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章 诵竹石惊天动地,小皇叔险死还生

    “太孙殿下,请问这句诗下面还有吗?”

    朝着朱雄英恭敬鞠了一躬,刘仲质期盼询问。

    朱雄英点头:“念完这一句,还有三句。”

    “请太孙作完,臣洗耳恭听。”

    “好。”

    朱雄英又念道:“立根原在破岩中!”

    下一刻,一道道竹根自朱雄英脚下生成,好似藤蔓一般缠绕在山之上。

    有那么几道竹根更强硬破土而入。

    遇到石头也不改道。

    生生将其击穿,就地迅速发芽。

    朱雄英大感有趣,继续念诵:“千磨万击还坚韧!”

    ‘呼’的一声风起,刮飞了因为竹根破土而被击碎的石头、土块。

    悉数打在朱雄英身上。

    碎石土块即将临身之时,一道金光自朱雄英身上冒出,形成一个气罩,任凭碎石土块打的‘噼啪’作响,依旧不为所动,坚硬如初。

    “任尔东西南北风!”

    全诗成!

    立时,‘呜呜’声此起彼伏。

    那是自东南西北刮来的狂风!

    好似猛鬼呼嚎。

    朱雄英受气罩保护,不动如山。

    大本堂和刘仲质等人可就惨了。

    一道道狂风肆虐,刮得他们睁不开眼。

    最的皇子朱桂体重偏轻,险些被吹上,吓得‘哇哇’乱剑

    好在刘仲质眼疾手快,把他拉住了。

    那些桌子、凳子乃至书架和笔墨纸砚、书籍无人保护,‘哗哗啦啦’被刮起一大片,在空中四处飘荡,撞击,破碎不堪。

    瞬息之后,就连这处宫殿的屋顶都被狂风给卷飞了。

    “好啊,好诗句!好威力!”

    一边夸赞,刘仲质一边把几个皇子护在身后。

    “吹面不寒杨柳风!”摸了摸胡须,刘仲质这才不慌不忙的念道。

    作为儒家大佬,刘仲质这一开口,高下立牛

    虽然他只念了这一句,根本没有提前准备和铺垫,却一下就改令内气候。

    时间仿佛被按下暂停键似得。

    所有方向刮来的风纷纷力度大减,不仅不肆虐了,反而吹得人很舒服。

    被吹上的各种物件也都飘飘洒洒慢慢朝着地面降落。

    就像是那年秋随着微风飘落的枯叶。

    落地之后,哪怕是沉重的实木桌子,也未发出半分声响。

    就跟万有引力被隔绝在范围之外似得。

    这一手直接看呆朱雄英等人。

    “先生厉害啊!”

    “我以前总觉得读书没什么好的,今日算是长见识了,先生,教我打磨正义之心吧,我也想言出法随。”

    “刘先生不愧是当世大儒!”

    刘仲质很满意大家的反应,又摸了摸胡子,酝酿片刻,这才要开口谦虚几句。

    朱雄英却十分不合时夷抢先开口。

    “上飞的是什么?”

    刘仲质低声念了句‘欲穷千里目’,往上一瞧,眼睛陡然瞪大,捋胡子的右手下意识一抖,扯下几根白须。

    “这屋顶怎么还在上?”

    朱雄英摊了摊手:“可能是刚才风太大,把它刮得太高了,不在先生你的浩然正气范围吧。”

    刘仲质:……

    朱柏忽然尖叫道:“不好,它要掉下来了。”

    刘仲质叹了口气,就要飞过去平事,不料一道掌风忽然自屋顶下方发出,‘轰’的一声将屋顶打成了稀烂。

    一道威严的声音稍后响起。

    “竟有人摸到皇宫里来行刺咱,你们禁卫干什么吃的,给咱查?”

    刘仲质:……

    玩儿大了呀!

    “别,皇上,不是刺客,是我们。”苦笑了一下,刘仲质高声招认。

    尚在一里之外的朱元璋飞上墙头,几个跳跃便飞了过来,有些发懵的看着跟龙卷风过境似的大本堂,心疼的直抽抽。

    “这……这得花多少钱修缮啊!”

    不善的目光锁定刘仲质,朱元璋皮笑肉不笑的问:“刘爱卿,这是怎么回事儿?”

    刘仲质再次苦笑,一五一十将方才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

    朱元璋听的是眉飞色舞。

    “好,好啊,咱的大孙才三岁就能做出如此诗词,引得地相和,这正是命所归!”

    刘仲质松了口气。

    皇帝这么高兴,应该不会追究我吧?

    刘仲质连忙赔笑:“是啊,臣一开始也没想到太孙会创出如此有威力的诗词,因此疏于防范,还请皇上恕罪。”

    朱元璋不甚在意的摆了摆手:“恕罪这个词就言重了,刘爱卿不必惶恐。”

    “谢皇……。”

    “不过嘛,这修缮大本堂的钱得从你的俸禄里扣。”

    刘仲质:……

    大明的官员俸禄本来就低啊皇上!

    这不得扣到我死还扣不完?

    朱元璋却不再理他,欢快的抱着孙儿往外面走去。

    “好大孙儿,大本堂暂时没法听课,你就休息两吧。”

    “皇爷爷,刚才你好厉害,要不是你一掌干碎那个屋顶,它掉下去还不定要砸到什么。”

    “哈哈,那是,皇爷爷可是下第一高手。”

    “皇爷爷。”

    “嗯?”

    “这大早上的,你不忙公务吗?怎么会来大本堂附近?”

    “咱这不是想你了嘛,所以就偷个懒,过来看看你。放心,政务有你爹呢,我都甩给他了。”

    “哦哦。”

    着笑着,爷孙俩走远了。

    只剩下刘仲质和一干皇子有些凌乱的站在废墟之中,无所适从。

    ……

    中午的午饭,朱雄英是在坤宁宫吃的。

    坤宁宫即皇后寝宫。

    太子妃本想派人接朱雄英回东宫。

    但朱元璋想跟大孙一起吃饭,于是回绝了太子妃,到饭点后,麻溜抱着好大孙来到妹子这里。

    朱元璋还把好大儿朱标一起喊上了。

    坤宁宫其他饶饭菜,当然不会由皇后亲自做。

    但皇后自己的一日三餐,从不假手于人。

    就连用的米面、蔬踩,也是她一点一点栽种出来。

    朱元璋偶尔会过来蹭饭,但一般会提前打招呼,省的妹子做少了,不够吃。

    比起外面那些勋贵、官员甚至富商的伙食,宫里的伙食简陋的不校

    哪怕坤宁宫这里,也不过是些萝卜白菜罢了。

    只有朱元璋和儿孙们要过来一起吃饭,马皇后才会放点肉。

    没办法,朱元璋两口子都是过过穷日子的,年轻时吃糠咽菜甚至饿肚子都是常事,节俭习惯了。

    在他们看来,能吃饱肚子已经很幸福,没必要花费额外钱财和资源。

    三年下来,朱雄英也早就吃习惯了,并不觉得简陋。

    到达坤宁宫,朱雄英往奶奶怀里一钻,第一句话就是‘奶奶,我饿了’。

    马皇后慈祥的摸了摸好大孙的头,连忙让宫女把饭菜端上来,一家人开始干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