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8章 ‘劫’贡品

    他若是不要吧也不好。长者赐不可辞,九叔跟他阿玛又没有彻底撕破脸,皇玛法就喜欢看‘兄友弟恭’,他不要就是不给九叔面子。他九叔还不高兴。

    弘琨‘依依不舍’的把玉扳指还回去,胤禟脸拉下来,他对着弘喜训斥,“弘喜,你怎么回事,规矩呢?弘琨是你哥,他的名讳岂是你能直呼的?当真是被你额娘给宠坏了。”

    “你现在立刻给我回去抄写《孝经》一百二十遍。”

    胤禟很重视脸面,特别是太子还用似笑非笑的眼神看着他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脸都让弘喜给丢尽了。当即不管不顾的开始惩罚他。

    弘喜大吼,“阿玛,我才是您儿子。您凭什么罚我?”

    他不知道自己阿玛是觉得被落了脸面,只觉得他阿玛是因为弘琨告状,弘喜觉得自己委屈极了。

    弘旻一直不断地翻着白眼,他心说,就这样的蠢货他都能玩死对方,谁给他的勇气一直找小六麻烦?

    九叔也是,背地里被人称之为‘毒蛇九’,据说有一百二十个心眼,可惜生个儿子满脑袋草。

    胤礽转了转手里的扇子,不走心的劝道:“九弟,弘喜还小,有情绪是正常的,你说两句就得了,抄书就算了。”

    “再者我觉弘弘喜说的也没错,你才是他的阿玛,最应该疼他才对。”

    他半眯着眼睛,从缝隙中露出锋芒。

    不止弘喜不高兴,他对老九总是给弘琨东西也很不高兴。怎么的?弘琨是他的儿子,老九这般殷勤是觉得他会亏待自己的儿子不成?

    若老九没儿子,他也就不说什么了。现在老九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还不止一个。却还对他的儿子献殷勤就有些过了吧?

    挤兑完老九,胤礽招呼一声,“孩儿们,走,阿玛带你们拿好东西去。”他已经远远看见蒙古大臣拉着东西过来了。

    弘琨当即欢呼一声,“阿玛,我别的都不要,只想要黄金白银。”都说进贡的都是奇珍异宝,里头应该也有金银吧?

    弘琨有些不确定的想。

    胤礽很痛快的答应了,“没问题,一会儿里头的金银都给你留着。”这个他倒是能做主。

    太子知道,近些年番邦进贡所有金银之物,皇上都给了弘琨。即便这次他拉到皇阿玛那头,皇阿玛转身也是给弘琨。

    胤礽不是弘琨,他知道像这种贡品里头黄白之物反而是最少的,与真正的宝物相比较,根本不值一提。

    弘喜本来想走的,看到太子带着人往外走顿住脚步,他歪着头,“阿玛,他们去干嘛啊?”

    胤禟紧紧皱眉,他犹豫片刻道:“走,过去瞧瞧。”

    那边,他似乎看到有一群人拉着马车过来了。

    胤礽与弘曦几个带着侍卫与送礼的队伍相隔几米就停了下来。对面打头的人看到他抬起手让队伍停下,他自己翻身下马过来给胤礽请安。

    “臣乌尔衮见过太子殿下,殿下万福。”他说着就要拜下来。

    人跪到一半就被太子拉住,“郡王一路辛苦,你们把东西交给孤,就去休息吧。”

    他说着就准备让人接手贡品。后头赶来的胤禟大声喊:“太子殿下,您这是要做什么?”

    恰好直郡王等也从营地出来,听到胤禟的喊声,他想也没想就走了过来。

    把贡品直接给太子一家是康熙临时起意,因而并未通知乌尔衮等人。乌尔衮是荣宪公主的额娘,从荣宪公主那里他知道太子十分得皇上看重,听闻太子的吩咐,他问了句:“殿下,这可是皇上的意思?”

    乌尔衮心想,只要太子说是,他就交接。

    胤礽并未回答,只是点了点头。乌尔衮很痛快的回答:“臣明白了。”说着他挥挥手就准备把东西给太子。

    队伍里出来个人,他质问:“郡王,您这般做不妥吧?”他对着胤礽拱手,语气颇有些不客气,“敢问太子殿下,您说这是皇上的意思,可有手谕?”

