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1章 贺礼,万众瞩目

    中秋宴会开始之前,皇阿哥们照旧给康熙送礼。

    胤礽作为太子,当仁不让是第一个献礼的人,他对着裴安年挥挥手,裴阿年双手捧着一把两三米长、有些破旧的伞走了上来。

    看到这把破伞,除了少数几个知情人外,其他人一头雾水,直郡王更是毫不客气的当即笑出声来。“太子,你若是没银子给皇阿玛置办贺礼,可以找大哥我啊。都是兄弟,大哥我一定不吝啬对你的资助。”

    没理会他的嘲讽,胤礽指着裴安年手中的伞说道:“皇阿玛,这并非是儿臣送给您的中秋贺礼,而是怀来县那些幸存下来的百姓送的。”

    他走上前与裴安年合力打开那把打伞,只见伞面上密密麻麻都是字。那些字大都歪歪扭扭、奇丑无比,有好多还是错别字,一看就知道是不懂书法的人写的。

    除了人名,正对着康熙的伞面上还写着‘大清长存’、‘万寿无疆’等字样。这些字就不是那些名字能比的,每一个字体都端方优雅。

    胤俄上前帮忙稳住成开的大伞,胤礽介绍:“皇阿玛请看,这上面的名字全是他们亲笔所写。怀来县的百姓大都不识字,但是他们赶紧皇阿玛,空闲的时候就请教那些读过书的童生、秀才。”

    “整个怀来县人口二十又三万,这次受灾百姓达到半数以上,其上有人名十万一千二百一十六人。”

    “所有在此次灾情中存活下来的人都在上面留了字,包括孩童。”

    有的孩子年岁小还不会写字,要么是他们的父母抓着他们恶毒手书写,要么是请了会写字儿的读书人帮忙抓着他们的手书写。

    大伞是怀来县的手艺人耗时数日一点一点做出来的,伞面是布庄掌柜们拿出来的纯白棉布、里面的竹篾也是怀来县的百姓去山上砍了竹子,一点点打磨出来。

    至于‘大清长存’、‘万寿无疆’几个字,则是怀来县的读书人共同推举出来学问最高、写字最好的人提的。

    胤礽没有说谎,这上面每一笔益华,一个细节都是他们对皇上的感激。

    都是朴实的百姓,又刚刚遭了灾家中没什么能拿出手的东西,他们只能以此来表达对皇上的感激与热爱。

    康熙眼眶湿润,他哈哈大笑,“好,好,好啊,这是朕有生以来收到最好的贺礼。怀来县的百姓有心了。”

    康熙亲自走下来,从裴安年手里接过大伞。

    “太子做的不错,大清有你这样的太子,国之大兴。胤裪跟胤俄也很好。”

    他心中无比清楚,假如不是太子他们亲自去赈灾,真的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也不会有今日。

    欣慰的目光看向胤俄与胤裪,又扫过站在胤俄旁边的胤禟与胤禩,他面上的笑容淡了下来。

    都是他的儿子,比起胤俄跟胤裪,胤禩就差的远了。

    胤俄这样粗枝大叶的都知道给他分担,胤禩两口子只知道往自家搂银子,借机敛财。

    郭络罗氏并未隐藏自己的行迹,康熙想不知道她的作为都难。就像石姝瑶猜测的那样,得知郭络罗氏的作为,康熙气的不轻,连带着对胤禩又厌恶了几分。

    康熙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他让裴安年又拿出一卷经书,“皇阿玛,这个是儿臣亲自抄写的《金刚经》,已经在昭化寺供奉了七七四十九日,。之后儿臣每日诵读,也有月余。”

    “本来,儿臣是打算读满百日的,结果怀来县出事。不过,后面的日子太子妃已经帮儿臣双倍补上了。”

    “儿臣回去再写一本经书,这回儿臣一定诵完百日。待年底再送给皇阿玛,祝阿玛万寿无疆。”

    “祝皇上万寿无疆,”胤礽跪下道贺,在场的所有朝臣、命妇也跟着跪下喊唱。

    “好,好,”康熙亲自把太子扶起来,“太子跟太子妃有心了,这份贺礼,朕很喜欢。也是朕收到最好的礼物之一。”

    明霞从太子身后探出脑袋,“皇玛法,皇玛法,还有我们。我跟大哥还有弟弟们也给皇玛法准备了贺礼。”

    康熙一把把她抱起来颠了颠,“哦?那明霞说说,你们给皇玛法准备了什么贺礼?”

