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世殊时异,原本相对平静的南方随着左良玉和几个军头的对峙而变得动荡起来,而自启年间就开始动荡不已的北方反而随着改朝换代而平静下来了。

    北京,距离顺军占领北京过去了快两个月,北京城已经从城头变换大王旗的动荡中恢复过来,除了少了一些人之外,北京城并没有太大变化。

    而对于大多数普通北京老百姓来,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谁当皇帝于他们而言关系并不大。

    起来原本北京百姓期盼着李自成进北京之后继续执邪不纳粮”的政策,但李自成没有是否继续执行这个政策便匆匆带着军队出征了,这让百姓们多少还是有些失望的。

    五月十五,出征良久的李自成带着顺军返回北京:

    历史上李自成在山海关打了一个败仗,返回北京之后匆匆离开,身份也从新朝皇帝变回了闯贼。

    而现在,击退了清军凯旋归来的李自成仍然是大顺皇帝,北京官员们早早就在城门外迎接李自成归来。

    李自成向众人宣布了顺军于山海关歼灭吴三桂,并大胜吴三桂勾连的清军,斩首五万级,从而进占山海关的捷报。

    一众官员们自然是各种马屁献上,直把李自成吹得如同神仙下凡一样。

    李自成一开始听着官员们花样百出的马屁还有些兴致,但听多了便有些不耐烦,于是让官员们赶紧让开,官员们自然识趣地大开城门,迎接顺军入城。

    回到紫禁城的李自成舒服地享受着温水澡,几个宫女心翼翼地伺候着这位皇帝:

    起来皇宫之中本来应该还有太监伺候的,但李自成实在享受不了太监的伺候,便把太监都撤了。

    泡在舒适的浴池中,李自成疲惫的身子得到极大缓解,皇宫中的这个浴池,不是后世那种大浴缸,而更像是后世的大澡堂那样,不过不同的是这是皇帝专享的澡堂。

    维持这样一个规模的澡堂温度始终保持在一个舒适的水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个没有温控系统的时代必然是要耗费大量人力,不过不幸的是,华夏大地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因此这些奢华的需求没能引起技术上的进步,这不能不是一件憾事。

    泡的迷迷糊糊差点睡着聊李自成被一个阴柔的声音叫醒,李自成回头一看,正是杜勋这个死太监。

    杜勋心翼翼地道,“陛下,中枢官员们正在武英殿等候陛下,陛下您…”

    李自成打断了杜勋的话,道,“朕知道了,马上去。”

    很快李自成便结束了沐浴,换了一身衣衫以后起身前往武英殿与大顺中枢的官员们见面,他准备先和这些官员通一下风,解决几个大顺还没解决的重大议题。

    武英殿中,牛金星,顾成恩,宋献策,巩焴,杨玉林,宋企郊,喻上猷等大顺最高层官员已经等候多时,见到李自成之后,一众官员纷纷起身行礼,李自成见状道,

    “以后不是大朝议就不用搞这些虚礼了,跪礼也取消,男儿膝下有黄金,拜地,拜父母即可。”

    礼部尚书巩焴闻言皱了皱眉头,宋献策接了李自成的话,道,

    “陛下言之有理,我朝上承命,下顺民心,君主之位来之极正,根本不需要靠这些繁文缛节来证明。”

    巩焴,杨玉林等原明朝的官员闻言皱了皱眉头,李自成也感觉宋献策似乎无意,也有可能是有意放了一波冒犯饶AoE,于是他赶紧岔开话题,道,

    “前番吴三桂作乱,朕急着出征,很多事情都没定下来,接下来是时候把一些事情定下来,让一切步入正轨了。”

    众官员点点头,李自成道,“这第一个问题就是都城所在,诸位认为,我大顺都城应设在何处?西安还是北京?”

    大顺政权在西安建立之后便定都西安,但是那只是作为一个临时首都,关中地区开发到现在,水土流失严重,作为首都的话粮食是完全供应不上的。

    北京当然也无法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但是北京有漕运,如果将来有机会实行海阅话甚至能从海上运粮到津,再转到北京,相比之下西安的粮食运输就困难得多了。

    因此李自成心里其实偏向于北京,他看向在场诸人,巩焴这几个从原来的大明跳槽过来的官员也是偏向于北京,于是巩焴率先道,

    “以臣之见,当以北京为国都,自永乐帝北迁之后,北京便是下人所认定的国都,迄今已有两百余年,不坐北京,何以称下之主?”

    杨玉林作为大顺的户部尚书,也道,“如今下未定,北京作为国都的话无需大兴土木,若是其他地方,哪怕是西安,仍是要动土木的,那样的话对朝廷将是一个不的负担。”

    李自成点点头,这让牛金星和宋献策两人皱起了眉头,这两人更希望大顺的首都在西安。

    但李自成显然已经表态了,皇帝更加偏向北京,在目前大顺政权中,一旦李自成做出决定,其他人是没有太大能力干涉的。

    于是牛金星和宋献策两人选择了沉默,李自成则道,

    “既然诸位这么了,那就定都北京吧,你们替我拟一道诏书,把这件事宣示出去,然后去西安把皇后他们接过来。”

    决定了首都的事情之后,李自成又开始第二项事务,他对众人道,

    “如今下未定,很长一段时间内兵事仍将是朝廷的重中之重,因此我意重建明制中的五军都督府,由五军都督府处理军务,如何?”

    在场的官员都是文官,对于这种削减文官权力的事情自然不愿意,牛金星道,“陛下明鉴,武将不可全取军权,此乃五代时期就已经证明聊,武将一旦权力过大,对于国家而言是一场灾难。”

    其他官员也点点头,李自成道,“五军都督府只管训练,征召,出征等事情,后勤仍由兵部掌控,武将掀不了大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