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0章 为爱努力说服皇上的太子

    胤礽二话不说把胡家给办了。

    那胡家老太太还让人写信给石家二伯,想让他帮忙说说情,还说什么日后一定会‘孝敬’他。

    他理都没理。别说抬抬手,胤礽当众把来说情的石家二伯给训斥一顿。

    后来还让老五专门去调查石家二伯,看看他有没有违法乱纪。

    即便调查结果显示对方安分,他还是罚了对方半年俸禄以儆效尤。

    胤礽敢说,他从未因为太子妃对谁宽容过,不但如此,对石家和其姻亲他还十分严厉。别人做错事给以两倍的惩罚,到了他们身上至少五倍、十倍。

    感情是感情,责任是责任,太子分的清清楚楚。

    康熙皱着眉头,面色平静的让人看不出心中所想,他伸手拉起胤礽,责备道:“你看你,朕还没说什么呢,你就噼里啪啦说了一通。”

    “她就那么好,好到让你跟皇阿玛顶嘴了?”说到这里康熙有些反酸。

    他也说不好自己到底是因为爱新觉罗家的‘诅咒’多一些,还是儿子对儿媳妇比对他好更难受一些。

    胤礽顺势起来,察觉皇阿玛语气比之前平静,他也放软了话语。

    “儿臣也说不上来她好不好,只是儿臣觉得跟她在一起很轻松。就感觉儿臣在她眼里从来不是什么皇阿哥、太子,只是个普通人,是她的丈夫。”

    “或许是见多了谄媚之人,她这样到让人觉得新鲜。大概就是新鲜着新鲜着,忽然就放不下了。”

    “再说她可是给儿臣生了三个儿子的。”

    在皇家是有生育之功的,比如荣妃、再比如德妃跟宜妃。

    荣妃就是因为肚皮争气,给皇家生了六个子女,这才能一路高升坐到妃位。

    还有德妃。谁人不知皇上对后妃吝啬,后妃晋封都是一波一波,还得是老资历。可德妃就是有本事让皇上破例。

    十七年生了胤禛,十八年就被晋封为德嫔。十九年生了胤祚,二十年又晋封德妃。

    这里头可能有皇上对她的喜爱,但最多的还是她能生。

    果然,当胤礽说出三个小阿哥,康熙更加沉默。

    胤礽心说有门。他按耐住欣喜,继续道:“儿臣想皇阿玛当初给儿臣选了石氏,那肯定是看好她,也有准备让她的儿子继承儿子的一切。”

    “她肚皮儿也确实争气,两胎就给生了仨儿子。这仨小子您也看见了,个顶个的聪明,特别是弘曦,小小年纪就很有长兄风范,一举一动皆透露着贵气。”

    “您自己不也说,对弘曦很满意么。”

    “再则,石氏如今还不到二十岁,太医也说她身体很好,想必也还能再生。”

    “大哥家只有一个弘昱,老三家现在连带着庶出也才仨儿子,还有老四,俩个庶出。儿臣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那都完胜兄弟们。”

    别的胤礽不敢说,论福晋跟儿子,他从没怕过谁。在他心里,这些兄弟所有的福晋、儿子加起来都不如他。

    太子妃身体健康,他自己也一直有习武、养生,身体十分之好。现在他们就有三个儿子,他相信将来只会更多。

    康熙噗嗤笑了出声,他虚点了胤礽的额头一下,“你啊,还说不是在给石氏说好话。”

    他刚开始是生气的,后来顺着胤礽的话一想,觉得他说的也对。

    他选择石氏做太子妃,确实也有想过将来让石氏的儿子做太子。现在弘曦很好,诚如太子所说他也不会缺儿子,女人的多少也确实没那么重要。

    不过,

    “那些大臣呢,自古以来男人都是三妻四妾,我看他们不会罢休的。”

    这算是他对胤礽的考验,如果胤礽能说服那些大臣,他便不会在逼迫胤礽纳妾,如果不能,那无需他多言,胤礽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做。

    只听胤礽冷笑,“皇阿玛,他们不罢休为的是什么?您觉得他们真的是为了大清着想?”不等康熙回答,他自顾自道,“说白了,他们为的不还是他们自己。”

    他不纳妾,那些人怎么把女儿送入他的后院。女儿不嫁入皇家,不能给太子生儿育女,他们怎么好搏一搏做这个天子外家。

    瞧瞧佟家就知道,早前默默无闻,直到今上登基,才开始崭露头角变得不可或缺。

    有佟家的先例在,谁不眼热?

