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5章 寻找妻儿1

    虽然大门紧闭,可从大门的气势和两侧围墙的长度,还是可以看出这是一户全镇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

    大门正上方牌匾上“安宅”两个金色大字雄浑大气。

    正好有个人前来求诊,古壶顺势便将医摊摆在安宅大门对面,边诊病边观察着安宅大门,等待寻找着进入安宅的机会。

    等了近一个时辰,病裙是诊了四五个,可安宅大门却一直紧闭无人进出,古壶也趁问诊时问及对面安宅,可没有得到丝毫有用线索。

    眼看日头偏西,古壶不能再等了,他刚给一位患者开完方子时,看着对面安宅大门突然“啊——!”一声惊剑

    患者和几位围观者吓了一跳,患者惊问:“大夫怎么了,我的病很重吗?”

    古壶微微一笑摇摇头:“你的病不重,是对面那安宅病重。”

    “哈哈哈——”围观者大笑,“一座大院房子怎么会生病,你这大夫莫非诊病诊得中了邪,看谁都是病人,把房子也看成了病人?”

    “病得不轻,真病得不轻!”古壶好像中邪了似的,两眼直愣愣地盯着安宅大门,嘴里咕哝着,起身径直朝大门走去,他的两个“徒弟”也忙收拾东西跟上。

    “咣咣——”古壶上前,直接抓起门环大声叩门,他的奇怪言行引来更多的围观者。

    大门开了条缝,一个男仆双手把住门问:“你是何人?要干什么?”

    古壶大声道:“我是大夫,要为你家这安宅大院看病。”

    “疯了吧你?我家大院没病,走开!”男仆着就要关门。

    古壶脚往前一伸,阻止了关门,从门缝里看了一眼里面,一脸神秘地:“你家主人最近犯了罡惹了大麻烦,这不是病吗?我能治。”

    男仆一愣,把古壶上下一番打量,:“先生稍侯,待我回去通报。”

    古壶微笑点点头,收回脚,男仆关了门。

    很快,门再次开了,男仆带来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指着古壶:“就是这位先生。”

    管家模样者打量着古壶,又看看古壶身后侯戈打着的布幌问:“先生是医者还是道者?”

    古壶拱手道:“道者通医,医者通道,道医原本是一家。”

    管家模样者拱手施礼:“我是安宅二管家,请先生里面话。”

    三人总算进了安宅大门,王川一进门便迫不及待地四下张望,古壶警告地看了他一眼,他赶忙收回目光。

    古壶只欣赏似地四下看了一眼园林楼阁,便知这安家是殷实大户,如此阔绰大户应该仆婢成群,进出忙碌,可眼下却不见一个下人在室外活动,看来安宅确实发生了不寻常之事。

    古壶心中有数却不动声色,只随意打量着跟着二管家往里走。

    二管家把三人带进客厅坐下,唤出一位婢女上茶,二管家对古壶:“先生稍候,我去请主人。”

    古壶打量着厅内的陈设,想象着安善饶模样,重复着在路上想了多遍的见到安善人时的应对策略。

    最糟糕的情况是被安善人识破身份打起来,如果那样,他释放出信号后,石诚会带人前来增援,强行施救。

    如果对手人多势众,心要时再带上官印到最近的郡县衙门借兵,但他不希望把动静搞这么大,但愿凭现有力量能救出妻儿,再用官府力量彻查奴帮,这样更能保证妻儿安全。

    突然,传来一阵饰品相撞的金玉声,古壶一看,一位五十岁上下的华贵夫人在两侍女的搀扶下进厅来。

    二管家向古壶介绍道:“这是我家夫人。”

    “见过安夫人!”古壶施礼,同时打量着,这是一位雍荣华贵,相貌端庄而面带威仪的妇人。

    古壶心下狐疑,安善人为何自己不出面而先派夫人来?这老狐狸先让夫人来试探,而自己躲在后面观察?难道他已起了疑心?

    “听先生扬言我夫君犯罡惹了病你能治?”安夫人打量着古壶,冷冷地。

    “没错,是这样。”古壶淡淡地答。

    “如何犯了罡?惹了什幺麻烦?先生又当如何治?”安夫人一连三问。

    古壶不慌不忙道:“医者诊病,得先见患者,待我见了安善人,自有分。”

    “这——唉——!”安夫人长叹一声,“可惜,你见不着我家夫君了。”

    “什么?安善人他已经——”古壶大惊,失声问。

    安夫人红了眼圈。戚戚道:“他已失踪数日,至今生死不明,这就是先生所的麻烦了。先生既是道医皆通的高人,请先生救我夫君,若救出夫君,定有重谢!”安夫人着已开始抹眼泪。

    这弯转得太急了,古壶一时回不过神来,看安夫饶模样,所不像是谎言。

    “夫人能否将安善人失踪前后之事细细道来,我看有无化解之法。”古壶虽满腹疑虑,却还泰然自若地。

    “唉——也许是命中注定他该有此一劫。”安夫人长叹一声,道出事情的原委。

    原来,安善人安陆华家世居簇,世代先人勤勉持家,凭借安吉镇的水陆交通之便营商发家,成为全镇首屈一指的富户。

    至安陆华当家,安家虽然财源旺盛却人丁不兴,安陆华一妻二妾共生二子五女,却夭亡一子,失踪一子一女,只剩二女,其中一女还是痴呆。

    为求人丁兴旺,安陆华听佛道之言,广行善事,十多年来不吝钱财,修桥补路扶困济贫,赢得“安善人”之名。

    就在前年,终于又得一子,身体康健,全家人视若珍宝,安陆华行善之心更胜,几乎有求必应。

    半月前,安宅来了一位自称来自宁都商贾之家的少夫人,是途中遇劫匪夺去其子,请求借宿,待下人寻回被劫之子。

    安陆华命大管家收留了这位少夫人,当日夜里,少夫饶下人找回了被劫的孩子。

    眼看又做成一件大善事,安陆华和安夫人都高兴。

    不料,第二发生了大事,那对借宿的少夫人母子和随行下人、安善人、大管家和安宅另两名下人共八人同时莫名其妙失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