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秦忠良

    蒙恬的目光一凝,死死盯着屠纲:“你知不知道你在什么?就凭这一句话,本将就能将你革职、斩首!”

    屠纲凛然不惧,反而上前一步:“将军要杀我屠纲,我绝对眼睛都不眨一下,可是将军,您不也是心存疑惑么?”

    扶苏的为人屠纲知道,蒙恬更知道,蒙恬心知肚明扶苏不会做出弑君弑父的事情。

    何况扶苏是大秦未来的继承人,他还要大把时光去大展身手,没有必要去以身犯险,冒下之大不韪。

    蒙恬的目光渐渐地柔和下去,他转过身,“心存疑惑如何,不心存疑惑又如何?”

    屠纲急了,喊道:“若是心存疑惑就该去验证!将军您手握三十万大军,还怕讨不得一个真相?”

    三十万大军,足以横扫大秦,从九原郡杀到咸阳,没有人能拦住蒙恬。

    可是蒙恬能那样做么?

    蒙恬长叹一声摇了摇头,道:“昔日先帝写给本将的亲笔信,让本将无论大秦内部如何,都要守住国门,不能让匈奴染指中原。”

    蒙恬若起兵倾巢而出,匈奴在漠北一定不会坐视不理,反攻九原郡抢回河南地。

    到那个时候,大秦戮战匈奴,花费了大力气拿下的土地,就会被抢回去功亏一篑。

    蒙恬痛苦地闭上眼睛,问屠纲:“若本将起兵,北有匈奴,南有陈胜、吴广、张耳之流反叛,那时候大秦内外交困,大秦必亡!”

    蒙恬出了他不用兵逼宫的真正原因,正是因为对秦始皇与大秦的忠诚,蒙恬才守在九原郡。

    没有人能质疑蒙家的忠诚,蒙家是大秦永远的护国柱石,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屠纲张了张嘴,不出一句话来,他没办法找一个理由,来反驳蒙恬。

    他深吸一口气,道:“将军的意思末将明白了,先平内乱,再寻真相!大秦决不能亡!”

    屠纲的话令蒙恬感到欣慰,蒙恬转过身拍了拍屠纲的肩膀,“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待平息了下纷争,本将与你一起,前往咸阳要个真相!”

    屠纲重重地点零头,道:“将军,陈胜已经任命吴广为‘假王’,向西攻伐我大秦,且势头迅猛,荥阳岌岌可危,另外,宋留领兵定南阳,进攻武关,想要迂回而进攻关中,这陈胜不简单啊。”

    纵观陈胜起义以来的指挥方略,根本看不出陈胜是个没读过书的泥腿子。

    思路清晰、决断果决,丝毫不拖泥带水,甚至还兵分三路,第三路北渡黄河,进攻原来的赵国的地区,向南则攻取九江郡。

    在陈胜的指挥下,张楚军“四面开花”,将大秦腹地搅动得风云变幻。

    蒙恬微微颔首,道:“陈胜强于战略而弱于兵将,他麾下的兵是临时收编,屡战屡胜还好,一旦陷入拉锯战则士气低落,难以持久。”

    蒙恬不愧是沙场老将,一句道破了陈胜吴广起义军的致命弱点。

    蒙恬不用看地图就对荥阳一带了如指掌,道:“荥阳是通往关中的捷径,亦是必经之路,荥阳后还有敖仓,里面堆积着量的粮草辎重,叛军若得荥阳就能长驱直入关中,所以荥阳是重中之重。”

    陈胜派出吴广率领主力进攻荥阳,打的就是这个算盘,得了荥阳张楚将占据主动。

    还能取敖仓的海量粮草用作进攻,可以荥阳就是张楚政权的命运之战。

    蒙恬负手而立,道:“你率领十万大军行军缓慢,不如分兵,先派一万人为先锋军,轻装简行支援荥阳,只要荥阳不失,你便不会陷入被动!待消耗了张楚叛军的锐气,再痛击敌军!”

    蒙恬的建议让屠纲有种茅塞顿开之感,他忙向蒙恬道谢:“多谢将军指点!正石铭记在心!”

    为屠纲制了切实可行的战略后,蒙恬还对屠纲的两位副手提出了评价。

    “宣刻是忠厚之人,他能力稍显不足但胜在踏实,这样的将领是能将背后交给他的,至于孔又,此人是有才能,但是太过于圆滑市侩,是个见风使舵的人,你可以重用他,但是要时刻心,不要在危急时刻将掌控大军生死的机会交到他手里。”

    蒙恬对屠纲的倾囊相授让屠纲受益匪浅,他在蒙恬的府上一直到子时才离开。

    目送屠纲离去,蒙恬喃喃道:“请陛下护佑我大秦,让屠纲旗开得胜平息张楚叛军吧,否则这下,真的要乱了。”

    ……

    会稽郡,吴县。

    一座宅子里,项梁、项羽、虞翻坐在廊下,火炉烧得火热,水壶里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

    项梁面无表情,从他的神情间看不出丝毫的情绪波动,项羽则一脸的悠然自在。

    五年过去了,项羽长高了很多也更加强壮,勇力冠绝会稽郡,受人敬畏。

    虞翻,也就是项羽的岳父可没有项家叔侄那样震惊,他时而擦擦额头上的汗,时而望向院门口,似乎在等待着谁。

    终于,脚步声传来,蒲志走入院子里,“主公!有消息了!”

    项梁微微颔首,挥挥手让蒲志近前,“先喝杯茶慢慢,不用着急。”

    蒲志也不客气,咕嘟喝了一杯茶水擦擦嘴,道:“阳武县的县令被杀,当地的百姓夺了县令的职位,自立反秦,那县令就是殷通的连襟。”

    虞翻来了精神,喊道:“项梁先生,我得没错吧?殷通邀请你前往郡守府,就是没安好心!”

    为何三人会齐聚一堂?还要起昨日,郡守府来了一封请帖,出自郡守殷通。

    殷通邀请项梁去商议“要事”,请帖中着重强调“事关重大,请君务必前来”。

    这封请帖引起了项梁的警觉,因为自从陈胜吴广起义后,殷通已经有些日子没有和项梁相聚了。

    殷通忽然和项梁相聚,到底是安的什么心?是要举兵反秦,还是要对项梁下手?

    项梁叔侄自从和虞家联合后,在会稽郡发展得风生水起,尤其是项羽更是有万夫不当之勇。

    殷通对项梁越发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