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章 小太孙请命遭拒,老皇爷另有筹谋

    来到师兄大拙给安排的房间,朱雄英没急着打坐修炼,先取了一沓纸,原原本本将师父告知的讯息记了下来。

    吹了吹纸上未干的墨迹,朱雄英畅想连连。

    “虽然这个世界和我记忆中的历史有偏差,但大方向多少对得上。”

    “再过一段时间,皇爷爷就该发兵辽东,收复最后一块汉家失地。”

    “金山之役,捕鱼儿海之战,这都是掠夺草原朝廷国阅好机会,我可不能错过。”

    “还有谁呢?朝鲜?白古?安南?占城?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

    “这些国家能存在这么久,兴许也有蛟龙镇国,不定还真就能触发拯救高僧铁金刚的契机。”

    怀着这些念头,迫不及待的朱雄英没在龙门派多待,转过和神丹一起到处逛了逛,又陪着师父吃了顿饭,聆听了一番教诲,便告辞离开了。

    回到皇宫,朱雄英第一时间来到武英殿,将从师父处得到的讯息告知给了皇爷爷和父王。

    静静听完,朱元璋重重拍了下大腿:“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朱标笑道:“雄英你又立大功了。

    其实有关国运、蛟龙、传世神器、妖精这些,你皇爷爷跟我许久前就在思索关联,只是一叶障目,始终不得其法。

    如今我们豁然开朗,总算把一切都给串上了。”

    朱元璋点头:“好大儿的一点没错,当初让你拜师陈通微是对的。

    这些传承久远的门派,个个都掌握了一些难以看破的秘密。

    若非他解惑,咱可能一辈子都要蒙在鼓里。”

    朱标又道:“以前只当赶巧了,龙和朝代才会伴随着陨落。

    如今被点明朝代与国运与龙的关系,才知道为何再强大的朝代都难以撑过三百年。

    父皇,咱们可得未雨绸缪,不能把难题丢给后人。”

    “标儿的没错,咱会下令加大对蛟龙和神龙的探寻发现。

    蛇谷那边,咱也会下令加大喂养数量。

    可惜咱家火龙尚有二百余年寿命,而司雨大龙神撑死了也就剩一百七八十年寿数,搞不好还要死在咱家火龙前面。

    要是它俩能无缝衔接就好了,那大明国祚得奔四百年去。”

    朱雄英不认为这是什么大问题:“皇爷爷无须担心。

    我师父不是了吗?只要国运浓厚,蛟龙也能借国运化龙,到时司雨大龙神便可多活二百五十年。

    再不济,咱们也可以去攻略其它国家,掠夺他们的国运,抢他们的龙。”

    朱元璋哈哈大笑:“好孙儿,有志气!”

    朱雄英顺势请命:“皇爷爷,朝廷是打算出兵收复辽东吧?

    不如依旧让孙儿领兵,孙儿保证旗开得胜。”

    朱元璋犹豫了一下:“这事儿嘛,得再看看,先不着急。”

    朱标道:“是啊雄英,马上就过年了,你还是好好陪陪我们这些家人吧。”

    “好的吧。”

    ……

    回到春和宫,正赶上朱允熥和朱允炆打算出门。

    “你俩干啥去?”朱雄英问。

    朱允熥道:“皇兄,我们已经找好铺子及厨子、掌柜的了。

    现在只差城外的啤酒工坊建成,就可以生产啤酒对外售卖。”

    朱允炆接话道:“所以我们打算去城外督工,顺便给和叶它们带点吃的。”

    “厨子是?”朱雄英又问。

    “光卖啤酒的话,太单调,所以我跟皇兄商量过后,打算干脆开个酒楼,既卖酒,也卖吃的。”

    朱雄英点点头,提醒道:“年都过了,你们若实在急着完工,记得多给工人一些钱,别让人白忙活。”

    “知道了皇兄。”

    “那我们先去了皇兄。”

    “去吧。”

    ……

    武英殿。

    太孙离开后,朱标这才忍不住问道:“父皇,您确实要派兵收复辽东不是吗?

    为何不让雄英带兵呢?以他覆灭倭奴之军威,定能振奋军心,吓破敌权。”

    朱元璋苦笑道:“咱何尝不想咱孙儿继续出人头地?可是这样一来于你不利。”

    “于孩儿不利?”朱标怔了下,想起之前凯旋时父皇特意让自己赏赐诸将之事。

    “父皇是担心大明将来也来一出玄武门之变?”

    “标儿你猜的不错。咱对雄英自然是一百个放心,只怕他功勋立的多了,麾下猛将如云,那些人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会逼他甚至代他铤而走险。”

    “这……。”

    “雄英可才十二岁啊,比那李世民建功立业时的年纪还,还是让他沉淀几年吧,不然将来……尴尬。”

    “好吧,那辽东之战……?”

    “蓝玉是太子妃的舅舅,是值得你依仗的淮西勋贵年青一代顶梁柱,便让他去吧。

    只要他在军中威望够高,将来便能制衡雄英手下那些年轻的狼崽子们。”

    “孩儿多谢父皇用心良苦。”

    “咱们可是亲父子,这些干啥。”

    到了夜间,皇帝驾临坤宁宫。

    躺在床上,皇帝把白的事情了。

    马皇后笑道:“你也太杞人忧了,标儿本就聪慧,又被你调教多年,雄英就是飞的再高,他也能拿捏,何况雄英手底下那些人?”

    朱元璋摇头:“有些话咱跟标儿也不好,但跟妹子你却能。

    照目前的形式看,将来咱死了,标儿继位,必是标儿坐镇京城,雄英领兵在外。

    这样看似很好,实则他们父子可能几年都见不到一面,太容易生嫌隙了。

    若雄英立功太多,其手下将领必然也占据高位,就算标儿拿捏得住他们,他们也没有二心,可也架不住朝中有人想往上爬,想把他们拉下来。

    若有人故意从中挑拨生事,谁知道会是个什么结果?咱可不想大明陷入内耗,所以还是提前稳一手比较好。”

    马皇后想了想,觉得还真是这个道理:“还是你看得远啊。

    可是雄英正是好动的年纪,他又是从战场上下来的统帅,光一个大本堂,怕是困不住他。

    你总得安排他负责一些事吧?不然他心里该有意见了。”

    “这事以后再,也不急在一时。”

    “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