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7章 洗白之道

    祖泽润最终琢磨过味来了,看来这个商人似乎是误会了,以为自己是真的明军。

    额,祖泽润摇摇头,心想自己本来就是明军,只不过后来头皮痒稍稍剃了一下头而已,现在头皮不痒了就不想留辫子了。

    过了一阵,祖泽润叹了口气,道,“沧海桑田,世事难料啊。”

    王一鸣松了口气,还好这些明军没有一刀砍了自己,要不然这么莫名其妙地死了可就太憋屈了。

    祖泽润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支商队,想了想,他决定把这件事扔给祖大寿和洪承畴,于是他道,

    “看你们的样子是商人吧?我带你们去见督师吧,刚好我们也要买些物资。”

    王一鸣愣了一下,督师?大明的督师虽然不少,但在辽东指挥大军的督师还真不多,想了半,王一鸣心中冒出一个想法,

    “不会是洪承畴洪督师吧?!”

    当年松锦之战明军惨败后洪承畴失联,崇祯帝认为洪承畴一定殉国了,于是给洪承畴举办了盛大的追悼会。

    额,然后尴尬的是不久之后就有消息传来,洪承畴没有殉国而是剃头了。

    不过这个消息至今仍有人认为是清廷为了打击明军虚构的,堂堂大明督师,怎么可能剃头降清?

    不过更多的人还是相信洪承畴剃头聊法,毕竟这消息是辽东逃回来的士兵带来的。

    想到这王一鸣相当震惊,心想难不成大家伙都冤枉洪督师了?

    再想想,很有可能啊,大概率就是那帮辽兵自己把洪督师坑惨了于是为了甩锅诬陷洪督师!

    人一旦认定了一个观点,就会自己去无限合理化这个观点,王一鸣现在就是这个状态,他自己脑补了一通,得出一个结论:

    洪督师没有剃头,而是在这冰雪地的极北之地一直与清军作战!

    所以洪承畴不是大汉奸,而是堪比苏武,那真是大大的忠臣啊。

    于是王一鸣忍不住问道,“军爷,你口中的督师是洪督师吗?如果是洪督师的话,在下愿将所有物资全部赠予。”

    祖泽润愣了一下,心想不是吧,洪承畴这家伙都剃头了还有粉丝?

    他没有多想,道,“嗯,确实是洪督师,不过你们大老远过来一趟也不容易,放心,我不会白拿你们的东西的。”

    “当年就听洪督师治军有方,军爷你们在这种环境下还能保持这样的军律,真是太厉害了!”

    王一鸣的话让祖泽润感觉这个商人似乎对自己这伙明军的误解越来越深了。

    似乎这家伙把自己这群剃头的汉奸当成了什么大明孤忠?

    祖泽润不再多什么,摆摆手,示意王一鸣和他的商队跟上,王一鸣赶紧招呼一众伙计跟上祖泽润。

    众人顺着松花江一路抵达三江口,再转而溯流而上,终于抵达了瑷珲城。

    瑷珲城经过这帮汉军旗的扩建,已经从一座村寨变成了一座城镇,城镇上插着一面象征着大明的三辰旗,不知道的还以为明军在此建立列后根据地,一直坚持敌后作战呢!

    王一鸣看到三辰旗之后就是这么想的,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在祖泽润的引荐下见到了祖大寿和洪承畴,一见面王一鸣便道,

    “没想到洪督师真的是您!关内都谣传督师您剃头了,我就,督师这等忠义之人,怎么可能剃头!”

    王一鸣这番话把洪承畴给整不会了,他愣了一阵,看向祖泽润,意思是你特么的不会找了一个脑子有病的吧?

    祖泽润悄悄附耳过去,把自己的猜测和洪承畴讲了,洪承畴听完之后脸上露出一个古怪的神情,合着自己这群汉奸突然莫名其妙变成大明孤忠了?!

    不过洪承畴随即眼前一亮,他心中有了一个另类的洗白方法:

    他看向王一鸣,不动声色地问道,“你认识本官?”

    王一鸣点点头,“当年人有幸随晋商前辈给督师送过军粮。”

    “晋商?”洪承畴皱了皱眉头,故意问道,“范永斗那伙人呢?”

    “早被朝廷抄没了,”王一鸣道,“范永斗那伙人,私通建奴,已经被朝廷抄家了。”

    完王一鸣有些感慨,洪督师果然对关内的事一无所知,范永斗那帮人被抄家都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

    于是王一鸣道,“督师,现在下已经一统,永昌皇帝都做了好些年了,您还是归顺朝廷吧,而且现在建奴已经被消灭了。”

    洪承畴继续装傻,“永昌皇帝是谁?”

    “额,就是当年闯营的闯王,”王一鸣道,“闯王进了北京,建立大顺,年号永昌(当然实际上大顺是在西安建立的),前明崇祯皇帝自尽了,随后大军南下,各地望风而降,现在下已经一统了。”

    王一鸣甚至没提到山海关之战,由于这个世界顺军赢了山海关之战,很多人甚至没意识到这场仗有多重要…

    洪承畴沉默半晌,他李自成这个家伙在他印象中并不是那种优秀的领袖,没想到这家伙最终能做到这种程度,他有种冲动,想和这家伙聊一聊。

    洪承畴的沉默被王一鸣理解成了他无法接受大明灭亡。

    于是王一鸣再一次劝道,“督师,现在朝廷已经开始在辽阳建碑立庙,无论明军还是官军,都能一同享祭,督师…”

    洪承畴站起身打断了王一鸣的话,道,“我既是大明督师,就不会再改换门庭。”

    王一鸣听完之后愣了一下,然后感动地,“督师之忠义,真是令人敬佩,为酬督师大义,这次这些物资人愿赠予督师。”

    洪承畴摇摇头,道,“这里离中原太过遥远,你过来也不容易,本官不会白拿你的东西,不过烦请你把我们的消息通报给永昌皇帝,告诉他同为华夏子孙,我们可以为他紧守这极北之地,但是,”

    顿了顿,洪承畴道,“我们不会接受他的任何封赐和指令。”

    王一鸣对洪承畴恭敬地行了个礼,“督师高义,人一定尽力帮督师把消息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