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0章 无功而返

    “哗啦!”

    周帝神清气爽的地从浴桶中站起身,精壮的上身,英俊年轻的面容,瞧着犹如三十来岁的人,哪还有半点苍老。

    浴桶中飘浮着一块块褪下的死皮,几乎挤满了混浊的水面,都是从他身上褪下来的。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黄忠一边恭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替周帝擦干身子,又侍候他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讨好地道:“您现在的模样,比奴才刚到长生殿侍候的时候都要年轻许多。”

    “确实是该好好贺一贺。”周帝爱不释手地摸着光滑健壮的手臂,微微扬起的嘴角昭示了他现在的心情。

    自从过了四十之后,他就能明显感觉到身体的衰老,先是皮肤松弛,随后是丑陋的老年斑爬满脸颊与四肢,再然后体力衰退,以前挽一张上百斤的弓射中百米外的靶子,对他来说是稀松平常的事,可步入衰老阶段的他,仅仅只是拉开弓,就已经费尽全力,再过几年,他甚至连弓都拉不开了……

    他恐惧衰老,恐惧身体的腐朽,所以疯狂一样的修仙,希望能够摆脱凡人的生老病死,羽化成仙,只有如此方能长生久视,永远握住手上的权力,而不是交给他的子孙。

    呵呵,血脉延续这种虚无飘渺的东西有什么用处,自己活着,才是最要紧的。

    因为周帝的头发还湿着,所以黄忠并没有将他扎起,只是将其梳顺,披散在身后。

    “国师回去了吗?”

    “回陛下的话,国师还在前殿,另外……”黄忠睨了周帝一眼,小声道:“陶立回来了,情况……似乎不大好。”

    这句话犹如一盆冰水,浇熄了周帝的好心情,也让他重新想起了那一堆破事,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他将目光从水银镜上收回,拂袖起身,也不趿鞋,赤足往外殿走去,黄忠几人赶紧跟在后面。

    垂手等在大殿内的陶立听到脚步声,身子一紧,本就低垂的头又被他压低了几分,

    坐在椅中闭目养神调息的赵真人听到脚步声,睁眼朝大步走进来的周帝点一点头,算做行礼了。

    做为大周国师,道门掌教,周帝修行的领路人,他在周帝面前,一向有着旁人望之不及的特权。

    周帝果然对此习以为常,大步越过赵真人,来到宽阔的蟠龙金椅中坐下,目光灼灼地盯着站在底下,低头屏息的陶立,“朕让你抓的人呢?”

    陶立脸色一白,“扑通”一声,双膝重重砸在坚硬光滑的金砖上,“奴才无能,请陛下恕罪。”

    从周帝进来到现在,他一直低头垂眸,所以并没有发现周帝现在的模样。

    “没抓到?”周帝长眸微眯,闪过两道凌厉的寒光,自从身体恢复年轻后,眼睛也明亮了许多。

    “镇南侯府、颜家,还有……淮阳王府,全部人去楼空,只留下一些无关紧要的仆役。”陶立缩着脖子,战战兢兢地说着。

    “什么?”

    饶是早有心理准备,听到这个答案,周帝也不禁勃然色变,落在陶立身上的目光也越发不善。

    “所以你去了这么久,竟是一个人都没抓到?你这个帝卫统领是做什么吃的?”

    陶立被周帝阴沉的目光刺得头皮一阵阵发疼,仿佛有一把无形的刀正在一寸寸刮着他的头皮。

    他不敢辩解,甚至不敢求饶,只能连连磕头。

    可惜,他的求饶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周帝的眼神越来越冷,连带着殿内的温度也倏然下降,包括黄忠在内的一众宫人纷纷摒息静气,唯恐殃及池鱼。

    “陛下息怒,此事也不能全怪陶公公。”

    在气氛降到冰点时,赵真人开口道:“这群人既打算起兵谋反,又怎会留在京城做人质;想来早在起兵之初,各家就得到了消息,悄悄离京,留下一些仆役迷惑视线。”166小说

    听到赵真人帮自己说话,陶立激动的眼泪都快下来了,他也清楚自己这回接连捅了大篓子,小命难保。

    周帝重重哼了一声,但到底没有出声反驳,显然也知道赵真人说的是实情,但心里那股气郁结在心,怎么也咽不下去,没好气地道:“那现在怎么办,处处失了先机。”

    “未必。”

    赵真人神秘一笑,起身来到周帝身边,在他耳畔一阵低语,后者先是疑惑,随即涌起阵阵狂喜,张嘴想要说什么,意识到此处人多嘴边,又将已经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只是隐晦地问道:“国师此话当真?”

    “陛下面前,贫道岂敢欺瞒。”

    “好!好好!”周帝用力攥了一下拳头,一直紧锁的眉头缓缓松开,目光也柔和了许多,感慨道:“国师当真是神机妙算,若这次能够度过难关,国师当居首功。”

    赵真人微笑道:“一群乌合之众不自量力的行为罢了,陛下洪福齐天,无非就是有些麻烦,何来难关二字;退一步说,就算没有贫道出手,天道也会站在陛下这一边。”

    赵真人这番话每一个字都说到了周帝心坎里,令后者龙颜大悦,大怀大笑。

    解决了这件事,周帝心头一松,看向陶立的目光,虽然依旧冷冽,却没有了那份浓烈的杀机,“给朕盯住那群叛贼还有京城的情况,有什么异动,立刻来禀,若再有差池,自己提头来见朕。”

    “多谢陛下不杀之恩,奴才一定盯紧叛军与城中事情。”捡回一条小命的陶立激动的连连磕头,全然不顾额头上的青紫。

    也是,和小命比起来,区区青紫瘀伤又算得了什么。

    在退下去的时候,陶立悄悄瞅了周帝一眼,看到周帝那张足足年轻了几十岁的面容以及精壮的身子,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下意识地揉了揉眼睛,眼前所见依旧没有任何变化。

    也就是说……他不是眼花。

    陛下返老还童了?

    半日前他见到陛下时还是老人模样,如今却一下子成了一个中年人,这……这也太过匪夷所思了。

    他悄悄看了一眼含笑不语的赵真人,难道是国师?

    带着满心的疑惑与好奇,陶立退出了夕阳笼罩下的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