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8章 竟还有旧仇

    从慈宁宫出来,石姝瑶直接回了她在行宫的住所,半日不见弘琨,她很是担心。

    确认弘琨哥仨有老实的在宫里玩耍,她长出一口气。

    而后她对着忙完的谭嬷嬷招手,“嬷嬷,你在盛京可有认识的人?”

    谭嬷嬷摇头,“奴婢是京城人士,在盛京并无熟人。不过,这行宫的奴才跟咱们宫内不能比,嘴巴大都不严,您想要打听什么事儿,只需要使些银子,说不定就能打听出来。”

    石姝瑶犹豫片刻,叹道:“算了,我只是想知道端敏公主是不是真的不大好而已。”

    今日请安,端敏公主没来,她好奇的问了达尔罕王福晋几句,得到的答案是对方身体不适,不能前来。

    端敏公主年岁比皇上还大,她生病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只是她偶然发现太后对此似乎并不着急,这才觉得怪异。

    太后一生无子,她最疼爱的就是端敏这个养女兼外甥女。太后年纪大,她的亲人也死的差不多,仅剩与她关系亲近的就是宫里的淑惠太妃以及端敏公主两人。

    特别是端敏,因着她和亲蒙古,常年见不着。按理得知她生病太后不应该如此冷淡才对。

    哪怕当初因为端敏口无遮拦得罪了皇上,也不该如此。

    端敏的性子她是领教过得的,早前端敏又惦记过明霞,甚至跟老四还有些关系。在京城端敏都这般嚣张,如今来了盛京,在端敏的地盘,她担心这位又出什么幺蛾子。

    这才想着让人去打听打听。

    谭嬷嬷的话,又让她打消了这个念头。

    如果宫里的人嘴巴不严格,那还是算了。先不提他们会不会知道端敏的事儿,她自己也不想惹事上身。

    随即,她又道:“对了,我记得咱们有带些贵重药材,你去挑几支人参出来,让安长平送去端敏公主府。就说是本宫跟太子孝敬她的。顺便让安长平瞧瞧看她是真病还是装病。”

    这次出京,太子照旧带着裴安年,石姝瑶除了谭嬷嬷、赵嬷嬷外也带了安长平和几个小太监出来。

    这些小太监就是负责在外行走的。

    安长平是自己人,她信得过。他本人也是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主,只不过因为有裴安年在,很多人下意识会忽略他,觉得他不如裴安年。

    实际上,毓庆宫三大总管各有所长、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物。不过是裴安年岁数最大,优先跟着太子,太子用顺手罢了。

    真要比较,三个人也分不出个高低来。

    把事情交给安长平,石姝瑶很放心。

    她自语:“我不怕她真的生病,就怕她憋着坏想要对付我呢。”

    端敏公主的性子睚眦必报,当初她离开京城的时候,石姝瑶就发现她看向毓庆宫方向的眼神里带着狠厉。

    她不知道如今端敏是怎么想的,是否还因为当初记恨他们。让人去探查一二,没事还好,如果有事儿,她还能提前做个准备。

    谭嬷嬷很是赞同这句话,她道:“太子妃所言甚是,奴婢记得当初皇后娘娘还在的时候,端敏公主就是如此放肆。”

    “您知道的,皇后娘娘出身下五旗,因管过内务府的关系,还被鳌拜称为‘满洲下人之女’。因为这事儿让皇上恼恨许久,连带着对鳌拜也越发憎恨。”

    “宫里边谁敢当面说皇后娘娘这话,偏她就敢。”

    众所周知,端敏公主看不上当今皇上,她更看不起‘满洲下人之女’的皇后。对待皇上她还会敷衍着行个礼,说几句软话。对待皇后那真是毫不客气。

    端敏公主在京城住着的时候对着皇后呼来喝去、阴阳怪气那都是常有的事儿。为此太皇太后没少训斥她。

    她表面上答应的很好,背地里变本加厉起来。

    有一年深秋皇后落水,对外说是自己不小心,其实就是她的功劳。是她怀恨在心推了皇娘娘。

    石姝瑶倒吸一口凉气,“竟有这事儿?她如此大胆皇额娘就没跟皇阿玛或者太后说?”

    谭嬷嬷苦笑,“怎么说?当时并没有外人可以作证,讲出来说不定还会被对方反咬一口,娘娘她也只能吃这个哑巴亏。”

    皇后娘娘生完承祜阿哥后肚子一直不见动静,太医说是宫寒,谭嬷嬷一直觉得都是因为端敏公主。若非她推了皇后落水,皇后又怎么会得这样的毛病。

    且,自那以后,皇后的身体就不太好。若不然也不会在生太子的时候难产而亡。

    石姝瑶用力抿了抿唇,她小声道:“这事儿太子他知道吗?”

