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5章 大才着四海 招揽并许官

    chapter 115: Great talents Solicit and promise officials from the Four Seas

    在此之前,外人对于海宝儿的印象,大多停留在能医能文,武学奇才的层次。

    如果之前《下大势观》和《无国有商,商不离战》的两篇策论,让几国皇亲贵胄及读书人,对海宝儿另眼相待、格外关注。那么今日,《建言五策》又让更多的普通人,深刻了解和认识了这个才丰气盛、锐挺飙兴少年之胸怀大义。

    尤其在东莱首任岛主顺义那推波助澜、纵风止燎般的抬举和夸耀之下,更让海宝儿名声大噪,风光无两。

    “果真是他!”武承零痴痴地看着海宝儿,心中坦然,豁然大悟。

    那一脸崇拜的模样,正被旁边的三皇子武承涣尽收眼底。

    这万人敬仰、养尊处优的武朝公主,已经彻底迷恋上了这个海岛少年。

    公主心仪平民?

    不管放在什么时候,都是一件多么荒唐而又方夜谭的事情——赤面狐符元与婉娆公主的爱情悲剧,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有道是:

    莫鸳俦凤侣,纵引蜂争蝶忌;

    却与世俗不入,终是不堪回忆。

    可偏偏,海宝儿却是个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的大材之人!

    俗话得好,智勇过万人者谓之英,过千人者谓之俊,过百人者谓之豪,过十人者谓之杰。显然,海宝儿已然超过了“英俊豪杰”的范畴。

    如果放弃此人,必将是整个武朝的损失!

    左右为难之际,武承涣突然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当场邀约:“不知海兄弟是否愿意来我武朝就官,届时我会向父皇举荐,定许你一个高官厚禄!”

    极力招揽人才也好,不愿悲剧重演也罢,一旦海宝儿爵位加身,那么他与武承零之间的身份差距,将会大大缩!

    最为重要的是,这算是自己为皇妹的终身大事,创造了一丝丝的可能性。

    听罢。

    赤山皇叔渔阳焘猛地从座位上跳了起来,直接帘,给出了更加优厚的待遇,“海兄弟,你来我赤山,除三公九卿外,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看好哪个,随你挑选!”

    果真是大手笔!

    聸耳、青羌两国特使面面相觑,无不失惊,抱憾摇头。

    比起武朝皇子和赤山皇叔,他们显然没有那么大的话语权,自然给不了海宝儿明确的许诺,但他们定然不肯放过招揽人才的机会,于是纷纷表示:“我等权责有限,但我们仍想请海少主能来聸耳和羌国,了解国情,指点国策。”

    “承蒙诸位厚爱,子从便立志要到大陆去看看,领略大好河山,感受旖旎风光,不出意外的话,近期将会蹑屩檐簦,择日启程,到时免不了要麻烦各位。”

    海宝儿举杯回敬,本意是想拒绝引荐,但又不好把话得绝对,驳了人情和面子,无奈之下只得找了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不过此事,倒也不完全算是借口。

    毕竟东莱事已了,是时候去实现自己远渡重洋、登界游方的计划了。

    不过在此之前,得顺道去一趟挲门,拜访门主和两位长老,再回海花岛住一段时间——

    他真得想家了,想着海花岛的一人一物,一花一草。

    “这个好办,这是我的令牌,如果海兄弟来我武朝,出此令牌,除了皇宫大内,均可畅行无阻。”武承涣从怀中掏出一块金牌,递于海宝儿。

    “多谢三皇子殿下,他日一定登门造访!”海宝儿接过金牌,顿觉分量十足,细看之下,又见此牌做工极其精致,两面有字:一面刻着“金牌令谕”四个大字,另外一面则只有一个“涣”字。

    这是块皇子令牌!

    三皇子武承涣能将此牌借给海宝儿,足见他对海宝儿的重视程度极其之高。

    不给武承涣话的机会,赤山皇叔渔阳焘赶忙从腰间取下一物,“海兄弟,这把宝刀是本王的佩刀,现赠与你,如来赤山,务必来府一叙!”

    果然,有大才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受到欢迎,不管遇到何人都能受到青睐。

    与这边的抵掌而谈,毫无隔阂不同,唯独平和王子平江远,静坐一角,独斟独饮,不做表态。

    或许在他看来,海宝儿虽有才能,但对于平和这样一个品类匮乏、民族单一、极度团结的岛国而言,真得没有什么需要外人来指手画脚、三道四。

    平和建国数百年,数代王室对于岛国的发展早有定论,又岂是一个外人能够达地知根,洞悉无遗的?

    向外扩张,才是平和长此以往的唯一出路!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顺义蕃族接纳并运用了海宝儿的《建言五策》,已然彻底打乱了平和想从内部分化东莱,扶持傀儡的计策。

    “这可恶的海宝儿,让我大计未成,恐怕此次回国,免不了要被父王一顿责罚!”平江远苦楚不堪,愁眉不展,最后只得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怎么,远王子似有心事?”三皇子武承涣瞧见异常,有些戏谑地问道。

    “哦……没事,今日之事,对我触动很大,亲眼目睹东莱数千岛民为战而亡,心中不免黯然而神伤,怆然而涕下!”找不到其他辩解的理由,平江远只得将此刻低落的情绪,归咎于东莱内乱。

    可笑的是,原本是对于海宝儿的记恨和对自己失败的不甘,此刻平江远居然还能摆出一副悲悯饶情怀来。

    这一幕,如果是对他不了解的人,定会被他这般心有下,大义凛然所感动。

    “哼,假情假意,伪慈伪善!”倒是武承零完全不给平江远半分情面,毫不客气地讥讽道。

    看似真烂漫,不谙世事的娇贵公主,怎地就对平和王子颇有成见,视如敝屣?!

    “你……”平江远自然想不明白究竟何故,气得嘴角抽搐,不敢发飙,愣了片刻后,只得支吾其词道:“如果岛主需要,我们平和岛国,愿倾囊相助,以解人祸之灾!”

    “多谢远王子大义,如有需要,我定会请求帮助。”顺义深知平江远得不过是客套之言罢了,故而没放心上,同样回了句不咸不淡的场面话。

    之后,再没人打搅平江远的清净,房间内再度热闹起来,觥筹交错、坐起喧哗、欢声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