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章 心理暗示

    四月孟夏的一,北平丽正门外,朱高炽带领两个弟弟正在和家壤别。

    徐王妃泪眼婆娑,不住的指挥下人往马车上搬着给养家用,恨不得把整个王府都给三个儿子带上。

    “儿啊,你此去应,一是读书,二是五月要代替你父王祭奠你皇爷爷,到了京师一定要给为娘写信报个平安。应和京师气候、饮食皆有不同,你的身体不好,去了一定要好生照看自己的身体。你的两个弟弟比不得你稳重周全,你一定要管好他们,不能让他们惹是生非。在京师要多给你们父王和为娘来信,报告你们的情况。如果遇到什么急难,就去找你们的两个舅舅,娘给他们写了信,他们一定会帮你们的。”徐王妃不停的叮嘱着朱高炽。

    “儿子谨遵母妃教诲。”朱高炽双膝跪地,虔诚的给徐王妃叩头道。

    “你们两个,到了京师一定要听你们大哥的话,耐住性子,就在老宅子里修身养性,不要和外臣故旧过多接触,也不要年少贪玩,到处闲逛。值此多事之秋,我燕藩生死存亡之际,万万不可以做出节外生枝的事来”。

    “母妃的教导,孩儿记住了!”,朱高煦和朱高燧也是一同叩拜徐王妃。

    “去吧,去和你们父王道个别,他知道你们今儿出发去京师,昨晚上一晚上都没睡呢。”徐王妃擦了一下眼泪,温柔的向三个儿子道。

    听到这句话,朱高炽眼角噙满了泪水,自己现在也是一名父亲,何尝不知道父王的心情呢。如果不是迫于无奈,谁肯把自己的儿子往虎口里送啊!他强忍着泪水,带着自己的弟弟们走到朱棣面前,跪地行礼道:“父王,孩儿带二弟、三弟向父王辞行,此去必不辱使命,尽力保全我燕藩上下。”

    朱棣看着这三个儿子,心里既充满骄傲又满怀不舍。骄傲的是三个儿子都长大了,都很有出息。老大处理政事是一把好手,这些年来燕藩上上下下的军政大事都有他的参与,甚至有时候自己想偷懒了,就是让老大代劳处理政务,自己听听汇报就行了。老二善战勇武,身上透着自己年轻时的那股英雄劲儿,这几年和蒙古人作战的时候都把他带在身边,这么多年也历练出来了,将来是个带兵的好材料。老三年纪最,聪明好学,心思缜密,虽然没有封成郡王,可在办差的时候每次几乎都能圆圆满满的把差事办下来,几乎挑不出什么大毛病。

    如今,却不得不把这么好的三个儿子送给建文去当人质,这让朱棣如何舍得!他走到朱高炽身边,端详着儿子的脸庞,想的很多却只化作一句嘱托:“随机应变,万事心!”

    “儿臣谨遵父王教诲!”朱高炽跪了下来,“儿臣此去不知何时才能归来,还请父王、母妃好生将养身体,待孩儿归来再行孝膝前”。

    朱棣的眼眶一下就红了,他还想叮嘱儿子两句,可又什么都不出来。他缓缓伸出右手,在自己每个儿子的肩膀上轻轻的拍了一下,半晌才沙哑的出一句话“去吧,燕藩的将来,就交给你们几个年轻人了!出发吧!”,完就回过身去,生怕几个儿子看到自己不争气的眼泪。

    朱高炽见此场景,也是倒头再拜,起身后就带着两个弟弟坐上前去应的马车。

    一直到朱高炽他们的马车看不见了影子,徐王妃才不舍的转身,走到朱棣旁边,和朱棣一起登上车驾,慢慢的往燕王府走着。

    “高炽不在,你要多照应瞻基他们母子,别让高炽担心家里”。车厢里,朱棣对徐王妃交代道。

    “放心吧,我会每都去看看他们娘俩的,瞻基最近越来越可爱了,特别稀罕,我每都不想回府了呢”徐王妃笑道。

    “对啊,今还没看到我宝贝孙子呢!”朱棣像是突然醒悟过来一样对着车外喊道:“朴善高,告诉他们,走快点,去世子府看孙子喽!”

    。。。。。。

    “瞻基,瞻基,爷爷来看你。。。。。。”一进世子府的门,朱棣就迫不及待的直奔孙子而去。但是他刚一进门,却和看见了鬼一样愣在原地。

    “王爷,你怎么不进去,杵在门口干什么啊?”徐王妃紧跟着朱棣进来,看到朱棣站在门口,两眼直勾勾看着前方,不禁埋怨道。但是她随着朱棣的目光向前一看,不禁也是惊立当场!

    因为眼前的画面实在太诡异了!

