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0章 封爵,败露

    康熙最讨厌什么?

    结党营私、贪恋权势的人。

    他最喜欢什么?

    那自然是兄友弟恭、仁慈、不贪恋权势的人。

    胤礽这般有人情味,能抛去私心,公正的看待自己的兄弟,秉公办事,让他很是欣慰。

    不过是个爵位,早晚都是要封的,正是哪儿哪儿都满意的时候,康熙自然愿意给太子这个面子。

    五月,康熙下旨给成年皇阿哥进行爵位晋封。

    这是他第一次对皇阿哥册封,所有人都格外关注。

    众所周知,皇上对后妃份位是吝啬的,后宫中想要晋封没有别的法门只能靠熬资历,像惠妃、荣妃哪个不是熬了十多年才晋升妃位。

    唯二特殊的便是宜妃跟德妃,这俩晋升妃位只用了四年。

    即便如此,也没人觉得她俩容易。

    先说德妃,从十七年到二十五年,八年间生了六个孩子。其中四阿哥生下来给了当时是贵妃的佟嫔,皇九女给了太后抚养。

    很多人都说,她能晋升妃位,除了皇上的喜欢,还有便是卖孩子得来的。

    宜妃出生满洲大族郭络罗氏,郭络罗家在内务府那可是只手遮天的大家族。宜妃的阿玛三官保独揽盛京内务府大权,皇上去盛京,基本上都是她阿玛接驾,更是数次住在郭络罗家。

    就这,宜妃的五阿哥也被抱给太后。

    后妃如此,他们也不觉得皇上会对皇阿哥们有多优待。

    毕竟这些皇阿哥虽已经成年,年岁上还是太轻,且都是庶出。

    众人对此次晋封并不看好,哪知康熙忽然大方起来。

    大阿哥胤褆最是年长,皇上册封他为多罗郡王,封号直。

    三阿哥胤祉被册封为多罗郡王,封号诚。

    前两位不稀奇,这两人都上过战场,立过战功,他们又是四妃之子,被封郡王虽让人诧异,却也不难接受。

    剩下的四阿哥同样被封多罗郡王,封号雍。这就让人有些侧目了。

    众所周知,四阿哥觊觎太子之位传的沸沸扬扬,皇上那般疼爱太子,不是应该打压他么?怎的忽然封了郡王。

    即便四阿哥在江南之事上有所建树,他年纪太轻,只这一样还不足以朝中大臣认可。能封个贝勒给个封号就成了,开头就给亲王爵,很多人嘴上不说,心里都觉得有些高。

    想想四阿哥的养母,众人不免心中感叹,皇上啊,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惦记佟家的。

    有四阿哥这个先例,五阿哥、七阿哥、八阿哥被封为贝勒,特别是八阿哥,十七岁的贝勒就显得不那么出彩了。

    除了四阿哥让人册封,惹得众人猜测莫名,还有便是九阿哥跟十阿哥了。这两位连嫡福晋都未有,居然也被册封为贝子。

    虽然是最低等的爵位,代表的是皇上的认可。消息传下来,宜妃跟贵妃高兴的合不拢嘴。

    而后她们一打听,原来是太子从中斡旋,给九阿哥、十阿哥说的情,才有了这次册封。两人当即让小厨房做了一桌子菜,以选秀为名,请了太子妃前来。

    贵妃那边还没什么,毕竟是自幼相熟的,看着笑靥如花的宜妃,石姝瑶有些许的不自在。她摆手,“宜妃娘娘这就客气了,我听太子说这次江南之行八弟跟九弟也帮了不少忙。九弟虽然跟八弟差了两岁,同样的功劳没道理有八弟而没有九弟的。”

    “都是九弟自己赚来的,皇阿玛心里都记着呢,太子不过多了句嘴的事儿,哪里当得起宜妃娘娘的感谢。”

    石姝瑶话里话外都是九阿哥自己的功劳,与太子无关。

    宜妃听的是心花怒放,不过该说的她还是要说:“太子妃这话臣妾就不爱听了,老九什么性子,我这做额娘的能不知道?皇上是他阿玛,也了解他。”

    “我敢说,这次若没有太子,皇上绝对不会想起他。”

    九阿哥虽然是她的亲生儿子,但这事儿也不能怪皇上,谁让老九他‘不务正业’呢。

    堂堂皇阿哥喜欢什么不好,偏偏喜欢黄白之物。

    皇上不生气她已经烧高香,哪还指望能给老九封爵。

    宜妃早就想好了,横竖还有老五和她在,即便老九最后仍是个光头阿哥,日子也不会难过到哪里去。

    现在老九被封爵,那简直是天上掉下的大馅饼。

    太子的这个恩情,她得记着。

    “宜妃娘娘这话,我就不爱听了,九弟不过爱好与旁人不同,其他哪里差了?我在毓庆宫斗听说,九弟喜好发明,他发明的东西连工部都称赞有加。”