    谭嬷嬷迟疑许久,摇头,“奴婢不清楚。皇后娘娘曾交代不让奴婢告诉太子,那时候太子也还年幼,奴婢怕太子知道沉不住气,就一直没说。”

    太子小的时候她怕太子藏不住事儿没开口,等她想要开口的时候已经被凌嬷嬷排挤的进不了太子的身。

    所以,她也不清楚太子到底知道还是不知道。

    她想,应该是不知道的吧。凌嬷嬷那人比她还欺软怕硬呢。她敢得罪端敏公主才怪。

    石姝瑶冷着脸,“如此说来端敏公主跟咱们还是有着世仇呢。”

    谭嬷嬷擦擦眼角的泪水,“谁说不是呢,她那人最是心肠狠毒了,奴婢也担心她憋着坏想要对您不利。”

    “不过,她毕竟是太后的女儿,奴婢担心您若是跟她对上,会伤了您跟太后之间的感情。”

    皇上不厌恶端敏公主吗?肯定也是厌恶的恨不得对方去死。只是端敏如今的身份还有太后让他不得不顾忌而已。

    石姝瑶道:“那就等太子登基之后再清算呗,不是有句话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嘴上说着暂时不动她,石姝瑶在心里已经琢磨开了:假如端敏仍旧敢打明霞的主意,她就新仇旧恨一起算。

    想让一个人神不知鬼不觉的消失,她有的是法子。

    如今端敏不在行宫,她的事情暂且放在一边,石姝瑶重心还是放在后日的狩猎上。

    今日,当着太后的面已经有蒙古贵女跟她发出挑战,她也已经应下,只等着后日狩猎见分晓。

    贵妃见石姝瑶牵着几个小的过来,对着她招招手。

    “你今日不是要跟那群蒙古夫人比试,弘晏几个就交给我吧,我保管给你照顾的妥妥帖帖。”

    今日太子也要上场,不能照看弘晏、弘晀哥俩,石姝瑶就把几个小的全部带在身边。弘曦年纪虽然也不大,他是学过骑射的。

    他与弘昱、明霞、一些年纪相仿的蒙古世子、王公大臣家的孩子在一起,双方同样约定了要比赛。

    剩下弘晏几个就需要她好好安排。正好贵妃开口,石姝瑶毫不客气的就把人扔给她,“那就先麻烦小姨了。一会儿我额娘也会过来,你们一起也能说说话。”

    五个孩子当然不能都扔给贵妃一个人照顾,石姝瑶早就跟她额娘说好了,让她额娘帮忙的。

    没一会儿,太后身边的嬷嬷也来了,为的也是弘晏几个的事儿。

    石姝瑶道:“太后娘娘身体没问题吗?弘晏几个身边不用担心,有那么多奴才呢,再说我额娘跟贵妃娘娘都在,出不了差错。”

    太后毕竟上了岁数,一路舟车劳顿难免疲惫。到了盛京她也没来得及休息,接见了不少的贵妇,脸上的疲劳肉眼可见。

    此时刚好,别人都去狩猎,她落得清净,也能好好休息。所以,石姝瑶才没想过让太后帮忙。

    嬷嬷道:“太子妃放心,太后娘娘休息的差不多了。她老人家的脾气您也是知道的,放任她自己待着又该觉得寂寞,有几位小阿哥陪着刚好。”

    贵妃开口:“既如此,那就把弘晏、弘晀送过去吧。我跟堂姐照看弘琨哥仨。”

    弘晏、弘晀年岁大一些,能听得懂人话,不像三个小的,话都说不利索。特别是弘琨,这小子跟老十小时候一样,皮的很,稍不注意就能跑不见。

    让太后看着他才是给太后找麻烦。

    石姝瑶无有不应,她又仔细的交代二人,让他们好好听话,嘱咐照顾哥俩的嬷嬷、奴才几句,这才亲自把人送到太后手里。

    “老祖宗,这俩皮猴儿就交给您了,若是他们惹您生气随意您打骂。”

    太后嗔怪的看了她一眼,“哪有你这样当额娘的,咱们弘晏、弘晀多好的孩子,你还嫌弃上了。”

    “人交给哀家你放心。今日狩猎你也无需客气,有多大本事就使出多大的能耐来,正好也让这些蒙古部落看看咱们未来国母的风采。”

    石姝瑶深深吸气,她用力点头,“皇玛姆您放心,孙媳尽量给您打个漂亮的仗回来。”

    太后虽说是蒙古人,科尔沁的心是向着大清的。蒙古将近五十部落,并不是所有人都跟科尔沁一样。

    对太后来说,她与大清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贵妃想要留下来陪太后,被太后一道儿给赶走了。

    “哀家这有什么好陪的,今日狩猎,哀家不出面你这个贵妃若是再不出面,别人怎么看咱们。都快走吧。”

    太后明白贵妃是好意,她同样也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跟太子妃、宜妃一样面对她的时候能放得开。

    更别说一会儿太子妃的额娘还要来。

    与其大家在一起干巴巴的说着话,还不如各玩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