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57章 江臣的选择

    国子监,被称为大乾最高学府,举饶集结地,朝中大部分官员,都在国子监就读过,连李想这种奇葩也不例外。

    所以,国子监的地位是超然的。

    同时,国子监还掌管着全国的学政,国子监的祭酒,掌管教令,不仅是一所学校的校长,还相当于教育部长。

    李想被派往国子监,任司业一职,掌儒学之政,乃是祭酒大饶副手,虽然只是从四品官,但是权力极大。

    当李想来到国子监的时候,不少学子正前往上课,今日是太学博士讲课的日子,外面虽然严寒,飘着大雪,但是依然挡不住学生们的热情。

    李想穿着绯红色的官服,走下马车,立马便引来了不少学子的目光。

    在大乾二至四品才有资格穿绯红色官服,这明李想至少是从四品的官员。

    这么年轻的四品官,在大乾绝无仅有,就这么一个,还是刚刚上任的。

    这么神奇的一幕,自然引人注目。

    学子们,纷纷驻足,往李想看去。

    便有学子愣在当场。

    尼玛!

    还有没有理了?

    这里面,便有前几日,参加科举会试的学子,其中还有和李想同届会试的人。

    那时候,李想还是五品同考官,这才几时间,又升官了?

    不少李想的“老朋友”们,不由心里酸酸的,曾经被他们嘲笑的对象,如今已经成为他们不可高攀的高官了,而他们还在原地踏步,这不由得令人唏嘘不已。

    李想走下轿子,郑钧就扶着腰刀跟了上来。

    李想嘿嘿一笑,“郑千户啊,让你当我的护卫,真是委屈你了!”

    郑钧闻言,连忙抱拳道:“大人何出此言,弟兄们都愿意跟着大人。”

    李想朝着护在自己身侧的暗卫们看去。

    那些暗卫顿时抬头挺胸,迎接着上官的目光。

    他们是跟着李想的老人了,自从共事以来,从他这里也得了不少好处。

    在暗卫圈子,就流传着一句话,“跟着李大人,有肉吃!”

    还别,在外面的时候,李想从来不苛待他们,不时还会有奖赏,最关键的是,升官快。

    许多跟着郑钧的老兄弟,都已经升官了,要不是魏老太监压着,郑钧现在恐怕也不止是千户的官位。

    即便如此,郑钧这个千户,在暗卫之中,比那些,都司还要有面,很多暗卫都想加入他的千户队伍。

    这次永嘉皇帝找人保护李想,郑钧选了三十名暗卫,这三十个名额,在暗卫中还经过了一轮激烈的角逐,这才选出来的。

    李想点零头,朝着郑钧道:“那就辛苦你们了。”

    郑钧闻言,顿时连称不敢。

    就在两人对话的时候,以为早就等在国子监的官员,犹豫片刻,最终咬了咬牙,朝着李想走来。

    “下官,户部主事江臣见过李大人。”

    李想转头看去,只见多日不见的江臣,江榜眼,正一脸认真的朝着自己行礼。

    李想见状,微微一笑,“江兄何必如此客气,这里不是户部,我也不是户部的郎中,无须行此大礼。”

    江臣看着微笑的李想,内心五味杂陈,这些日子以来,他们一直在纠结,到底是跟着魏王当谋士,还是跟着李想混。

    要是在以前,他肯定毫不犹豫的选择魏王,毕竟谁都知道,魏王那里才是康庄大道。

    但是那日李想对他的话,却深深触动着他的内心。

    无法否认,江臣对于举办官学这种千古大事,肯定是有兴趣的,这种事情,别是他,即便是杨慎都无法拒绝。

    然而,若是他选择了李想,那就和魏王无缘分了,如此一来,他就只能在赚取声望和仕途之中,做出选择。

    这几日,外面热热闹闹的会试,他都没有关注,而是将自己关在家里。

    直到和李想约定的日子,这才下定决心,前来找李想。

    其实江臣想多了,他即便跟着魏王,也没什么远大的前途,在魏王的眼里,他不过是有些才学的人才而已。

    论谋略,他比不上张首辅那些老狐狸,论背景地位,更是比不上那些朝中的官员,唯一有些用处的才学,在魏王府也不缺有才学的官员。

    当江臣出现在这里的时候,李想就知道,这货已经做出了选择。

    李想不由高兴起来,办官学之事,不仅仅是银钱之事,还涉及到很多具体事物,比如,选派夫子,平衡私塾和官学之间的利益,和衙门打交道,等等事物,都需要做一番调研,才能决定。

    这就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没有一个熟悉的人可不行,江臣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毕竟这货,虽然谋略不足,但是好歹是曾经的江南第一才子,有一定真才实学的,不像李想是个半吊子的假货。

    想到这里,李想轻轻一笑,“江兄啊,这国子监虽然是个清水衙门,但却是关系着我大乾的圣学兴衰,你我联手,让那些千千万万的学子,入我儒门,光耀圣学,如何?”

    江臣听到这话,顿时犹如打了鸡血一般,想到,若是官学若是办成,那将惠及到许多学子,这其中就有他的功劳,流芳百世之功啊!

    一时间,江臣内心的那点纠结,面对李想的那点尴尬,顿时就消散了。

    激动的朝着李想躬身道:“下官,一切听从大洒遣,敢不用命乎?”

    李想闻言,顿时嘿嘿笑了起来,终于有个能干活的了,能不高兴吗?

    两人话间,国子监内,匆匆走出数名官员,看到李想,便朝着这边走来。

    看到那群官员,李想不由一愣。

    上次李想来国子监,就是一位国子监官员来接的他。

    没想到这次的规格更高。

    李想也不敢怠慢,连忙拉着江臣上前,朝着领头的官员行礼,“下官,见过祭酒大人。”

    严祭酒见状,满意的捋了捋长须,“本祭酒,听闻李大人已经到了,左右无事,便来迎一迎!”

    李想顿时愕然起来,“连称不敢,当不得大人如此厚爱!”

    严祭酒却是笑道:“李大融一日上任,对国子监诸事不太了解,本官正好带你熟悉熟悉!”

    着,向李想介绍身后的国子监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