    “其实要我说,爱好黄白之物也没什么不对。您就说吧,世人谁能离得了这金银珠宝?太子常说,九弟那是真性情,他这性子定是随了宜妃娘娘您。”

    “不像有些人,心里明明想要得很,面上还得装出个淡泊名利来。”

    石姝瑶明明没指名道姓说谁,听在宜妃耳朵里就像在说四阿哥。四阿哥是德妃的儿子,她间接说的那不就是德妃。

    宜妃跟德妃出了名的不对付,太子妃先说老九像她是真性情,又说德妃表里不一,她能不高兴。

    宜妃这人有一样好,谁得了她欢心,她就真心对谁。就像现在,太子妃句句说在她心坎里,宜妃不仅让小厨房做了一大桌子石姝瑶爱吃的菜,临走还送了她一匣子珍珠。随她磨粉还是镶嵌。

    宜妃常年的圣宠,两个儿子又孝顺,加上每年郭络罗家的孝敬,她手头的资产可比德妃强太多。

    这一匣子珍珠换做德妃必定要心疼好一会儿,宜妃只嫌弃不够,若非石姝瑶推拒,她能再来两匣子。

    老九跟老十得封贝子的事儿传了出来,四阿哥封郡王的事儿自然也会跟着传出来。

    消息传到石婉淑耳朵里,她并未领情,而是赏了带话的人两棍子。

    “旁人胡说八道也就算了,你身为雍郡王府的奴才也跟着胡说。四爷能得封郡王,那是他的能耐,是他用功劳换来的。”

    “太子?谁不知道太子心胸狭隘,他不打压四爷就不错了,还会给四爷邀功?”

    “呵,搭眼就能瞧出来的谎言,你还来说与我知道,你安得什么心?”

    她是过来人,知道四阿哥会在今年被晋封。上辈子四阿哥得了个贝勒,这辈子好不容易得了江南的差事,还漂漂亮亮的完成。她就猜测会不会与前世不同。

    为了四阿哥,这段时日她没少让人在京城散布消息,宣传四阿哥的功绩。

    四阿哥被封郡王,如果真有人要领这个功劳,她觉得非她莫属。什么时候落到太子头上。

    哼,这太子还真是一点也没变,就知道强弟弟的功劳。

    不过这辈子有她,太子不会如愿的。

    石婉淑怕是不知,皇上在很多达官贵人家都安插有探子,包括四阿哥府也有皇上的人。她的这番话传入乾清宫,气的康熙砸了桌子上的端砚。

    石婉淑自认做的隐秘,实际上康熙对她前段时间所为一清二楚,不过是体谅她怀着皇嗣不与计较。而今她又这般诋毁太子,康熙能咽的下这口气。

    “梁九功,传旨,德妃御前失仪罚俸半年,把她手里的宫务暂时交给、交给宜妃处理。佟嫔德行有亏降为贵人,佟庶妃温顺纯良、秀外慧中晋封嫔位,封号顺,住承乾宫主殿。”

    “雍郡王福晋怀有皇嗣,为有功之臣,特免去其入宫请安,直到生产为止。你顺便让人把老四福晋说的话透露给老四知道。”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老四福晋说的那些话已经被旁人传了出去,他再让人传给老四知道,也不怕老四怀疑。

    石婉淑的处罚那是活该,德妃跟佟嫔,哦不,现在是佟贵人了才真是无妄之灾。特别是看着一直被自己压制的妹妹升了嫔位,住进自己的寝宫,佟贵人的心情可想而知。

    此时的她哪里还记得石婉淑的‘救命之恩’,她没掐死对方已经是好的。

    德妃同样如此,她虽然没有被降份位,到手的宫权却没了,关键皇上给谁不好偏偏给了宜妃,她用脚指头想都知道宜妃会怎么笑话他。

    因为这个,德妃被气的头风病都犯了。

    只可惜皇上把石婉淑禁足雍郡王府,不然她非得从石婉淑身上找回来不可。

    祸不单行说的大概就是石婉淑吧。

    六月,太医院照例去给宫妃、皇子福晋请平安脉,太子妃石姝瑶被确诊为双胎。与上次的龙凤胎不同,这回她脉象一样强劲,太医说很大可能是俩阿哥。

    这可把毓庆宫的人给高兴坏了,太医前脚刚踏出毓庆宫的大门,后脚就有人去乾清宫等地报喜。

    给宫里的贵人们请完脉,太医便去了宫外皇阿哥府邸。因着四福晋和五福晋有孕,去她们府上的太医正是给石姝瑶看诊的钱太医。

    钱太医先去的是四阿哥府。

    刚刚诊断出太子妃怀了俩阿哥,钱太医心情格外舒畅,因为他清楚皇上跟太子给他的赏赐绝对不会少。

    只是,出宫之前他有多喜悦,此时随着给四福晋诊脉他的表情就有多错愕。

    因为,他居然发现四福晋的脉象不对。

    她,好像并没有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