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0章 站在胜利者的一边

    大佬在看计划书,虽然是别家公司的。

    随后苏立行感觉到了厚重的诚意。

    这份计划书虽然有十多页,但其实总结一下主要也就是几点内容。

    首先是云上小里希望能全面支持西林智慧城市的建设,并表达了愿意三年内免费为西林智慧城市平台提供云服务。

    三年期免费期过后,双方重新就合作事宜签订合同,云上小里保证将以当时市场价格百分之八十继续为西林智慧城市平台提供服务器租赁服务。

    其次,西林智慧城市平台正式上线之后,小里集团将有序的放弃在西林的线下生活服务业务。

    主要是小里旗下的饿不饿生活平台,飞猫出行,淘影票等等直接对接用户的业务平台,将根据西林智慧城市平台的推进情况,逐步放开西林市场,并将西林市场的用户数据跟西林智慧城市平台共享。

    之后就是小里集团的主要利益诉求了,希望能跟西林立橙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比如选取小里集团为西林智慧城市平台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比如相关的保险业务,涉险资金管理相关业务;技术方面希望西林立橙未来能跟小里集团共享相关的生物超算技术,共同打造未来的生物超算基础体系。

    以及未来如果西林经验开始向全国推广,希望双方能继续进行相关合作。

    简单来说就是,未来智慧城市换到别的城市,还能使用云上小里的服务器,双方合作在当地建立大型的生物超算系统,保证信息安全,以及将相关的资金业务交给小里集团有着极深业务往来的产业。

    作为交换,小里集团也会逐渐放弃跟用户直接对接的相关业务,将用户数据交还给当地智慧生活平台。甚至还愿意帮助这些地方一起建立全国性的服务平台。

    咋说呢,在苏立行看来,这份合作方案小里集团还是很有诚意的。

    当然唯一的问题是,对方许多合作计划,他没那个权限答应。

    不管是金融服务合作对象的选择,还是未来生物超算的合作方,都超出了目前西林立橙的权限范围。前者需要当地管理部门点头,后者是还在实验室里的项目,未来是否进行商业运作,如何进行商业运作,是否授权给西林立橙都还是未知数。

    至于未来西林经验的智慧城市推广到别的城市,当地想要使用谁家的云服务,西林立橙就更没法控制了。说一千道一万,西林立橙不过是个乙方,即便这个乙方有些特殊,但对着甲方的决定指指点点,终究是犯了忌讳。

    更别提未来这项业务的甲方还都很特殊,全是管理一座城市的单位。最大的可能还是真到了那個时候,肯定都要用自家的产品。比如临海如果改造,必然有效考虑企鹅集团的云服务。

    到了航城,也没谁能跟小里集团去争。

    如果在深城画个圈的话,大概率圈内的城市必然优先选择有为集团的云服务。

    所以对于一向小心谨慎的苏立行而言,这种合同是万万不可能签订的。

    显然对方肯定是明白这些的,但来到西林之后还是第一个找上他,并给他看了这份计划书,终究还是看在了他那个便宜女婿的面子上。

    “这些家伙,是真能分得清大小王啊。”

    苏立行心里这么想着,嘴角噙着一丝笑意将这份计划书放到了旁边的茶几上,状似无奈的说道:“严总,计划书我看过了。真的,我对这些方案很满意,就是这里面提到的东西,除了关于未来这个城市智慧平台这块我还能说上点话,其他都做不了主啊。”

    好在坐在苏立行旁边沙发上的严晓旭听到这番话表情没什么变化,即便这番话从商业的角度来说略微有些无耻了。

    免费提供三年的云服务,是搭配着小里集团直接放弃西林相关to c业务板块一起的。如果再加上同步向西林智慧城市移交用户数据,是真把诚意展现到了极致。

    而且可操作性极高,直接用小里集团的云服务,意味着这些资料都不需要进行转移,直接对原本数据库进行技术性改造就够了。换了谁大概都不会直接拒绝。

    毕竟当年为了从丽团跟其他平台手中抢市场,小里集团同样也是砸了重金出去的。

    现在免费出让出来,如果没有其他方面的反哺,也根本没法跟无数股东交代。这也就是饿不饿这样的小里集团生态子企业并没有单独上市,否则的话这份计划书大概都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摆在苏立行面前。

