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章 官家要杖责金使?

    什么?

    官家要杖责金使?

    这可是从来都没有过的惊人之举!!!

    殿下文武百官此时都惊掉了下巴,官家这怎么一言不和就要喊打喊杀?

    印象中的官家何时有慈胆量和魄力?主战派众人在心中可是长吁一口气,不禁暗自赞叹官家的惊人之举。

    一时间竟然有朝臣拍手称快,朝堂之上顿时热闹非凡。

    正当大家目瞪口呆齐声叫好之时,秦桧心中暗叫不好,及时从错愕中反应过来。

    他急忙站了出来跪道:“官家,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啊!金使奉命手持国书觐见,如若遭受杖责则金国国体受损,必然会引起两国交恶,还请官家三思!”

    赵构此时就是要当着文武百官展现自己坚定的决心,议和虽然是眼下重要的开端,但是如果皇帝没有尊严,国家没有尊严,这个和他宁愿不议。

    这个国家从太祖开始与西夏和辽国连年征战,胜少负多,赢了无非也是纳贡花钱买太平,输了更是称臣纳贡没有尊严。

    赵构要的是国家与百姓还有自己能够有尊严有志气的活着,而不是像以往那样苟且偷生!

    “金使一而再的出言不逊,挑衅滋事,官家念他们是蛮夷之邦,不予理睬。不依不饶的让我大宋国体受辱,是何居心?秦相莫非也想要官家在这朝堂上受辱不成?”

    赵鼎见秦桧出面为金使求情,心里暗道自己是时候该出场了,必须要狠狠的杀一杀金使和主和派的嚣张气焰。

    赵构会心的轻点了一下头,觉得赵鼎和自己还真是有默契,君臣之间这一唱一和配合的还不错。

    “赵相,你这话是何意?我乃是为议和大局着想,也是为遵循礼制着想,并非有意让朝廷受辱。”

    秦桧翻了翻死鱼眼,狠狠的对赵鼎瞪了一瞪。

    “既然金使如此猖狂无礼,还和他们讲什么礼制?殿前亲军何在?莫非要违抗官家旨意不成吗?”

    赵鼎此刻已是义愤填膺,情绪激动地对着殿前亲军喝道。

    这时刑具瞻可就不干了,最开始他就是拿着鸡毛当令箭,狐假虎威的打算在这大宋朝堂之上吆五喝六,杀一杀宋廷的威风。

    可没成想威风没有杀到,大宋子竟然不顾礼制,直接对自己进行庭杖责罚。

    要知道三十庭杖弄不好是要命的,不定自己是有命来而无命回啊。

    一想到这,刑具瞻急的六神无主,他也被这朝堂上的气势吓到了,看赵构的眼神异常的坚决,心中不禁一颤。

    但此时他也没有退路了,只能硬着头皮硬刚下去。

    “康王殿下,你若是杖责本使,不怕我大金越王殿下率军南下取了你临安,让你借船出海以避战乱吗?”

    刑具瞻到了这个份上还不忘借着往事羞辱赵构一番。

    “殿前亲军何在?莫非要抗旨不遵?”

    赵鼎气势如虹,大喝一声!

    岳雷见状早已按捺不住,直接率两名殿前亲军大步流星的冲着刑具瞻跑了过来。

    这一举动可真的吓到刑具瞻了,没想到来真的,这要真的挨庭杖板子,估计没几下就会一命呜呼。

    此时也管不了什么礼节不礼节了,扑通一下就给跪下了。

    “陛下饶命啊,官家饶命啊!本使,啊,人不是有意冒犯,还请官家饶外臣这一回!”

    刑具瞻完便不住的磕头求饶,一派人模样。

    陛下是内臣外臣都可以称呼,而一句官家被这外臣所称呼就有点不过去了,刑具瞻此时也不把自己当外人,哪里还管得了什么朝制礼仪。

    这边上的另一位金使萧毅连忙用手一提,将吓得哆哆嗦嗦的刑具瞻提了起来。

    这金使面见宋朝君王从来没有下过跪,刑具瞻这一跪既是开了先例,也是有损这金国国体。

    萧毅此时的举动也是亡羊补牢,不能让这等事情继续下去。

    “哈哈哈,既然秦相求情和金使求饶,看在金国皇帝的面子上,朕饶你这一回。如若继续如此飞扬跋扈、不守礼制,休怪我大宋朝堂上下无情!”

    赵构本意也是想展现自己的决心,顺便教训一下这个不懂规矩的人,没想到人就是人,这么不经吓就自己先认怂了。

    毕竟如果真的把金使打死了,弄不好两国又会刀兵相向,赵构于是趁着这个台阶往下走。

    “人……,人谨遵圣意!”

    刑具瞻被萧毅提了起来,两腿还是不住的颤抖,口中不停的哆嗦,看样子是吓得不轻。

    萧毅一脸鄙夷的望着刑具瞻,此行的目的还没有达到,不能就这样受辱了又没有结果。

    只见他双手捧着国书,身体往前一倾,到:“宋国皇帝陛下,外臣乃是金国审议使萧毅,今奉金国子之国书递交与陛下,希望商讨两国和议之盟。”

    萧毅这身体往前微微一倾的动作让百官心中一凛,如果刚才刑具瞻的下跪是求饶之跪,那么作为正使萧毅的鞠躬则是象征着两国平等之礼。

    这样的场面在南渡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宋国上下哪一次面对金使不是唯唯诺诺,奴颜婢膝?

    赵构此刻也是心潮澎湃,多少次被金国使者嘲弄与耻笑,多少次被金国使者侮辱与谩骂,在这一刻终于回到了平等的起点上。

    是因为刚才的喊打喊杀吗?

    不!一定是自己对待议和的坚决,一定是宋国上下对金的同仇敌忾,一定是整个朝堂上下一心。

    高冬接过国书缓缓送到赵构面前,两个太监各执一端展开,赵构一字一段细细的看着,心中若有所思。

    国书的大意是金国国主希望能和宋国国主在两国交界处进行和谈,商量和谈的具体内容。

    “金使,以后如若金国与我大宋的国书还以康王殿下来称呼朕,那此书朕必退回。如果想要议和休兵便各自拿出诚意出来,若是不对等之盟约朕宁愿不签。两国皇帝亲临议和之事,朕愿前往,只是地点尚需再行商议。朕以魏良臣为议和使,与你等商议细节!”

    赵构见诏书上还是用以前的称谓来称呼自己,心中十分不悦,从现在开始就要把这个确定下来。

    “朕只提几个大的方向,一则是送归我先帝灵柩,送归我皇兄与母妃;二则是疆域之事以各自据守为界,不得随意划分;三则是以兄弟之国相称,不纳贡称臣;四则是不牵连朝中任何人,不得有辱我大宋国体!”

    赵构的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楚,该还给我的必须归还,该平等对待的必须平等对待,疆域怎么划分那就是凭自己的本事,打归打闹归闹不能耍无赖。

    “陛下,如此条件,我金国断不会应允。外臣认为大宋似乎缺少议和之诚意!”

    萧毅见赵构还是坚决的提出之前的条件,没有任何松动,似乎觉得没有诚意,心中十分不甘。

    毕竟他是带着使命来议和,并且是要达到一定的目的才能算不辱使命。

    “目下你金国危机四伏,莫非还有什么资格跟朕提条件?不如谈谈高丽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