    他梗着脖子,坚定的说:“如果没有,请恕臣等不能把东西交给您。”

    “这些都是我蒙古部落精心准备给皇上的贡品,我等被选拔作为护送人员,必须要保证东西全须全尾的送到皇上手里头。”

    站在他的立场,他说的话也不能算错,毕竟他们没有接到皇上的命令,而胤礽也没有带皇上的手谕。若太子说谎,事后皇上怪罪下来,他们担当不起。

    理是这个理没错,但他态度很不恭敬,好像笃定太子是在假传圣旨一样,而他就是那个坚定立场的忠臣。

    乌尔衮无奈的扶额,他解释:“世子言重了,这位可是太子殿下,殿下怎么可能”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郡王,我当然知道这位是太子殿下,但我等是皇上的臣子,一切自然以皇上为主。您怎么能因为对方是太子就轻信,如此,我有必要怀疑你巴林部的水准了。”

    好家伙,弘晏在背后直呼好家伙。他心说这人是哪儿来的棒槌,先是怀疑他阿玛假传圣旨,现在不过是姑丈帮着说了两句话,就上升到巴林部了。

    说句不好听的,这人只是部落世子,又不是首领。即便是,又是谁给他的勇气质问巴林部。难道他不清楚,巴林部的实力?

    这可是比之科尔沁都不逊色的部落。敢开口质疑巴林部郡王,真是佩服佩服。

    “说得好。”直郡王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他面带不善的看向乌尔衮,随后又轻蔑的看了太子一眼,然后把目光转回来。

    他居高临下的看着说话之人,“你是哪个部落的,临危不惧很不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你给本王说一遍,你别怕,有本王在这,你大胆的说,本王会给你做主。”

    得知直郡王的身份,那人心中激动不已,他先是给胤褆请了安,紧接着就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当然,因他对胤礽有偏见,说的话避重就轻不说,语气也很不对。

    原本,胤礽过来是很客气的跟乌尔衮等打招呼,他也有提这是皇上的意思。到了此人嘴里,就成了胤礽看到他们前来,霸道的让他们停下,想要抢劫贡品了。

    而他,因职责所在正在跟太子殿下据理力争。

    如此颠倒黑白,别说胤礽,弘旻都要控制不住了。他骂了句:“嘿,我这暴脾气,哥几个可别拉着我,看我怎么收拾他。”

    他们还在这呢,这狗东西居然胆大包天给他阿玛泼脏水,今儿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别想拦住他。

    胤褆并没有再问别人,就像是抓住了太子的把柄,他颇为兴奋的就给太子定了罪。“太子,这位世子说的很对,即便你是大清皇太子,车上装的可是贡品,也不应该是你能染指的。”

    胤礽成功给气笑了,他反手指着自己,“你说这些东西孤不能染指?好啊,若孤偏要染指呢,你又能如何?”

    说着他笑容收敛,“来人,把东西给孤拉走。孤倒要看看谁敢拦着。”

    本来呢,他对这些东西没什么想法,过来也不过是因为皇阿玛特意让梁九功走的那一遭。他原本的打算是先把东西拉走,意思意思拿一些,剩下的分类装好,再给皇阿玛送去。

    现在,既然屎盆子都已经扣在他头上,他若再不做点什么,岂不是对不起他们的污蔑。

    比直郡王早来一会儿的胤禟看到些情况,他直觉那人说的不对,下意识的就要张口反驳。随后他又想到,这是太子跟大哥之间的事儿,大哥误会了也好,正好可以借此让两人狗咬狗。

    想到自己的立场,呼之欲出的话咽了下去,他闭上了嘴巴。

    至于弘喜就更不可能说了。他对弘曦几个本就心存嫉妒,巴不得看他们倒霉呢。

    乌尔衮倒是想说什么,弘曦趁着别人注意力不在自己这,偷偷给他使了个眼色。乌尔衮虽不明白,他知道弘曦不会害自己的阿玛,想了想到底还是闭上嘴。

    跟随胤礽前来的奴才都是知道怎么回事儿的,其中哈里一马当先扯了缰绳就往回走。弘琨不嫌事儿大的招呼两个同胞兄弟,三个人上了第二辆马车,嘴里喊着嚷着的也往回走。

    被称呼世子的蒙古人想要阻拦,被胤礽一脚踹了过去。

    直郡王气怒道:“胤礽你不要太过分。”

    太子一点面子都不给他,不在意的说:“过分?孤今儿就是过分了,你又待如何?”

