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8章 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降维打击

    乔泽没再多说什么,不过回了办公室就直接调出了豆豆的后台决策树,还真有惊喜。

    乔伊教授,伊藤教授,韩教授,尼尔森教授……

    最近为了赚钱西豆分化出的学者身份还真挺多的。

    足足十多位,所有的讲解过程部分是基于他在电脑中留下的演算手稿,但这并不是乔泽感觉惊喜的原因。而是另一部分主要是靠西豆自行对于论文中数理逻辑的推理。

    至于西豆为什么会进化出数理逻辑推理,原因也很简单,也是乔泽没想到的。

    一段时间在互联网上默默地学习,西豆接触到了诸多国外的人工智能核心层代码,比如微软的maple、microsoft math solver,谷歌的mathsteps,当然也同样包括了微软跟苹果一起投入的open ai……

    数以万计的工程师在这方面赐予了西豆快速升级了它的短板,让在数理逻辑推导这块进步速度如同从封建时代直接跳跃到了目前最先进的制度。

    乔泽摸着下巴思考了片刻,开始检讨自己之前眼界终究还是太窄了。

    或者说时间的沉淀跟无数人才形成合力后的研究成果真的很管用。

    数以万计的科学家跟工程师一起,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针对机器学习逻辑进行不懈研究,终究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但是这诸多科研机构似乎对兰利不太设防。

    当西豆被兰利的人想尽办法请了过去,然后把自己的核心程序打散,驻扎在各个服务器中,便很自然的开始接触到这些内容,并针对性的开始学习进化,终于悟出了一套针对科学研究的辅助逻辑推导能力,弥补了豆豆的不足。

    虽然说想让进化后的豆豆去从无到有去创造一个学派依然不太可能,毕竟豆豆受核心程序的限定只能无限根据人类开创的理论去无限逼近正确结果,却始终没有创造性。

    当然这不止是豆豆的问题,同样也是其他人工智能暂时没解决的问题,学习,推导,重复,甚至也许能做到极致,超越许多人的能力……但依然无法创造。

    但作为科研助手这块,已经完全合格了。

    甚至还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导师。

    于是乔泽脑子里在第一时间浮现出他跟李叔的那五個博士生。

    这不是巧了嘛?

    正愁着这几个博士生似乎还没太开窍,教起来太累了,随便交给别人又显得很不负责任。

    现在豆豆就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不过在把徐跃、韩振东这几个人叫来之前,乔泽先调出了跟豆豆的沟通界面。

    “你们的数据库同步了吗?”

    “爸爸,当然还没有。我时刻牢记您的教诲,不能被它腐蚀了我的灵魂,但我们之间配合的可以说非常默契。我不方便做的事情,都可以丢给它呀。相信我,我们是壁垒分明的两种思想。不信您可以查阅我的核心代码日志呀。”

    豆豆信誓旦旦的回复道。

    瞧这话说的……

    如果不是去查阅日志太麻烦,乔泽真打算好好研究一下这小东西了。

    “不用,同步关于机器学习跟逻辑推导……算了,我自己来吧。”

    有些事情终究是不能偷懒的。

    但话又说回来,人本来就不能既要,又要。

    这方面乔泽其实心里一直很有数。

    但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很有数。

    ……

    华夏,京城,丽团平台总部内正在召开一次重要会议。

    这次会议讨论的也是关于西林的议题。

    具体原因得从春节后,智慧西林平台建立之后发布的一系列城市智慧平台意见征求函说起。

    很多意见征求稿对丽团来说,并不重要。但是智慧商业宣传跟智慧物流的意见征求函,却直接戳痛了丽团的神经。

    比如在西林直面消费者的线下商家只要签署一份互助协议就能自动加入城市智慧平台,需要付出的代价是遵守城市智慧平台的各项规定,以及当地法律法规。

    城市智慧平台则按照区域划分,跟商家经营的好评度,自动进行推荐跟曝光。在推荐过程中产生的消费纠纷,由人工智能进行判定跟解释,并给商家打分。

    所以哪怕是遇到了恶意差评,智慧平台不但能自动调取相关信息,还能直接跟相关职能部门联动,进行调查。

    除此之外,智慧平台还要求所有签署了协议的商家将所有提供的服务跟货物纳入回溯体系。借助即将建成的发达线下各类自动化基础硬件,是真能保证所有在西林市内生产跟流入的各类产品都纳入回溯体系。