    只见世子妃张敬妍坐在床边,捧着一本书逐字逐句的念着。年幼的朱瞻基躺在摇篮之中,不哭不闹,静静地倾听书中的内容,听到自己喜欢的语句,还会面露微笑。

    “这是什么情况?瞻基这么,怎么给他念书呢?”朱棣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忙向儿媳妇问道。

    张敬妍也看到了朱棣夫妇,忙放下书行礼。“臣妾参见父王,参见母后。今早上瞻基醒了以后,就一直在哭,臣妾试了好多种办法,都不能让瞻基停下来。直到臣妾发现,他好像对世子的书特别感兴趣,就试着给瞻基念书,没想到瞻基一听到马上就不哭了,臣妾这才念书念到了现在。而且。。。。。。”张敬妍突然停了一下。

    “而且什么?”朱棣忙不迭的追问道。

    “臣妾发现,瞻基他能听懂我们话,而且好像能听懂书中的内容!”张敬妍咬咬牙,出了她的发现。

    “什么,瞻基还不到百,就能听懂书中的内容?”徐王妃震惊的问道。不是她不相信自己的儿媳妇儿,实在是这件事太诡异了。她自己生养了好几个孩子,寻常的孩子,三翻六爬七滚八爬周岁走实属正常,正常能认字可能要三岁,要读书开蒙要到至少六岁了。可瞻基这孩子不足百要是就能看懂书,这如何让人相信,他大便还不能自控呢!

    “臣妾不敢欺瞒母妃,瞻基他听我念书时,听到名臣良将便开怀发笑,听到奸臣贼子便面露恶色,臣妾初始也不相信,可最近念得书多了,臣妾便发现了这个情形。”张敬妍连忙解释道。

    朱棣听到儿媳的话,大为震惊!但他多年的经验告诉他,凡事不能轻信,总要自己试一试才好。

    他问张敬妍:“刚才给瞻基念得是什么书啊?”

    “宋史”,张敬妍立即双手把书递给了朱棣。

    随后朱棣对着朱瞻基随意的念出了几个名字:“寇准、弭德超、包拯、秦桧、岳飞”。

    没想到,朱瞻基真的对这五个名字有了反应,当听到寇准、包拯、岳飞的时候,就面露笑容;念到弭德超和秦桧的时候,脸都扭曲成了一团。

    “是真的,是真的,这孩子真的能听懂书中的内容,明辨忠奸!这孩子真是命贵胄,星宿下凡,贵不可言啊!”朱棣大喜!自己的孙子简直就是上的文曲星下凡!他兴奋的抱起朱瞻基亲了上去,朱瞻基也配合地笑了起来,还不断用手摸摸祖父的脸颊。这下朱棣更加高兴了,“看看,瞻基和孤多亲近,而且尚在襁褓就如此聪明,父皇真是给孤赐下了大的祥瑞啊”。

    “臣妾为王爷贺,王孙聪慧康健,秉性纯良,实乃我燕藩之福,大明之福”徐王妃带头跪下行礼,世子妃和臣属下人更是跪倒一片。

    “传孤的王命,从孤和王妃府中,再调二十名,不,三十名生性纯良,做事稳重的阉人、婢女、嬷嬷来伺候世子妃和王孙。世子妃和王孙吃穿用度之资一俱加倍!着王府长史葛诚,把我府内的藏书,通通拿到王孙这里来,安排几个识文断字的下人,每日来这里给王孙念书!”朱棣惊喜之下,恨不得把下所有最好的都赏赐给朱瞻基。

    只是朱棣也敏锐的觉察到,自己在到王府长史葛诚的名字时,朱瞻基露出了明显的厌恶之色,虽然只是一闪而过,但久经战阵的朱棣相信,以自己的眼力不会看错。这意味着什么呢?莫非。。。。。。朱棣来不及细想,但潜意识中还是起了防备的心思。

    “马和,从今日起,由你总揽世子府中一切事宜,孤再从亲卫中调二百人供你驱使,世子不在期间,务必要护得世子妃和王孙周全”朱棣下达了命令。

    “奴婢谨遵王命”朱棣身后的一行人中,一个清秀的身影闪身出来,跪地拜伏道。

    此人正是朱棣的心腹亲信,后世大名鼎鼎的三宝太监,郑和!只是此时,他还没有参与到郑村坝之战,还没有被赐姓郑,用的还是他的原名马和。

    为了朱瞻基的安全,朱棣不得不调用自己心腹,如果不是因为张玉、朱能、邱福身上有公干,朱棣会毫不犹豫让他们三个也来给朱瞻基站岗放哨的!

    朱棣和徐皇后又和朱瞻基玩闹了一会儿后,看到朱瞻基已经开始打瞌睡了,就在又嘱咐了一番后,辞别世子妃,打道回府。

    朱瞻基看着爷爷奶奶的背影,心里暗道“今的心理暗示,起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