    胤礽伸手要把明霞接过来,“皇阿玛,明霞越发沉重了,还是让儿臣来吧。”

    明霞是三十五岁生辰,今年六岁。她自幼吃的好、喝的好,还有石姝瑶时不时从璇珠那里弄点丹药给她补身体。

    她体重比同年的弘昱沉了近二十斤,达到六十斤的重量。

    别说康熙已经不年轻,即便是胤礽抱一会儿都会觉得手臂发沉。

    康熙躲了过去,“怎么?看不起朕,觉得朕老了?别说明霞才六十斤,就是再多六十,朕也能抱得动。”

    明霞却道:“皇玛法,您放明霞下来吧,明霞还要给您拿礼物呢。”

    康熙抬头看了一眼跟在胤礽身后的几个小豆丁,想了想还是把人给放了下来。

    太子儿子虽然多,大都年幼,弘晏跟弘晀稍微能帮点忙,弘琨哥仨不捣乱就不错了。这样一想,六岁的明霞挺关键。

    这会儿,弘曦已经回来了,他手里拿着一卷画卷。明霞过去帮忙,兄妹俩一起把画卷打开。画卷缓缓在康熙面前展开。

    只见画卷最上方写着几个大字‘最爱的人’。下面画的则是康熙、太后、贵妃、十阿哥夫妻还有太子一大家子。

    太后也走了下来,她指着其中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道:“这画的莫不是哀家?”

    弘曦羞涩的笑笑:“嗯,老祖宗,是不是弘曦画的不像。”

    这幅画说是他们几个兄弟、妹妹一起画的,弟弟们年纪还小,除了寥寥几笔,大部分还是他跟明霞一起完成的。

    恰好,其中太后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太后神情有些激动,她笑道:“像,真像。皇上,哀家……”

    康熙知道太后想说什么,只是这幅画他也很喜欢,他有些不想让给太后。

    弘晏开口:“老祖宗,这个给您。”他手里同样拿了个画卷。

    太后下意识接过来,打开后发现居然是一模一样的画卷。弘晏解释:“都是我们喜欢的人,怎么能少的了老祖宗呢。”

    他们聪明着呢,中秋佳节给皇玛法准备了礼物,当然也会给太后准备。他们从不会厚此薄彼。

    “真是好孩子,都是好孩子。明儿跟你们额娘去找老祖宗,老祖宗也有不少好东西,随便你们挑。”

    他们这边其乐融融,就好像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一家人,其他人都是陪衬。心态平衡的还好说,像直郡王和八贝勒这种有些偏激的则很是不忿。

    直郡王双眼涌现嫉妒的怒火,他忽然开口打断这画面,“皇阿玛,儿臣也给皇阿玛准备了贺礼。”

    康熙这才让梁九功把画卷收起来,他平淡的看向胤褆,“你准备了什么?”

    有太子一家子的珠玉在前,康熙对其他人的贺礼并不是很感兴趣,不过他还是让其他人都展示一番,照旧给出夸赞。

    一直到八贝勒胤禩这里。

    胤禩送的是一块长约半米、白中透绿的白玉。这种色泽的白玉本就是珍品,它的长度让它在此基础上又珍贵了几分。

    这块玉是他费尽心思得来的,其珍贵程度在所有人当中都属翘楚。

    胤禩觉得,就算他比不过太子,比起其他人来也应是绰绰有余。哪知康熙看过之后表情比面对打扰他的大阿哥还要冷淡。

    他甚至一句话都没说,只点点头就看向后面的胤俄。

    嗯,没错,就是看的胤俄。因为胤禟一直跟在老八后头胡闹,现在他已经把对方彻底无视了。

    胤俄挠挠头,他推了推胤禟,“九哥,该你了。”

    胤禟看了胤禩一眼,随即深呼吸,把自己的贺礼奉上。

    他的贺礼同样珍贵,只是比他前头的老八要略微差一些。同样的他也没得到皇上的称赞。

    反倒是他后面的老十,送的贺礼不如他们,却得到了皇阿玛的夸赞。

    胤禟心情很不好,心情更不好的则是坐在台上妃子之间的宜妃。

    她早看出皇上对八阿哥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很不满,她也劝过老九别在继续跟在老八后头胡闹,可惜老九就像是被人下了降头似的,愣是不听。

    瞧瞧,现在被皇上给记上了吧。

    当着诸多朝臣的面被皇上冷落,他们日后的路真的能如老九说的那样顺畅?

    要宜妃说,太子上位也没什么不好。

    太子妃的额娘出身钮祜禄,她家跟钮祜禄家有联姻,天然的盟友。看看十阿哥,人家不就搭上了太子这条船。

    还有十二阿哥,这回也得了皇上的夸赞。

    皇上明显的偏心所有人都看得出来,不少大臣心思浮动起来,在心里开始衡量些什么。直郡王与胤禩尽管心里不服气,面上也不曾多说什么。

    直郡王的不忿直接摆在脸上,胤禩、胤禩仍旧如以往面上挂着温和的笑,只是若仔细看就能看到,他这笑容里带着苦涩与伤感。

    那笑容好似在问:皇阿玛您为何不喜欢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