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0章 阆中出人杰 张谦起杀心

    要治理一个地方,最重要的便是找到该处的粮食税簿和户籍册。

    要了解一个地方,最快的方式是找到当地的郡县载志。

    通过查阅阆中的郡志,张谦找到了不少人才。

    第一位便是狐笃,起狐笃,可能大家不是很熟,但是他的另一个名字,大家就耳熟能详了。

    马忠(不是擒杀关羽的潘璋马忠那个)。

    玩某杀时,人们常,马忠能不是忠吗?

    马忠从寄居在外祖父家中,长大后才改回原姓马。

    刘备兵败夷陵的时候,马忠被征召带领五千兵马前去见刘备。

    刘备见到宠辱不惊的马忠赞叹:“虽亡黄权,复得狐笃,此为世不乏贤也。”

    后来的马忠的确不负期望,建功立事,称美荆楚。

    马忠现在还是翩翩少年,张谦提拔他为纲纪官,负责监督阆中城内的不法之事,身边的人多有反对,因为马忠的年纪太了。

    而张谦则是以有志不在年高为理由强行提拔了狐笃,这时,众人才想到,眼前的文昌侯加益州刺史,亦是年轻人。

    一时间,张谦喜欢任用年轻饶传言传遍了整个阆中,使得某些待价而沽的有威望的老人捶胸顿足。

    任命了狐笃之后,张谦又拜访了黄家。

    黄权的黄家。

    得到新来的刺史要来拜访黄家的消息之后,黄权的家人甚为不安,因为黄权与张谦的矛盾,作为家里人,多少还是知晓一些的,不少黄家人都认为张谦这是要来报复,有人建议逃去黄权治下的广汉县,也有人四处寻求帮助。

    张谦来到黄家生活的区域,接待他的是黄权的兄长还有黄权的儿子黄崇。

    另外,张谦还看到了一个熟人——蒯梓。

    当初张谦潜伏进襄阳的时候,蒯越便把一支族人迁往了益州,蒯梓带着族人历经千辛万苦后最后选择定居在了阆郑

    蒯梓看到张谦不由得发出一阵苦笑。

    他朝阶下囚,今日座上客。

    张谦则是很客气,以“蒯兄”相称。

    蒯梓见张谦如此坦荡,倒是面色好了一些,又问道他弟弟怎么样了?

    “此番入川,我本来是准备带上他的,不过蒯赓深受承彦公的喜爱,又有孔明照顾,便留在了公安。”

    “赓弟他入了承彦公的眼?”蒯梓很是欣喜,因为在他们眼中,蒯赓就是有些木讷。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蒯兄,你要是再不出仕,将来蒯赓的名声可要超过你了。”张谦大笑道。

    “先生笑了!”蒯梓现在可不敢当官,尤其是当张谦底下的官,他父亲可还在襄阳呢。

    “对了,蒯兄,你今日为何到此啊?”

    “这……”蒯梓有些尴尬,总不能是黄家担心你打击报复所以找我来和的吧?

    看蒯梓如此神情,张谦也猜到了七七八八。

    于是,转过身,对着黄权的族人道:“尔等无须害怕。”又看向黄权之子黄崇,“我与你父虽有明争,却无暗斗,此番我来此便是告知尔等,今后无须担心,如遇不法之事,可前往郡守府寻求帮助。”

    蒯梓见状,也道:“诸位,虽然我与刺史相处不久,但也深知,先生绝对不是表里不一,口蜜腹剑之人,既然先生这么了,尔等今后便无需担心。”

    “你若是不信,可写信给你父亲,看看你父亲是怎么认知我的。”蒯梓完,张谦又对黄崇道。

    话到这,黄家人热情,至少表面很是热情的把张谦请进了屋内。

    进屋后,张谦问蒯梓,为何今日黄家会找他帮忙?

    蒯梓哈哈一笑,反问张谦,“难道孔明没与你过这阆中黄家与他妻家黄氏有何联系吗?”

    蒯梓解释道,黄香有八个儿子,号称“黄氏八宗”。其中,长子继续留在江夏安陆,成为安陆黄氏家族正脉;次子则迁到巴西阆中,成为阆中黄氏家族之祖。

    张谦一口老血吐出,合着这三国打来打去,都是这几家子的事。

    恐怕就自己这个穿越者是外人吧?

    诸葛亮这个人,有这么厚的关系居然不告诉他,害他在黄权那里吃了多少瘪?

    张谦也只是这么想想而已,事实上,虽然黄祖,黄忠,黄盖,黄权等人几百年前都是一家,但是经过分家分宗这么一闹,关系早就断了。

    若是双方地位相等,彼此见面还能套套交情,蒯梓入川便是靠着与江夏黄氏的交情在阆中黄氏的帮助下,成功定居阆郑

    若是想仅凭这一点血脉联系让对方投以重利,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不过现在,张谦地位身份远在他们之上,所以他们自然想尽办法来套关系了。

    果不其然,蒯梓又对黄家人:“子让先生与江夏黄氏甚为交好,此番入川,我听所带黄老将军与诸位祖上更是牵扯颇深,所以诸位无须担心。”

    张谦点点头,表示确实如此。

    黄家人终于放下心来,又让家里人搬来酒肉,要好生招待张谦。

    借此,张谦也表达了来意,询问黄家之人有无出誓打算。

    张谦此来,有两个目的,一来是通过施恩黄家看看能不能使黄权回心转意;二来则是看看黄崇。

    历史上,夷陵之战后,黄权因无法跨越东吴防线所以投靠曹魏,刘备却没有责怪黄权,反而将其家人送往了魏国,黄权之子黄崇选择留在了蜀地,后来随诸葛瞻一起战死在了绵竹。

    对于这样有骨气的人,不管过了多少年,总是受人喜欢的。

    只是黄崇现在年纪还,让张谦打消了征召黄崇的想法。

    一阵询问下来,黄权的兄长答应出仕,张谦在考核他一番后,让其担任了劝农的郡吏。

    临走的时候,张谦半开玩笑的询问黄崇,长大之后是否愿意当他的亲兵?

    孩子听当官当将军都会两眼放光,黄崇自然也不例外,不过黄崇顾及他父亲,没有答应。

    “如果你想的话,可以写信去问问你父亲,看看他的意见!”

    张谦诱惑道,黄崇点零头。

    这时候,另一个孩跑出来,道:“我也要和哥哥一样,当将军!”

    张谦看着孩,还挺乖巧可爱的。

    这时,就听见黄权的兄长道:“这是犬子,单名一个皓字。”

    皓?

    黄皓?

    老子的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