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章 此人,是天生的军事家吗?

    在黄云的印象里,碉堡这种东西,不会很大。

    太多影视作品里,碉堡不过也就是能容纳几个士兵,放一些弹药之类的,撑破也不可能有几十平米。

    然而,当第一座钢铁碉堡出现之后,颠覆了黄云的三观。

    一半在地面以下,一半在地面之上。

    占地面积,居然达到两百平米。

    这哪是什么碉堡!

    这简直就是一座微型的城堡啊!

    外部,有点像是一个巨大的钢盔扣在地上。

    圆弧形的设计,应该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减轻来自飞机投弹或大炮的攻击带来的伤害。

    射击孔有不少,设计合理,射击视野开阔。

    而内部,居然是一分为二的设计,前端是战斗区域和堆放弹药箱和武器的场所,中间是钢板隔开,在后面居然还设有床位,足足有三十张床位,虽然狭窄,但,就这么一个钢铁碉堡,就能容纳一个排的士兵。

    竟然设计得非常科学,这大大超出了黄云的预期。

    如果是这样,黄云觉得,大可以在百里堡只放置两个钢铁堡垒,一左一右,形成双鬼拍门之势。

    驻扎两个排的兵力,足以对来犯者一个极其深刻的教训!

    有这样两个桥头堡,百里堡这一带,防守一方将会轻松很多!

    纵使敌军大举进攻,也能撑很长时间。

    假设敌军绕过去的话,他们也没办法安心,六十名弹药充足的士兵,足以给他们造成相当大的威胁。

    所以,绕不过去!

    黄云看着第二座钢铁碉堡凭空坐落,心中有些振奋。

    “走!上车,让二团的人过来接收!”

    黄云在百里堡没待多久的时间,在通知了百里堡守军之后,便立即前往西北方的古仓堡。

    黄云打算在今一之内,做完这件事。

    就在行车途郑

    系统签到的提示音响起。

    “恭喜宿主,今的签到请接收。”

    “恭喜宿主,您获得了您获得了军装、战术作训服各两千套,包括m35钢盔、贝雷帽、军靴、水壶、塑胶雨衣、铝制饭孩武装皮带、战术背包、型医疗包、军用弹簧匕首。”

    黄云眉开眼笑。

    看来系统也在配合自己的独立营扩编呢!

    “圆葱1000斤、土豆1000斤、番薯1000斤、芹菜1000斤、卷心菜1000斤。”

    “柑橘1000斤、苹果1000斤、香蕉1000斤、菠萝1000斤、火龙果1000斤。”

    我的,水果和蔬菜加起来一万斤!!!

    有点豪横啊!

    “九二式步兵炮(改进版),可与m1897速射炮的75毫米口径炮弹通用!改进版的九二式,有效射程增加到4000米。共计30门、炮弹1000发。”

    黄云瞪大了眼珠。

    九二式步兵炮的口径是70毫米,也就是,改进了炮弹口径,而且日子的九二式步兵炮有效射程是2600米,而改进版居然增加了近一倍!

    但九二式的优势是,体积、重量轻,是极好的充当步兵支援火力。

    黄云赶忙询问。

    系统的回复是,体积略高两个厘米,重量的增加可以忽略不计。

    黄云松了一口气。

    这下方便了。

    等攻略池水县,拿出三十门改进版九二式。

    一口气吞掉周家军!

    ……

    等到抵达古仓堡时,已经完全黑了。

    借着月色,黄云在古仓堡外围一公里左右的地方,放置了两座钢铁碉堡。

    月色下,碉堡顶部幽冷的金属光泽,瘆让很。

    两座就够,黄云想的就是省着点来。

    等吃掉周作林,占据池水县,然后厉兵秣马好好发展一段时间。

    池水县接壤的三水港,情况复杂是复杂,全是外国势力盘根错节。

    届时,放几座钢铁碉堡,屯扎少量兵力,便能安枕无忧!

    在古仓堡驻军来交接之后,黄云又继续赶路。

    就连晚饭都是在车上吃的。

    牛肉罐头、火腿肠、白水煮鸡蛋、以及一些水果。

    红巾特警每个人都会驾驶车辆。

    换了司机休息,红巾特警顶上,人停车不停,连夜就抵达栾县西北部的枫林镇。

    两座钢铁碉堡,在勘察完了之后,放置下去。

    黄云现在还有四座钢铁碉堡。

    他不打算继续放置。

    留着备用。

    等他返回狼牙谷军营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三点多了。

    这也就是黄云身体底子好,要不然,人都要散架。

    回来冲了一个澡,黄云倒头就睡。

    ……

    第二。

    潘志强也统计完了战俘的详细情报记录。

    交到了黄云的手郑

    昨的体能训练,在全部结束之后,先淘汰了两千人,几乎快一半。

    当然,这并不绝对的准确。

    这也不是意味着剩下的那批人都合格了。

    真正体能拔尖的,就那么十几个人!

    千里挑一。

    其他人,也都没有踢出去,而是需要继续训练。

    毕竟,哪有那么多的赋异禀!

    还有独立营,其实也没比战俘们多训练几!

    他们同样需要加强训练。

    平时训得狠一点,在战场上才能多一分生存下来的几率!

    中午的时候,黄云把三连的参谋袁崇喜和副营长赵猛单独拎出来,要求他们加入到训练战俘的工作中去。

    黄云又招呼了七个红巾特警,跟赵猛和袁崇喜、潘志强三人,成立了十个饶临时教官组。

    组长赵猛。

    两名副组长,袁崇喜和潘志强。

    红巾特警的优势是,各方面都比较均衡。

    但没有特别突出的点。

    经过统计,战俘当中,能认字写字的,有四十二个人。

    这其中就包括原李家军参谋长林振银、李家军第二旅旅长周旭邦。

    这些“文化人”,几乎有一大半都是在李家军担任了官职的。

    黄云索性就让这支“认字组”和独立营的军官们一起,听他讲课。

    大到国际局势,战争战略。

    到战场上的各种战术,以及特种作战的理念。

    黄云讲课,头头是道,有条不紊。

    之前战俘军官们,无一不是认为,黄云能攻下栾县,只是仗着出其不意的突然性,以及武器装备的先进性。

    但黄云只讲了一节课之后,战俘军官们对黄云的观感就完全彻底的改变了。

    从一开始的不以为然,到课后,所有人都是满脸的震撼。

    看上去也就二十岁出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可偏偏为什么对国际形势那么的了如指掌!

    还有讲战术的时候,手里没有备着书本教材,却能侃侃而谈!

    有人提出疑惑的情况下,居然能不假思索的对答如流!

    此人,是生的军事家吗?

    李凤赫输给他,似乎通过这么一节课的工夫,让这里所有的战俘军官都觉得,也不是那么不可接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