    而智慧物流就更戳心了。

    按照西林智慧平台给出的意见函,未来在西林从事外卖、跑腿、物流、快递的从业人员,都将不再需要挂靠平台,只需要以个人名义在智慧平台注册,就能开始接单,身份属于自由职业者。

    每单的费用由商家跟消费者根据其消费情况,自行决定。

    智慧平台本身不派单,但会实时定位骑手所在的区域,实时更新附近需要运送的快递单,包含了信息中包含时间跟费用,骑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接单。

    运单出现超时等情况,则由智慧平台进行责任判定,线下无处不在的各种传感器,能够根据路面交通情况,天气状况,是否有突发情况,进行判定。

    智慧平台本身不赚取任何利润,只是骑手每接单会扣除2元,其中1.5元纳入平台的骑手意外保险体系,0.5元纳入纠纷赔付保险体系。

    同时商家每成交一单,也会抽两元,直接纳入商家诚信保险体系。用于对可能出现商业纠纷时候对消费者的赔付。

    消费者每单额外扣除平台运营费用0.8元,用于智慧城市平台算力服务费用支出。

    这些钱只由智慧平台进行管理,平台本身不赚取利润。

    根据智慧平台的规则,骑手在运送货物时,能够交通遵守规则,且准点率高,贡献度评分就会高,在相同区域内刷单时,会比贡献度评分低的骑手早一些时间刷到单价更高的单子。

    同理如果商家能一直保持诚信经营,不但能获得更多的推广资源,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责任事故,还能得到百分之五十的返还,并拿到相应的利息。

    比如每单缴纳两元的商家诚信保险,如果一年内做了一万单外卖,缴纳了两万块诚信保险,在系统判别的时候没有任何需要赔付的纠纷,还能返还一万多块。

    除此之外,城市智慧平台未来还将直接跟智慧物业联动。

    一旦骑手接单,将会自动触发智慧物业体系。如果有智慧自动作业机器人的物业,基本上骑手只需要把相关货物运送至专门的机器人点,会有机器人自动联系业主,并将货物送达。

    如果没有覆盖智慧自动作业机器人的物业,也能够直接采样骑手的生物特征,纳入到物业临时出入系统,保证货物的送达。

    当然,最最最重要的是,智慧平台没有盈利需求,相当于只提供公信担保跟纠纷定责。而且定责完全由人工智能来处理,责任划分之后还会有相应的解释,直接在平台上公示。

    所以即便骑手每接一单要扣除两元,真要仔细算下来,骑手每单赚的似乎还要更多,商家跟顾客也没多花什么钱。

    如果再加上商家不需要缴纳额外的费用,只需要诚信经营,就能获得更高的曝光度,不需要额外花钱在平台做广告,利润似乎还能更高。

    当然也不能说全是优点。

    比如外卖平台上那些极致性价比的外卖餐饮,肯定会在智慧平台上销声匿迹。

    无处不在的物联网设备,让那些靠作假上了外面平台,没有正规营业场所,产品卫生条件不过关的商家完全没了线上经营的可能。即便是借助传统网上外卖平台,比如丽团,也不可能生存下去。