    “哈哈,苏总太谦虚了。不过其实我们也能理解,事实上这次先来贵司拜访,我也就是代表我们李总先来探探路。苏总能决定的部分,我们可以让相关的谈判人员开始磋商细则。

    至于苏总认为不能独立做决定的,其实也不要紧。都可以谈嘛。这次来西林也不止我一个人,我们也还有同事已经开始接触当地一些部门,讨论合作的可能性。

    总之,小里集团这次是真的带着诚意而来的。一方面我们非常能参与西林智慧城市的建设,为华夏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出一份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能学习积累一些先进经验。而且其实计划书里,许多建议只是希望到时候西林立橙能够帮我们推荐一下就行。”

    严晓旭诚恳的说道。

    “嗯,那行。这份计划书关于金融业务方面的东西,我们西林立橙就不参与了。毕竟我们就是个小小的技术服务商,这块既没经验也没那个本事做决定。不过关于生物超算技术的合作,我可以问问数研所那边,看有没有可能合作。”

    苏立行思考片刻后,给出了一个小小的承诺。

    没办法,小里集团这份计划书给的实在太多了,对于前期推广智慧城市平台帮助太大,苏立行觉得必须得跟乔泽商量一下。

    “那可万分感谢苏总了。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有机会邀请到贵婿一起吃顿饭,不胜感激。”

    严晓旭立刻跟了句。

    果然,对方终极目的还是想跟乔泽搭上关系,他这大概也算是父凭女贵了……

    一个搞数学物理理论的研究员,商业影响力能够到这种程度,大概也没谁了。

    苏立行沉吟片刻后,坦然道:“先别急着谢我,乔泽愿不愿意吃这顿饭我可不敢保证,但帮你问问总是可以的。另外,关于生物超算的事情,我不知道你们是从哪得到的消息。不过这项技术据说现在还在攻坚阶段,而且已经有了合作方。

    嗯,有为集团已经为这个项目投入了一笔钱,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毕竟都是数研所那边的事情。所以小里集团如果想介入到这项技术的话有点难,严总得有心理准备。”

    严晓旭认真的点了点头,答道:“谢谢苏总,还是那句话,这也就是份计划书,能不能达成,能达成几项,还有时间可以慢慢谈。请相信针对这次跟贵司的合作,我们很重视。”

    “哈哈,行。那今天就别走了,今天我来安排。”苏立行豪爽的说道。

    “这样,中午就在这边叩扰一顿。晚上就算了,事情还多。不过小里集团打算扩大西林这边分公司的规模,所以这段时间我一直都会留在西林,随时都有机会。”

    “那中午一定要好好喝两杯,稍等,我这就让人去安排。”

    ……

    西林工大,数学研究所大楼外的林荫路上,几个年轻人正聚在一起愁眉苦脸的朝着大楼方向走着。

    正好五个人,自然是乔泽正在带的那些博士生。

    说实话,最初这些人收到通知,凭借导师的优势入读西林数学院博士的时候,大家都还是挺兴奋的。毕竟可不是谁都能跟着准院士学习。

    尤其是五个人还是李建高跟乔泽带的第一批博士生。

    对于有志于在学术圈闯出一片天地的博士们而言,有一位准院士导师,带来的好处只能说懂的都懂。

    即便他们中有三人签的是定向合同,等到博士毕业后,必须要回原学校担任教职。

    但在目前博士高校求职不如狗的大背景下,毕业直接回一所985院校担任教职,而且还没什么非升即走的压力,本就已经是爽翻天了。再加上乔泽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只能说未来前途似锦。

    只是过了最初的兴奋期之后,现在五个人都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甚至已经快魔怔了,每天醒来大脑里转动的第一个念头大概就是:“我真的适合学习数学吗?”

