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9章 破城之策

    曹操嘿嘿一笑,搓着手说道,“这不文优托我们两个来问问主公,接下来的攻城要怎么办嘛。”

    “各州郡守又都开始点兵点将了,时间拖延不得。”

    张角点了点头,时间的确很赶。

    要不是因为突如其来的劫气耽误了,今日中午这件事就该安排下去。

    索性也就直接迈步前往议会营帐。

    曹操与吕布跟在身后,亦步亦趋。

    “诶诶,主公,外面冷。”赵云从帐内拿起一件衣袍,连忙跟了上去。

    张角一边走着,一边问道,“弟兄们都安置好了?”

    知晓主公最为重视自家弟兄待遇曹操自然早早安排好了,胸有成竹的说道,“对,牺牲的弟兄已经发了标准抚恤金,走的是咱们太平道的路子,保证安全,受伤的弟兄大多都行动自如了,除了几十个弟兄伤得实在太重,还得养养身子。”

    吕布不发一言,对于这些事情,他一向是不怎么感兴趣的。

    比起后勤什么的,他更想在战场上跟敌人真刀真枪碰一碰。

    不远的路程就在二人交谈间结束。

    守在营帐前的甲士掀开帐帘,让张角一行人入内,大多数人已在帐内。

    见到张角进来,他们齐齐站起身来,拱手道,“主公。”

    “诸位请坐。”张角坐到主位,扬手道。

    稍一坐定,董卓便站起身来,“主公,如今段太尉一军已败,请问接下来的行动是?”

    李儒咳了一声,目光坚定,“汉帝已失民心,合该失鹿!”

    全身缠着绷带的典韦更是挥舞着两只包的跟木乃伊似的双手,挥舞道,“哈哈哈,还用问吗?自然是杀进洛阳,夺了鸟位。”

    “伤成这样,你就安心养伤吧。”张角摁住呼呼喳喳的典韦,看向谋士席,“诸位可有妙计?”

    李儒正想发言,郭嘉抢先一步说道,“主公,我有一计。”

    “哦?请说。”张角正色道。

    郭嘉说道,“寻常攻城无非就是围三缺一之类的计谋,按着这么来,对付大部分城池都是没问题的。”

    “但,这并不适用于洛阳。”

    “以如今城内兵力,没有任何一个将领有把握在我们太平军的包围中安全的将皇帝送出去,一旦皇帝受了一点伤,这个主将和其家族必将会受大祸,唯一有胆气和能力的唯有段太尉,可他现在正在我军之中。”“

    讲到这里,郭嘉站起身来,自信飞扬,尽显少年意气。

    “因此,我断定,这个烫手山芋无人敢接。”

    “什么围三缺一,什么倍而围之,统统不要,唯有奇计才能在最短时间拿下这座坚城!”

    “把我军八万将士分为十二队,轮值攻打东南西北四门,敲锣打鼓,日夜不停,攻城程度不必过猛,以保全自身为主。”

    李儒低着头,细细想着,最快品出他的用意,抬起头一语道破,“疲兵之计?”

    郭嘉昂着头,一身儒衫半耷在身上,尽显狂生风范,双眼中泛起光芒,看向洛阳方向,好似突破了营帐,望见了城池全貌。

    “正是,洛阳城内不过两万余兵,还要分守四道城墙与皇宫,而我们足有八万军士,这就注定了他们得在每一道城墙上全力以赴。”

    “他们想着拖个十几天,拖到勤王军来援,殊不知,真正可以耗的是我们。”

    “至少在十天内,我们耗得起。”

    “我就是要他们疲于奔命!就是要他们顾头不顾尾!最后......”

    郭嘉一手拍在案桌前,双目炯炯有神。

    “一举拿下!”

    ......

    洛阳城内。

    懂兵懂将的将领死的死,俘的俘,剩下的顶多就是看管千人的校尉,已无一大将坐镇。

    更糟糕的是,如今满堂的官吏都看清了城内这支大军的重要性。

    无论是三公九卿,还是世家寒门,纷纷下场,争夺起这一支军队的指挥权。

    军队被迫陷入权利场中。

    最终,本就不多的军权再度分割。

    战斗欲望最强的四千洛阳本地卫士由刘宏亲手握着,进城的一万兵被袁家握着,另一万兵被杨家握着。

    明面上分别是袁隗、杨彪。

    两大世家共同护持着皇族。

    杨彪还好,太尉之子,家学渊博,兼修兵道,日后相继任五官中郎将、颍川太守、南阳太守、永乐少府、太仆、卫尉等职,对兵事多多少少懂一些,所以对手下万兵安排分为五队,间断巡视自己负责的两面城墙。

    安排都按兵书上写的来,虽说有些古板,但也没什么大错。

    而袁隗拿到军权后,心中清楚自己不通军事,便将其扔到忠心于自己的校尉手中。

    可只带过千人队的校尉哪里懂得万人大军的安排。

    稀里糊涂的将其划为两队,一队负责一面城墙,美其名曰,自主负责。

    手下的人又想着让上司看得好看些,便让人日夜巡逻,没有停歇,丝毫不顾普通军士的叫苦连天,疲乏满身。

    粗略一眼看去,浩浩荡荡,城墙上都站满了人,无时无刻不在巡逻,好似把洛阳拱卫的固若金汤。

    刘宏与袁隗察看时,见此情形,不住点头。

    心中安定,暗自得意自己识人之明。

    殊不知,这宛如烈火烹油,金玉其外。

    ww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