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5章 张谦诗百首 狂狷敢问天

    东吴。

    群贤堂。

    一羽扇纶巾之士舌灿莲花,一番唇枪舌剑引得满座儒生皆抬不起头。

    汝阳程秉仍旧不服,大声道:“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

    手执羽扇之人正是诸葛,此番而来则是受鲁子敬之邀,服孙权一同抗曹。

    孙权有心试探,便让孔明与东吴饱学之士一辩战和。

    张昭、虞翻、步骘等人从能力辩到兵力,从斗志辩到大义,纷纷败下阵来。

    程秉程德枢却还想做困兽之斗,讥笑孔明没有学问。

    诸葛亮一脸严肃,两眼看向程秉满是不屑,言辞激烈的道:“儒有人君子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

    此时的西蜀,一个胸中实无一策之人正在大展笔墨。

    “多少首了?”

    “九十七首!”

    “马上就要突破一百了!”

    “先生真是太可怕了!我等恐不能望其项背。”

    “仰之弥高,钻之弥深!”

    “实乃诗仙下凡也!”

    张谦写完,只望了一眼,便一揭而起,随即又端起一杯酒,对着身旁护卫之人道:“铺纸!”

    “第九十八首了!”

    “快,快把先生写的诵读出来,我等好做抄录!”

    “没错!”

    “快快读来!”

    那客栈的老板冲着厮喊道:“快快去准备牌匾,我要请张先生百首之后亲提笔墨,绝世文昌侯,醉酒诗百首,以后我这食肆,便叫文昌楼!”

    “先生才思,竟无极限乎?”

    ……

    成都,朝堂之上。

    “我听那张谦张子让三日前已经到了成都,他既是为了替刘备求援而来,为何不来见我?”刘璋问道群臣。

    “那张谦近日包下一座食肆,宣称三日之内要以文会友,任凭蜀中学士出题,他要吟诗百首。”

    “任凭出题?吟诗百首?”刘璋满脸不屑,继续问道,“结果如何?不知道做了几首啊?”

    “昨日已写了近七十首,若是按照这个速度,今日定能完成一百首!”

    “啊!”满座文武俱是一惊。

    “莫不是乡俗俚语,孩童歌谣皆可言诗?”刘璋不相信有人能在三之内吟诗百首。

    但此时为首的几个大臣皆缄默不语。

    他们原本也不信,但是昨日暗中收集蜀中学子誊抄的诗句,首首绝妙,句句经典。

    有写景,有抒情;

    有言志,有伤怀;

    有写深闺怨词,有写沙场凯歌;

    有写风花雪月,有写刀光剑影;

    有写少年意气,有写英雄垂暮;

    有写儿女情长,有写家国大义;

    ……

    “张别驾,你素来有过目不忘之能,不知可有品鉴一二?”刘璋看向张松。

    “主公,张先生的诗才乃是授,非凡人所能点评,如今,其诗词已经传遍成都大街巷,一时之间,成都纸贵,一简难求。松还是那句话,曹操可以抓走张谦,但是一定不能和我们益州有任何关系,否则别下人大失所望,就是蜀中学子也会质疑主公的贤德之名啊!”

    刘璋听了,恍然一惊,问道:“其作诗词真有如此惊艳?”

    法正适时开口道:“主公,此人之才堪比屈原宋玉,不,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主公您想,楚怀王不信任屈原导致屈原投江而死,尚且背了骂名数百年,若是张谦为我等所害,恐怕我等真的要遗臭万年了。”

    刘璋看了看黄权等人,此时竟无一人开口反驳。

    “主公若是不信,容我略微背诵两句。”张松继续道。

    “有豪情万丈的——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有写百姓疾苦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有写沙场征战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有写与友离别的——莫愁前路无知己,下谁人不识君。”

    “有写山川秀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有写宫娥秀丽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有写佳人搔首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张松一句一顿,满堂文武俱是沉默。

    那刘璋听到前面几句还不怎么感兴趣,当张松道最后几句,眼前却是一亮。

    “如此佳句,为何没人呈见于我?”

    “主公,现在可不是欣赏好词佳句的时候,此时张谦已在蜀中闯下偌大名声,我等若是擒他,定引起蜀中学子不满;可若是不管不顾,又如何向曹操交代?”黄权挺身而出,谏言道。

    刘璋这才反应过来,确实啊,这是个大麻烦。

    “既然张谦没有递交使书,也没有觐见我等的意思,不如我们就当不知道,这样处理可好?”刘璋疑问道。

    “主公啊,这张谦闯下如此大的名头,我们岂能不知?便是刘子扬(刘晔,字子扬)那里,我们也隐瞒不下去啊!”黄权满脸哀愁的道。

    对于黄权这些人来,什么刘备曹操都不在乎,最好是蜀中自成一片地,外面的人都不要来打扰。

    就在这时,一人来报,是张谦已经写完了整整一百首诗。

    “哦,那他是否要来拜见我主?”王累出面问道。

    “不,他,他此次入川就只是为了以文会友,他还出了一个问题,,若是有人能够答的上来,就赠与百金!”

    “主公,他这是嘲笑蜀中无人!”

    “莫不是又是那龟兔赛跑的问题?”堂下有人问道。

    当日张谦和王粲离别时的对话,张谦考较周不疑的问题也被有心人传了出来。

    倒真的有许多人开始琢磨兔子能否赶上乌龟的问题,只不过这帮人多被人认为是个傻子。

    “不是,他问的问题是……”来人道这,停顿了一下。

    众人起了好奇之心,纷纷看向来人。

    “他问的问题是——有头乎?”

    有头乎?

    满堂之人皆是一愣!

    又不是人,怎么会有头呢?

    “哦?不知可有人答的上来?”刘璋问道。

    “在场之人皆不解,故而无人答得上来。”来人回报道。

    刘璋又看向满堂文武,严肃的问道:“诸位皆是蜀中俊杰,可有人能答的上来?”

    满堂之人皆是沉默。

    “我蜀中岂无人乎?”刘璋不悦,拍着案角站了起来。

    这时,堂下很后面的角落一人站出,大声回应道:

    “当然有头!”

    刘璋定睛一看,这是谁来着?

    黄权赶忙相告:“此乃绵竹学士秦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