    如果说最初乔泽给几个人制定的规划,多少是高估了五个人,也的确让五个人叫苦不迭,但在乔泽给了五个人三个月的缓冲期,并推荐给了他们好几本奠定数学基础的教材之后,有些理由就不成立了。

    凭良心说,五个人这段时间还真没怠慢。

    乔泽推荐的那些书跟论文,他们这些日子真的是认真研究跟学习过了。

    为了能让效率更高,虽然很长一段时间,乔泽并没有要求他们开组会,但他们还是每周起码要在一起聚两次,一起讨论学习心得,然后相互间加油打气。

    但说实话,这三个月乔泽推荐的专著他们是读得差不多了,也理解得挺不错了。但当他们信心满满的开始再次去接触乔代数几何的内容,感觉依然是那么的难。

    都不说在现阶段乔代数几何的基础上进行完善跟创新了,光是解题那些题目都太难了。

    一旦涉及到代数的螺旋转化,思维就开始绕起来了。

    尤其是数学的高维,意味着要增加各种参数,每种参数又要控制不同的变量……

    现在大家不但佩服乔教授,能开创出这种颠覆数学的理论体系,更开始佩服以许昌树为代表的,那些第一批加入西林数研所的教授们了。

    毕竟能在乔代数几何的框架下,做出那些研究成果,真不是一般数学家能做到的。尤其是许教授,竟然能化繁为简,使用乔代数几何让泰勒公式计算变得更为简单,还真应了那句顶级科学家能用最复杂的数学思想让具体问题简单化。

    嗯,这些教授简直都不是人。

    “王宇,你说这次乔教授叫我们去是不是要骂人了?”徐跃愁眉苦脸的问了句。

    学习一直赶不上导师要求的进度,虽然乔泽一直没有恶语相向过,但对于几个学生来说,压力依然很大。

    最大的压力还在于,他们的进步不明显,但导师前进的步伐却一直没有停止。不说别的,就导师刚刚在《数理新发现》跟《数学年刊》上同步发表的论文,就足以让人绝望。

    人家在顶刊上发论文,是按辈子算的。

    自家导师在公认的顶刊上发论文,不但可以按月计算,还随心情。

    最可悲的还是他们作为自家导师的博士生,自家导师作为通讯作者跟一作发表的论文竟然根本看不懂。

    “骂人不至于,不过失望是肯定的。再说我们还需要乔导骂吗?昨天张导还在微信上训了我一通。”王宇苦恼的说道。

    王宇口中的张导自然是之前在江大研究生阶段的导师张春雷了。虽然一般来说到去了他校跟了别的导师的博士,可以不太在意曾经研究生阶段的导师,但他的情况毕竟不太一样。

    本来他是打算在张导那里直接读博士的,基于特殊情况才来的西林工大,他能拜入乔泽门下,靠的还是张春雷跟李建高的关系。最最最重要的是,按照他签的合同,在西林工大拿到博士学位之后,他是要回江大的。

    以张导的发展,估计等他毕业的时候,也要再进一步了,等他回了江大,正好能决定他的前途。

    “哎,谁不是呢……你们说这数学咋就这么难呢?”旁边年纪最小的范玉明也跟着叹了口气。

    乔泽跟李建高的首批博士生过于特殊,曾经的导师比现导师更关心他们的学习进度。

    如果说乔导这边给的压力是无形的,那么曾经导师给的压力就是实实在在的那种恨铁不成钢了。放到这些原本心高气傲的学生身上,的确挺让人难受的。

    “其实我们还算幸运的,跟那个交织性比起来,乔代数几何已经算简单了,起码那些定理还能搞得懂。交织性里的定理,我感觉已经是天书了。”最成熟的韩振东在一旁补充了句。

    真的,这句话很中肯。

    但也让几个可怜的年轻人都没了继续聊下去的兴趣,直到几个人默默的走进大楼的电梯前。

    “呦,你们怎么都跟霜打的茄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