于鸮皇耳旁,轻声说了许久。

    鸮皇眼眸一点点亮了起来。

    稍倾,大殿中传出大笑之声。

    ……

    ……

    自从两年前,萧鸣煌在江南撑过了鸮皇的几波攻势,便成功扎住了根。

    而后,他用了一年时间,将鸮皇赶出江南,又用了一年时间巩固发展。

    昔日的些许星火,而今已成燎原态势。

    大抵是鸮皇意识到了危险,又或者是朝廷人心惶惶,拖不得更多时间。

    决战来得比双方想象都快。

    地点则在东境,庆王原先的大本营。

    半年来,双方在东境有过几次全力交锋,皆有输赢,鸮皇略显下风。

    几日前,或是见来回拉锯,久持不下,萧鸣煌兵行险着,放出烟雾弹的同时,带了一骑轻装精锐,突袭南边的重镇。

    谁知行动泄露,精锐尽失。

    在连损两位一流高手的惨重代价下,才护住萧鸣煌侥幸逃得一命。

    但即便如此,由于回路被封,他被迫千里走单骑。

    此后时日,双方围绕着萧鸣煌打了一系列攻防战。

    鸮皇一心围剿贼首,明皇的手下则迂回进攻,围魏救赵。

    萧鸣煌还没死,两边的人力却已各有牵制,一时间捉襟见肘。

    ……

    ……

    江南腹地。

    某日。

    摘星阁总楼外,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此人身着血红色袈裟,身材魁梧,爆炸肌肉将袈裟撑满,似要涨破而出。

    与魁梧身材不相配的是,此人一颗脑袋生得清秀俊俏,脸上皮肤白皙。

    好似浑身的肌肉,练到了下巴处便戛然而止。

    来人是为血菩提。

    当今天下唯三的天境高手。

    他一对猩红的眸子充斥笑意,单手立掌穿行在来往行人中,不沾不染,如入无人之境。

    一直行到阁楼顶层,都没有引来半分注意。

    咯吱。

    他伸手推开门扉。

    九命书生正盘腿坐于桌前,缓缓提腕,将壶中茶水拉出一道悠长的弧线。

    茶香四溢,似在迎客。

    “你既然来了……”九命书生将一个空杯推至对桌,那里早已摆好了蒲团。

    “通玄想必也出了上京。”

    开门第一句话,便如一道惊雷。

    血菩提踏至半空的脚骤然顿住。

    他盯着九命书生,脸上的笑意一点点消失。

    “你料到了本座会站通玄,将计就计把人引出上京?想要兑子?”

    “只是将不确定之事变得明朗一些,多年习惯了,倒是兑不兑子,还说不定。”

    天境高手,对于普通武者而言,已经摆脱了人数上优势可能形成的威胁。

    简单说就是,堆人数对天境无效。

    也正因此,当今天下明皇、鸮皇背后,皆有天境作保,这是龙争虎斗的前提。

    然而,庆王失势后,天境便多了一位血菩提出来。

    他的偏向,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局势最终的走向。

    此刻,血菩提既然上门,意图牵制九命书生。

    不用说,最终还是倒向了鸮皇一侧。

    而通玄老祖,显然就直接奔着斩首去了。

    此间博弈,才是江湖纷争涌流之下的真正脉络,而在血菩提站边之前,明皇战场上的优势不过是些许漂亮的幻影罢了。

    血菩提不知想到了什么,转身想走。

    门扉却已然合上。

    “来都来了,总得喝杯茶。这盘中唯一的变数,想来也该下山入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