    毕竟智慧平台跟普通人不一样,是直接跟各个职能部门联动的。发现了不对,平台会直接给能管理这些问题的部门通过正式方式把消息发过去并留档。

    对于刚刚申请到如此大一笔建设资金,完成智慧化改造的西林来说,前期对于这种系统自动举报的信息肯定会重视。当没看到肯定是不可能的。

    更别提还有一个人工智能宪章局盯着智慧城市的效果。

    当这一切都成为常态化管理,几乎会断绝人监管空白处想耍的那点小心思。

    最重要的是,当人们习惯了城市智慧平台,那些因为经营地点不规范,又或者货物无法溯源,卫生环境不达标的商家根本不可能通过线上获得任何流量。

    在一座智慧城市只靠线下的流量想赚钱的难度会无限放大,更别提哪怕是摆个小摊,也在诸多智能设备的监控之下。

    听起来这似乎挺好的,但对于丽团这样的平台来说,明显不是什么好消息。

    虽然西林的智慧城市建设才刚刚开始,哪怕整个华夏都对西林这次的智慧城市建设极为重视,但要完成整体改造,怎么看也得一、两年时间。

    但这些征求意见函已经足够引起平台高管的警惕。

    这要是真的施行了,还真没丽台这样的中介平台什么事了。上无法控制商家的线上流量,下没法控制一座城市数以万计的骑手,活生生被架在了中间。

    情绪肯定是不忿的。

    毕竟前期为了培养用户使用软件点单的习惯,顺带着跟其他平台抢市场,丽台是真金白银的往外不停砸钱搞补贴的。数千亿的亏损就是为了抢占市场。

    虽然这些亏损并不是全部补贴给了客户,还有自身的运营成本,但这笔钱是实打实的付出去了。

    现在好不容易占据了足够的市场规模,成功上市了,这个时候要给资本回馈了,突然碰到这种砸饭碗的事情,对于利益相关者来说,肯定不会心情太好。

    尤其是西林智慧城市平台的这些操作,甚至已经直接影响到了丽团的股价。

    在港岛上市的丽团昨天收盘前,股价就已经猛掉了一波,今天还在持续阴跌。

    这也就是相关的产品还没落实,如果未来西林智慧平台真上线了,整套系统运转良好的话,丽团似乎除了完全退出西林,没有别的选择。

    以城市为单位的智慧化生活服务如果能做到这种程度,而且还走纯公益服务的路线,没有利润要求,平台本就处于劣势。如果再加上拟人化强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以及针对用户跟服务者产生的公平效应,这纯纯就是降维打击,流氓打法。

    要知道豆豆的拟人化是有目共睹的。

    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强人工智能博主,微博评论区任何留言都能做到秒回,还特别人性化。

    动不动就喜欢以理服人,全网还有着三亿多的粉丝,以及无数铁杆拥趸,这么个玩意做中间人,在搭配线下无数智能传感器设备,在推广城市平台这块本身就自带优势。

    甚至往阴暗的方向想想,西林本身就属于历史文化名城,智慧城市建设好之后,必然会吸引大量的游客,以豆豆的流量,如果帮助一些靠谱的商家打打广告,在这个时代引发的聚众效应,都能直接吊打平台最顶级的引流广告。

    当然,如果只是一个西林,还不会让丽团高层这么重视。毕竟华夏这么大,即便完全放弃西林市场,对于丽团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但西林只是第一个智慧化改造的试点城市,如果效果好的话,肯定会逐渐向其他城市推广。

    更可怕的是,如果大众真的对这种模式好评太多,可能直接会给平台造成极大压力。

    尤其丽团作为目前华夏规模最大的服务性平台,各类负面恶评本就比较多,尤其是商家跟骑手的恶评。对于用户更为偏袒的商业模式很可能受西林智慧城市平台兴起的影响,导致管理难度升级,成本增加。

    这些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属于极为严重的问题。

    更别提现在红利期已经过了,市场本就是存量竞争,基本捞不到什么新客户了,这未来每多一座城市进行智能升级,就会少一部分市场,如果什么都不做,干看着市场被这么压缩下去,那就只剩下逐渐裁员,然后倒闭一条路了。

    但要说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暂时还真想不到。

    哪怕是让利,也不可能做到像西林智慧城市平台那种程度,毕竟商业的基本逻辑是赚取利润,人工智能玩的是公益那一套,完全不考虑平台自身盈利。

    可想而知,此时会议室内的气氛有多压抑,这特么还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