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1章 农学院

    朱允炆费力的抬起头来,透过空中洒下的阳光,他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庞。

    “高燧堂弟,想不到竟然是你来此坐镇。看来四叔对于抓住我是志在必得了。”

    朱高燧的嘴角有些顽皮的翘起,走到囚车旁边,用手推了推囚车的木栅,看看是否结实。在得到了确定的答案之后,才不紧不慢的开口:“允炆堂哥,皇上甚是想念你,还是随我回去,我们一家团圆不好吗?”

    朱允炆冷哼一声:“反正我已经落到了你们手中,要杀要剐,动手便是。”

    朱高燧倒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仍旧不紧不慢的从嘴里往外蹦着词儿:“别啊,我得先给皇上写封信,把这消息告诉他老人家,随后咱们才能启程去京城呢。一会儿我这封信写好了,还得劳烦堂哥,给我这信上用个印才是。”

    朱允炆心中猛然一颤:“这子年纪虽,心思却是极为缜密,他知道光抓住我没什么大用,甚至都不能声张。但拿到传国玉玺,才是正经的功劳。”

    想到这里,朱允炆低下头来,用几不可闻的声音答道:“传国玉玺不在我身上。”

    朱高燧的神色瞬间便沉了下来,眯起了眼睛,像看猎物一般的盯着朱允炆,沿着囚车走了一圈,像是要在朱允炆身上找出什么破绽来。

    不久之后,朱高燧的神色便恢复了正常。又笑嘻嘻的对朱允炆道:“不妨事,堂哥个地方,我派人去取便是。”

    朱允炆叹了口气,缓缓道:“他们不见朕亲临,是不会拿出来的。”

    “那你个地方,我们一起去拿。”朱高燧不死心。

    “你觉得,他们见了你的人押送着我,会乖乖的送上玉玺吗?”朱允炆反倒是平静下来,一板一眼的道。

    “那你,如何才能让他们乖乖奉上玉玺?”朱高燧有些失去耐心了。

    “这样,你放了朕,安排人在朕的地方外面等着。朕进去骗出了玉玺,便交给你的人带回来给你,如何?”朱允炆的语气中充满了平静。

    “这倒是。。。嗯?你敢耍我?”朱高燧反应过来,“噌”的一声抽出腰间宝剑,架在朱允炆脖子上,恶狠狠的:“你就不怕我把你就地正法吗?”

    朱允炆反倒是无比淡定,斜瞟了一眼朱高燧,轻蔑的道:“你敢吗?”

    “你。。。。!”朱高燧大怒,但心中知道,传国玉玺还没有拿到,自己也不能拿朱允炆怎么办。

    思考了半,朱高燧只得无奈的收回了宝剑,又恢复了刚见朱允炆时的表情。

    “堂哥,眼下你已是势单力薄,何必还存着执念呢?倒不如随我一同回京,皇上肯定会念在宗亲的份上,给你一个最好的章程。”朱高燧转了转眼睛,又开始耐心的劝道。

    朱允炆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朱高燧,半晌才摇摇头:“你可比你大哥、二哥差远了,四叔把你排到云南来,看来也是失策了啊。自古皇家有什么血亲之情?还不都是遵着成王败寇的谱儿?换作是你落在朕的手中,难道也想靠着红口白牙,从朕手中讨得你们的好过吗?”

    “你他娘的,给脸不要脸。。。!”朱高燧被朱允炆一下戳到了痛处,大哥和二哥的阴影是他一直想要摆脱的东西。他气急败坏的朝着朱允炆的囚车吼道,蓦然发现这样伤不了朱允炆分毫,于是又气愤的朝着囚车踹了一脚,大喊道:“把他就放在府内向阳处,不许送水于他,我看他能熬到几时!”罢便气呼呼的一甩身上的大氅,转身就走。

    朱允炆看着朱高燧的背影,轻蔑的一笑:“到底是年轻,这么耐不住性子。也罢,那朕就让你看看,朕是怎么逃出去的。”

    。。。。。。

    三月的一,下了晚课的朱瞻基刚跨出大本堂的门,便看到了早已等候在门外的自己的皇爷爷。

    “孙儿参见皇爷爷,皇爷爷圣躬金安!”朱瞻基唬了一跳,连忙行礼道。

    朱棣见到朱瞻基,得意洋洋的亮出了手中的一封信来,笑着:“今有个大的好事,朕想给我们瞻基听听。晚膳就跟着爷爷在宫里吃了,你爹娘那边,朕已经让郑和去了。”罢便过来牵朱瞻基的手。

    朱瞻基连忙站起身来,将自己的手递到了朱棣手郑虽然他还不明所以,但看到自己皇爷爷高心样子,也便连忙道:“想必此事必是极好的,才让皇爷爷这般欣喜。”

    “你的对!”朱棣伸出手指刮了刮朱瞻基的鼻梁开心的道:“刚才接到你三叔来的信,云南那边已经拿住了建文,朕已经让内阁拟旨,尽快秘密押解到京城来。”

    “这真是大的好事啊,皇爷爷洪福齐,孙儿为皇爷爷贺!”朱瞻基也异常高兴,抓住了朱允炆,也就意味着自己爷爷的心病得以解决,可以腾出手来,去完成那些丰功伟绩了。

    “哈哈,是,这就是大的好事,你的对,的好。”朱棣难掩心中得意,抱起了朱瞻基便是来回转圈,惊得一群宦官在后面伸着双手时刻做好了接住主子的准备。

    晚上的饭桌上,朱棣还是激动异常,又给徐皇后和朱瞻基念了一遍朱高燧的信件。之后才心的把信收好,放在了自己的袖子里。

    “瞻基啊,到底,这次还是多亏了你。要不是你年纪,便破解了那密信上的内容,朕也不会如此这般应对自如。若要论起来,你是首功,爷爷一定要重重的赏你。你,你要什么,爷爷无不应允。”朱棣夹了一口桌上的饭菜,开心的咀嚼着,转头对着朱瞻基道。

    “皇爷爷,孙儿是为了给您分忧,为了大明出力,并无寸功,更不敢要什么赏赐,只要帮上皇爷爷的忙,孙儿便欢欣异常了。”朱瞻基连忙站了起来推辞道。

    “瞻基,你不用妄自菲薄,若不是你巧破了密信,你皇爷爷还少不得要头痛几日。可你看看,自从知道了那密信上所的内容,他便从容了许多,整日里能吃能睡,可是结结实实潇洒了几日呢!你皇爷爷要赏你,你便接着吧,要什么都行,奶奶也给你做主。他要是赖账,本宫便让他不得安宁!”徐皇后也在旁边笑着。

    听了这话,朱瞻基踌躇了半,还是抬起头来,出了自己早就想的话语。

    “皇爷爷,若你真的想要赏赐孙儿。孙儿想。。。孙儿想成立一所,我大明的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