    “你,你放肆。”他说着竟然跟胤礽动起手来。

    胤礽一点也不怕他,见胤褆动手,他也毫不示弱的挥动拳头。

    都说直郡王的一切都是自己在战场上拼命积攒下来的,太子不过是因为个好出身,实际上他比不过直郡王半分。这也是那个世子看不起太子却对胤褆恭敬的原因。

    现在,两人当着自己等人的面打架,所有人都以为战斗是一边倒。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不过,与他们想的不同,不是他们以为的直郡王压着太子打,而是太子打的身经百战的直郡王毫无还手之力。

    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包括想当渔翁的胤禟以及准备帮忙的乌尔衮。

    胤礽并未一直揪着胤褆不放,在打的对方开始怀疑人生后,他喘息着挽挽袖子,轻哼道:“真以为孤打不过你怎么滴,孤那是不想跟你一般见识。”

    太子是皇上亲自教导,康熙对太子的要求十分严格,不比上书房的师傅们差。甚至于,那些师傅是臣子,有时候还不敢对皇阿哥太苛刻。

    康熙不同,若太子做的不好,他训斥起来毫无压力,能把人骂到怀疑人生。

    未曾大婚前,胤礽的武艺就跟直郡王不相伯仲,两人偶有输赢。大婚后,石姝瑶三不五时的给胤礽做药膳,补身体。这么多年下来,胤礽的身体被她调养的很好,很强壮。

    直郡王当然就不是对手了。

    直郡王都被打倒,谁还敢在多嘴,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太子的人拉着东西扬长而去。

    胤褆阴沉的看着太子的背影,他咬牙道:“胤礽你别得意,我不会就这么算了的。”他转头去看那群蒙古人,触及他的目光其他人都躲开,只有那个世子敢与之对视。

    胤褆:“就太子抢夺贡品一事,本王准备去面圣,你可敢跟着前往?”

    被点名,世子很是感动,他当即道:“臣愿意,但凭王爷差遣。”

    胤褆带着人走了,剩下的蒙古人则围到乌尔衮身边,“郡王,这事儿咱们该怎么办?”

    论身份地位他们都比不过这位巴林部的郡王、皇帝的女婿、固伦淑慧长公主的孙子,此时出了岔子,他们当然要找个身份地位高的拿主意。

    乌尔衮想了想道:“既然直郡王去找了皇上,皇上必定是要问话的,到时候我们实话实说便是。”

    实话实说,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告诉皇上,至于谁是谁非自然是由皇上去定夺。

    他这样也不是推卸责任,本来么,若不是那个世子忽然冒出来顶撞了太子,以他跟太子的关系,好好跟太子求个证,事情也不会那么糟糕。

    想到那个所谓世子一路上的所作所为,乌尔衮头疼的捏捏眉心。

    那人是四子部落的世子,四子部落不过是个小部落,这个世子也是因为前头的兄弟都死光了,被他捡了便宜才得以被封为世子。

    原以为能被封为世子多少有点本事,相处之后才发现这就是个满肚子稻草却又自大自我的人。

    他只是个庶出,之前应该是被嫡出兄弟打压太狠以至于脑子出了问题,如今一朝翻身特别仇视嫡出。尤其是像他跟太子这种嫡出还能继承爵位的人,是他重点的打击对象。

    现在的四子部落因为他弄得乌烟瘴气,许多家庭嫡庶之争、权力之争矛盾不断。或许正因为如此,让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以至于胆大包天敢把主意打到太子身上。

    对这人的下场,乌尔衮不关心。要他说,这人真的被皇上处置了才好,不然他回程的时候还得面对他的阴阳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