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章 功及过谁人评说?战与和怎样取舍

    段功温和笑道:“殿下言之有理,认知十分清醒。

    以你这般话术,难怪能在湄洲县城唬走心米和桑

    但在我这里,你这套不好使,我不可能放你离开。

    老夫也不会真的以为抓到你就能解云南之围。”

    “你打算如何将孤最大程度利用?”朱雄英问道。

    “很简单,我会用你换一年时间。”

    “一年时间?”

    “对。我之前因为有事耽搁,完全是临危受命。

    若能拖延一年时间,让我亲手带一批兵马出来。

    届时再战,我不敢必胜,但胜率会大不少。”

    朱雄英沉默了。

    他很清楚,以皇爷爷对自己的宠爱程度,别一年,两年甚至三五年停战都会答应。

    事情有些不好办啦!

    若真停战一年,横生波折,必将带来一系列不好变化。

    一年之后,段功也未必会放人,就一直由着他带节奏?

    朱雄英有心继续试探:“确实,胜率可能会增加一些,但还是必败无疑,何苦来哉?”

    段功笑了笑,倒也不怕露底:“有一年时间周旋,就算云南丢了,我也能准备后路。”

    “哦?”

    段功笑了笑,不再露底。

    朱雄英也不多问,话音一转:“于梁王而言,于段家而言,于你自己而言,你的想法都相当妙,有点诸葛丞相《隆中对》那味儿了。

    可同样是一个长远的规划,你比诸葛丞相却差得远。

    他给刘备规划之地只是踏板,最终目标是整个下。

    而你呢,就算被你们保下云南,依旧只是偏安一隅。

    王业不偏安,你们都已经偏安了,何必费这个脑筋?

    直接投了,当大明的勋贵又有何不可?

    反正到时候皇爷爷也会给你们一块封地,让你们圈地自萌,岂非更省心、安全?”

    段功微微皱眉,正要反驳,朱雄英再次夸夸其谈。

    “于整个下而言,你的想法更荒唐可笑。

    你可知沿海一带常年闹倭患?

    你可知辽东鞑子爱劫掠平民?

    你可知高丽权臣作乱,即将改弦更张?

    不,你不知道,你只满眼盯着云南,满心记挂着你那失败者的前元皇室。

    而大明不同,在收复云南之前,我们已经确定了下一步解决倭奴的计划。

    然后是辽东、高丽……等等各个国家。

    一年对你来是夹缝中的生存时间,可对那些国家来,也是他们求存黄金期。

    你拖延明军一年,看似保住的只有你们自己,实则暂停了整个世界一年的运转。

    当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停下很难,但不是不可能做到。

    可一旦停下,再想马上提速冲刺,可就几乎不可能了。

    更别提除停战一年后,谈泞交战还需花费更多时间。

    呵,到时高丽王位底定,倭奴南北一统,就算大明有心,很多事情怕也不那么好做。

    或许几百年后,人们对比各国史书,就会发现大明完美避开了让这个古老国度走向从未有过的巅峰的机会!

    而你,段功,你功在当代,却罪在千秋!

    你们段家也会因你而蒙羞,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

    那时节,姓段的子孙会以自己姓氏为耻,就好像秦桧之后,再没有人疆桧’一样。”

    段功:(⊙o⊙)…

    萧坤咳嗽了一声:“家主,要不还是把他的嘴堵上吧,属下认为这是对付智者最好的方式。”

    段功摇头:“殿下乃一国太孙,不可无礼。”

    “是。”

    朱雄英趁机继续嘴炮。

    “或者,段老前辈其实根本不在意这些?

    是啊,虽然东南沿海如今的子民更像是大元与华夏和离后甩在前妻那里的其中一个孩子,可狠狠心,不管不顾也不是不校

    辽东边境被骚扰屠杀的百姓更不用,毕竟那些鞑子可是前辈的同胞啊,你们都是大元人,你当然更不可能不向着他们。

    至于高丽、倭奴等国是否被华夏并入,前辈不在意倒也正常。

    毕竟你的祖上是大理王室,而大理这个国家,懂的都懂,压根就没有开创精神,多年来始终甘于偏安,不是认这个当宗主国,就是认那个当宗主国。”

    段功:(??へ??╬)

    “家主,还是把他的嘴……。”

    段功瞪了萧坤一眼。

    萧坤立刻不敢话。

    苏秀秀却再也忍不了了:“好个牙尖嘴利的子,正着又反着,显得你嘴皮子溜是吗?

    信不信本姑娘拔掉你的舌头,囚你这满嘴牙,让你再也不了话。”

    朱雄英不屑一笑:“久闻段功前辈治军严明,御下有方。

    如今一见,不过如此。

    你都不让失礼了,她居然还敢威胁孤。”

    段功给苏秀秀使了个眼色,接话道:“殿下真是能言善辩,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范。

    可不管你怎么,我都不可能放你,更不可能让大明轻易拿下云南。

    至于你的这些话,你姑且,我姑且听,却不会信。

    正因是王室后代,我才更看得明白霸业、权利的本质。

    到底,无论雄图多大,霸业多广,几十年几百年后也难逃终结,只能活在人们嘴上和书里。

    而当下的百姓却要因此而不能平静,那些士兵更不用,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殿下你还年轻,没有感触很正……。”

    朱雄英打断道:“错。”

    “哪里错?”

    朱雄英先跟段功讲了下郑从文的故事以及自己那日感悟。

    然后道:“前辈错就错在眼界窄了,只顾眼前和平利益。

    其实你跟郑从文以及广大士兵、百姓没区别,但孤不同。

    孤举一个例子,更能明这个问题。”

    段功若有所思:“你。”

    “自夏商周以降,下从来就是纷争不断,哪怕被儒家推崇的上古尧舜时期,血腥也从未少过。

    孔夫子想解决问题,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推崇周礼,总结前人善行让人学习,求得其实是安定。

    然无论何种学,终究是人创造,而人无完人,便总归会有漏洞,且用它们的是人,你懂的呀。

    反倒是被所有人看不上的暴秦,走出了另一条路,即力战六国,使下一统,书同文,车同轨。

    大汉仿效大秦,于是虽也有战乱、起义,百姓过的时好时不好,可总好过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

    秦汉之后几千年,凡大一统朝代,虽难免弊政,总有人缝缝补补,于是几百年和平终归还是樱

    始皇帝一统七国,于是战争变少,世界安静。若大明一统世界,是否也会创造一种全新的和平?

    这不比偏安一隅,自欺欺人来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