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3章 牛皮汇总

    “路总这是在开玩笑吧,两时间,这根本不可能,而且我不觉得这事有什么意义?”

    温洋果断回绝路阳的提议,回到办公室后,路阳居然告诉他要把雷oK的汽车Soc芯片做出架构,并在架构下填充代码,无论对错,雷oK那计划书就是一份吹牛的ppt,连项目立项书都算不上,忽悠投资人还勉强可以。

    “路总,我知道您心急,可雷总这计划书纯粹就是按他想象中来做的,7纳米汽车Soc芯片,包含4个四核cortex-A72集群,总共 16个 2.8 Ghz的 cpU,一个 2 Ghz的 GpU,2个2 Ghz的神经处理单元,以及各种其他硬件加速器。

    图像处理器能够提供1.6tFLopS计算能力,运行频率为2Ghz;4个神经网络处理器运行在2.8Ghz频率下能提供168topS的处理能力,两个定制NpU,每个NpU都封装128mb的SRAm,你看这牛吹得。”

    见老板没听进去,温洋继续道,“他这块芯片完全就是特斯拉FSd芯片的超级加倍,按特斯拉现在的研发速度,最起码也是5年后的产品。”

    路阳笑道,“老温,你先冷静下,雷oK这计划不管多马行空,我们又不是要把他做出来,只是想看下距离还有多远,你让工程师把注释写清楚些,然后用一段相关代码代替就可以了。”

    “路总,您实话告诉我做这东西的目的是什么?这不符合华芯的作风,而且cortex-A72是ARm的全新架构,根本拿到不授权,现在华微的ARm永久授权架构比这个要低2个版本,里面很多内容都不是自研技术。”

    这倒是个问题,路阳笑道,“既然是想象,就再大胆点,把不能够永久授权的技术都去掉,换不侵权的代码,至于目的嘛,我打算跟雷oK见一次,畅想未来,哈哈。”

    原来是要跟雷oK比吹牛,温洋不由好笑,“您早嘛,这好办,我找个人,要不了两,保证比他这更科幻,满足你的要求。”

    心中却在想,路阳可能是跟雷oK吹了什么牛下不来台面。

    没过久,温洋叫来了凌芯项目的负责人周磊,把雷oK的计划书递给他,道,“雷总跟路总打了个赌,双方各设计一块汽车Soc芯片,比的是想象,你参考下雷总这份,在华芯体系下,不,应该是在华芯未来体系下,搞一份可运行的框架出来。”

    周磊一时不明所以,快速翻看着计划书,“路总,温总,你们的意思是设计一份理想中的汽车Soc芯片,有想象力的同时还有对应技术支撑,同时还能在软件下跑起来,是吧?”

    “对!哈哈,周这理解能力绝了。”路阳满意道。

    “那这要不了两,一个下午就可以搞定,凌芯的初版框架比他这还能吹,把各种配置直接拉高就,再集成现在现今最先进的模块,反正只要框架,代码部分用华芯体系的就行了。”

    温洋道,“发挥你的想象力,国内这帮造车的吹起牛来,都是世界第一,我们要的就是把他们所有的‘牛’都加起来,论想象力,我们也不输谁,明白吗?”

    这可是大老板直接下达的任务,周磊自然用心对待,他手上现在就有各家的牛皮汇总,不行,只是其他吹的还不够,还得加入自己的想象。

    “两位老总放心,保证让他们看到华芯的想象力!”

    完拿着雷oK的计划书便兴冲冲的离开办公室,应若涵忽然道,“我还是第一次来睿芯,我参观下,二位老总慢慢聊。”

    温洋没在意这个插曲,继续问路阳,

    “这么来,英伟答的张建华要离职创业了?”

    “已经离了,老温,不要看这块,算力非常重要,会起到预想不到的结果,这次华芯不直接出门,由应助理这帮代持,但实际控制权仍然在我们手上。”

    “投资呢,这规模可不。”

    “100亿,企鹅出资!”温洋一怔,这怎么又跟企鹅扯上关系了,他越来越看不懂路阳的布局。

    “总之这事你多关注下,接下来摩尔会有很多需求,尽量优先满足,特别是AI芯片方面,你把他当作自己公司看待就校”

    路阳都这样了,温洋便明白过来,这是在空手套白狼,还拉了一个行业顶级人才,笑道,“路总这是确定要进入应用端了。”

    “不会,接下来华芯就保持着上中游就可以了,下游应用明面上都不会跟华芯有关,我们这一年发展太快,基础不扎实。”

    这话让温洋稍稍放心些,他就怕路阳步子跨得太大,虽然华芯也有董事会,但路阳是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大部分时候整个集团都是围绕着路阳的方向在发展。

    既然周磊那边了一个下午就可以搞定,路阳决定不回申城,在园区转转,待应若涵回来后,安排了车辆,在松江半导体园区看了一下午。

    申城微电子虽然建成多年,但前期给饶印象更多的是一家研发机构,2005年时复刻出90纳米光刻机,因为涉嫌侵权被叫停,随后开始了漫长的自研之路,直到17年,才开始逐步量产90纳米自研光刻机,但产能一直不稳定。

    国内很多媒体现在都把华芯微电子看成是华国第一家正式的光刻机生产企业,随着第一台28纳米光刻机的正式交付,标志着华国半导体行业实现自主化,而华芯成为了全球第三家可以规模量产光刻机的企业。

    不到一年时间,松江半导体产业园区早已今非昔比,围绕华芯微电子建立起来的各种设备,原料供应商占满园区,甚至许多巨头企业都把设计公司放到了这边,降低沟通成本。

    路阳满脸欣慰的望着窗外,跨过了光刻机的门槛,接下来就是大步前行了。

    “根据申城这边的统计,松江产业园区相关半导体企业高达3000多家,涉及500多项行业细分,覆盖了80%以上的半导体产业链,来这边还不到半个月,不时感慨啊,一个华芯微电子便养活了这么多的企业,路总厥功甚伟啊!”

    “老温,我们路还漫长,现在仍像空中楼阁,随时有倒塌的风险,大家仍需努力,特别是人才,华芯太缺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