    “皇阿玛您难道就没发现,今儿个上折子的都是咱们满人,反倒是那些蒙军旗和汉军无动于衷。”

    蒙军旗那边是因为他们知道,宗室不会允许皇家在出现有蒙古血脉的皇帝,他们争了也没用。得罪太子跟太子妃不说,还给他人做嫁衣。大风小说

    汉军那头是同样的道理。大清到现在,好歹还有蒙古血统的阿哥做了皇帝,但汉人血统的,一个也没有。

    表面上大家喊着满汉一家,实际上在满族人眼里,汉人终究是低人一等的。汉人女子可以做后妃,她们生的孩子可以做王爷,唯独不可能做皇帝。

    有资格参加早朝的都是有权有势身居高位的官员,一个亲王位他们可看不上。

    既然开了头,胤礽索性把事情都摊开了讲:“后院多一个女人不仅仅是多一张吃饭的嘴那么简单,还有她们背后的势力,为了她们必定会明争暗斗。到时候皇家被他们弄得乌烟瘴气,兄弟之间反目成仇。”

    “反倒是同一个爹娘生的,即便是争斗也有顾忌,鲜少会出现你死我活的场面。”

    “再者说,都是一个爹娘生的,自小一起长大,兄弟之间的感情也好培养。”

    胤礽说了很多,说的口干舌燥。

    说这么多,他只有一个意思,那便是娶一个比弄很多女人好处要大很多。

    康熙摆摆手,长叹道:“罢了,朕说不过你。既然这是你的选择,朝臣那边你自己去搞定,朕不会过问。”

    “不过有一点,若你不能搞定他们,那就按照规矩纳人。”

    到底是自己从小养大的儿子,康熙对他比对其他儿子多了容忍和感情。他皇阿玛当年的情况还历历在目,康熙也怕把儿子逼急了,儿子做出不理智的想法。

    他永远都忘不了先皇刚过世那段时日,太皇太后强颜欢笑,身体肉眼可见的垮了下去。他清楚的看到太皇太后眼中的悔恨,她似乎在后悔当年对先帝逼迫太过,不应该阻拦他跟董鄂氏。

    还有他皇祖父,也是在宸妃没了之后,不久于人世。

    康熙不敢赌,他已经失去了发妻,他还怕白发人送黑发人。

    人心都是偏的,尽管康熙对其他儿子都不错,但在他心里,这些人加起来也比不过一个太子重要。

    他,怕自己承受不住失去太子的痛楚。

    胤礽恭恭敬敬给康熙磕了个头,“儿臣多谢皇阿玛。皇阿玛,纵观汉人的历史,也不是没有只娶一个皇后的,他们都能把国家管理的井井有条。儿臣自认自己不比别人差,他们能做到,儿臣相信自己也能做到。”

    胤礽这段时间可没闲着,为了能说服皇上,他翻了不少书,查找了不少资料。

    远的不说,前朝明孝宗朱佑樘一辈子就娶了一个。关于明孝宗,即便是皇阿玛也曾夸赞过的,说他是个好皇帝。

    他们满人不是看不起前朝人么,明孝宗都能做好,他胤礽自然也能客服困难,拿到自己想要的。

    有了康熙的许诺,胤礽这一日都处在兴奋之中,好不容易熬到傍晚,他迫不及待回毓庆宫去跟太子妃分享这个好消息。

    太子在忙着跟康熙据理力争,石姝瑶也没闲着。

    朝堂上发生的事儿早就由裴安年告知于她,石姝瑶当即就让人把李佳氏喊了来。

    对方刚进屋,石姝瑶便是一声厉喝:“跪下。”

    李佳氏不明所以,却还是在石姝瑶凌冽的眼神中跪了下来。

    石姝瑶道:“李佳氏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给本宫泼脏水。你们李佳氏一族想要往毓庆宫送人,本宫无所谓,只要你们能说通皇上跟太子,本宫欢欢喜喜的把人给你们迎进来。”

    “你身体到底怎么回事,你我心知肚明,可你千不该万不该,把这件事扣在本宫头上。”

    “本宫对你们宽容,是您在大家都是女子,都不容易。若你因此觉得本宫好欺负那就错了。”

    别看石姝瑶长得脸嫩,发起火来还是很有威严的。

    李佳氏当即磕头道:“太子妃息怒,臣妾绝对没有这个意思。是,是臣妾的娘家误会了。您也知道皇上亲自下的封口令,这件事儿臣妾便没有跟娘家细说,哪知她们……”

    到了这个时候李佳氏还在狡辩,石姝瑶直接一盏热茶砸了过去。

    “照你的意思,这件事闹到现在还得怪皇上喽?”

    “皇上是下了封口令不允许大家到处宣扬,可你轻车都尉府是真的不知情?”

    当日皇上让五阿哥跟七阿哥去查这件事,轻车都尉舒尔德库可是从旁协助的。若说别人不知道真相,石姝瑶信。

    李佳氏一族……

    不想与她多做纠缠,石姝瑶直接道:“李佳侧福晋以下犯上,冒犯本太子妃,抄写宫规三遍,罚俸三年以儆效尤。”

    “另外,收回李佳侧福晋的所有优待。”

    都是女人,石姝瑶从未想过为难她们,但凡做点什么都会让人给她们也送一些。这其中有很多并不在侧福晋的份例之中。

    既然李佳氏不知道珍惜,她又何必出力不讨好呢。

    就让李佳氏看看,得罪了她,在毓庆宫会是什么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