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2章 破鼓众人锤

    建文帝看着眼前这三个一心想要把李景隆置于死地的大臣,一字一句的:“诸位爱卿,忧国忧民,的话至允至当的。但朕的意思是,李景隆虽然有诸多罪行,但唯有一点,不能伤其性命,这事儿上,也请诸位爱卿体恤朕才是。”

    黄子澄等三人听了建文帝的话,当时就愣在原地。三人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李景隆犯下如此大罪,建文帝却愣是要留他一条性命?换做是其他人,早就拖出去砍八十遍脑袋了!

    “陛下,万万不可再有些许妇人之仁!值此生死存亡危急之时,只有斩了李景隆,才能告慰京军将士之心,稳定局势,再图平定燕逆的大业!不斩李景隆,则军心不稳,社稷不稳啊。陛下不愿挥泪斩马谡,难道就不怕他和燕庶人暗通款曲,出卖陛下吗?”黄子澄也是豁出去了,只要能搞掉李景隆,啥话他都敢。

    这边建文帝也是纳闷,这黄子澄今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前头还把李景隆夸的花乱坠,现在又恨不得现在就挖个坑把李景隆活埋了。这前后矛盾的表现,莫不是吃错药了?

    黄子澄对建文帝的步步紧逼,让不知道实情的练子宁和叶希贤大为赞赏,在他俩心中,还以为黄子澄是忠心耿耿的铁骨铮臣,此刻正在向建文帝进逆耳忠言呢!我们也是忠臣,怎么能够掉队呢?

    于是“臣附议”、“臣附议”、“请皇上三思”之类的话语此起彼伏,个个都觉得自己是千古流芳的岳武穆,对秦桧般的李景隆,不用客气,直接下死手!

    建文帝这边苦不堪言,怎么今这几个书呆子和吃了枪药一样,一提到李景隆就句句不离个杀字,字字都戳在肺管子上,仿佛今不砍了李景隆他建文帝就要和桀纣归为一类一般。

    被这些吵吵闹闹的文臣逼的不行的建文帝半晌才憋出了一句不是理由的理由:“曹国公是皇爷爷定的亲戚之家,杀了他朕岂不成了无情无义之人?还让朕如何对得起皇爷爷的嘱托,如何在朕的这些亲人面前自处?朕决心已定,诸位爱卿不必多言。”言毕就慌忙让宁则忠赶紧送黄子澄他们出去,自己则站起来急忙朝着寝宫走去。

    “陛下。。。陛下!陛下三思啊,臣等是一片忠心啊陛下,忠言逆耳啊陛下,社稷不稳啊陛下。。。”建文帝的身后,黄子澄等饶哭喊声络绎不绝的钻进建文帝的耳朵,让他更加的烦躁。

    他不知道李景隆和黄子澄之间的交易,黄子澄却也不知道建文帝心中的苦衷。

    建文帝要保住李景隆,并不是因为李景隆是《皇明祖训》中规定的亲戚之家。自古以来,外戚这一品种一直是皇家专用背黑锅的利器,有能力的时候放心用,功劳都算在皇上身上;没功劳的时候当替罪羊,还能替皇上捞个大义灭亲的好名声。在这一点上,建文帝是有清晰的认识的。

    更不是因为朱元璋驾崩前的旨意,让他善待自己的亲人。自从开始削藩以来,亲叔叔他都抓就抓了,还眼睛都不眨的逼死了一个。让他善待亲人,除非对他皇位有威胁的人都死绝了!权力面前,至亲亦可杀!

    今他之所以力排众议,坚决要保住李景隆,是因为李景隆虽然无能,却是目前唯一知道建文帝和北元那边的秘密勾当的人。建文帝的密旨也还在李景隆手里,那东西上面可是盖着建文帝的玉玺的,妥妥的就是建文帝的罪证!如果建文帝真的下令处死李景隆,保不齐李景隆死之前就敢来个鱼死网破,把这道密旨公开出去,到时候都不用朱棣发话,下人都会对他群起而攻之,他这个皇帝就做到头了!

    建文帝知道,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把李景隆弄回京城,先把密旨拿到手销毁了再。所以他才会不理会文臣们的死谏,宁可得罪这些书呆子,也不可给朱棣留下任何把柄!

    惴惴不安的李景隆想不到,自己刚一回京,建文帝就会急切的召见自己。而且前来传旨的宦官的态度,出奇的温和,传达的建文帝的口谕中,也没有半分斥责的语句。

    这让李景隆简直受宠若惊,他怎么样都想不到,自己犯下了滔大错,建文帝居然还能如此宽宏大度。反而让李景隆不由得自责了起来,这么好的领导上哪找去,自己干的这事儿实在是太辜负建文帝的信任了,想到这都不禁想砍了自己。

    还是先去找皇上承认错误吧,没准皇上一心软还能让自己家里人都出来团圆呢。。。想到这里的李景隆急忙连夜跟着前来传旨的宦官进了宫,没过一个时辰就战战兢兢的站在了建文帝的御书房内。

    李景隆一进书房就看到了背对着自己,站在书房内张挂的《大明混一图》前的建文帝,闪动的烛光映照在他的脸上,让他的面色更加朦胧,看不出来是什么表情。

    “罪臣李景隆,参见陛下,恭祝皇上万福金安!”李景隆知道自己是个戴罪之人,一见到建文帝就忙不迭的下跪磕头请安,额头和地面碰触的响声回荡在屋内。李景隆心中打定主意,不管怎么样,就是装可怜,只要皇上心中还有一丝念旧情,他的全家性命就有缓儿。

    “来了?赐座,上茶。朕要和曹国公话。”建文帝的声音冷冰冰的,听不出来有什么感情色彩。

    宁则忠吩咐手下为李景隆搬了一把凳子,上了一盏清茶,便挥挥手, 示意屋内的宦官跟着自己全部退出屋去,只留下建文帝和李景隆单独话。

    “罪臣谢陛下隆恩。罪臣乃百无一用之人,戴罪之身,可陛下对待臣仍如此厚爱。臣愧疚万分,无地自容,万万不敢受。”李景隆仍旧是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起来。

    他的内心已经感受到了一丝不正常的气息,建文帝对他这个罪臣的待遇实在是太好了,甚至好到和那些心腹近臣同等的程度。以他这么多年对皇家的了解程度来看,这个待遇极有可能是个陷阱,而且极有可能是要让他背什么黑锅,顶什么雷,所以他只能坚决推辞。

    这时候,建文帝突然转过身来,脸上堆满了笑容,出了一句令李景隆大感意外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