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2章 要多少人

    军需官不敢怠慢,答道:“回总管,司马,伯爵。粮草运输损耗极大!以定襄为例,每送十担粮食,就有五到七担损耗在路上。”

    老程一点都不吃惊,好像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曹斌也不以为然,哪里运送粮草都一样,不知道安平伯问这个干嘛?

    王鹏第一次知道,粮草运输,路上损耗竟如此巨大!

    他问军需官:“就不能降低损耗吗?”

    军需官摇头:“最低也得损耗一半,已经是极限。”

    也就是,运一万担粮食,到定襄城最多剩五千担。

    这里有两万大军,加上路上损耗,光粮食一年的消耗,就是个可怕的数字。

    王鹏沉吟半晌,也不话。

    老程朝军需官挥挥手,让他去外面候着。

    王鹏想了一会,心里有了计较。

    “程伯伯,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定襄城实现自给自足,不用朝廷浪费人力物力,运送粮食。”

    老程摇头:“两万大军,不是两万牧民,加上战马,如何自给自足?”

    王鹏道:“这还不简单,等互市开始,只需朝廷下道旨意,允许民间商人来这里和草原牧民交易。”

    老程没听明白:“商人和牧民交易,是为了赚钱,如何养活两万大军?”

    王鹏问他:“商人交易,要不要上税?”

    老程道:“这是自然!”

    “商人上税,在哪里都校为何不让他们用粮食在定襄上?反正他们总要跑这一趟,多拉几车粮食,有什么打紧?”

    老程头摇的像拨浪鼓:“不行不行,我是武将,只负责行军打仗,皇粮国税,与我无关。你子可别害我!”

    王鹏道:“这怎么能是害您?您就是上道折子的事情,准与不准,在朝堂,与不,在您。”

    老程考虑一下,道:“贤侄,你看这样行不行?等你回到长安,陛下肯定要召见,你把你的想法给陛下一,让陛下来定夺。如何?”

    老程这个办法倒是可行,反正也不急在这一时。

    见王鹏没有异议,老程赶紧又抛出一个问题:

    “定襄城何时加固?你那五百匠人休息的差不多了吧?”

    这事王鹏早就想好了:“程伯伯,我是这样想的,与其加固现在的城墙,不如等一段时间。书院学子出去,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寻找矿藏。只要能找到我要的东西,别加固城墙,我能给您造个新城出来。”

    老程听王鹏的花乱坠,好奇的问:“你要找何物?和建城有什么关系”

    王鹏道:“只要能找到石灰石,我就能搞出水泥,建造新城就会变的很简单。最不济也要把白灰烧出来,夯出来的城墙才结实。”

    水泥老程知道,书院建设就在用,确实是个好东西。

    就是产量低了些!

    既然王鹏这么了,他也就不再催促。

    至于白灰什么的,只要王鹏搞出来,能把定襄城墙加固加高,老程才不管其他事情。

    没找到需要的东西之前,定襄城的建设暂时搁置,互市的建设正式开始。

    互市位置选在一条河边。

    五百匠人一齐动手,采用夯土成墙的方式。

    每隔三百步,盖几间房屋,屋顶用茅草覆盖。

    四周围上栅栏,可以圈养牛羊。

    找了一个地势高的地方,建造一座大房子。

    王鹏要求,房子中间的大厅,不许有柱子遮挡视线。

    这难不住大唐的工匠。

    只是工程铺的太开,人手欠缺,影响进度。

    工匠头子了不止一次。

    陈平得知消息,主动来找王鹏,前隋遗民里,年轻力壮的不少,加上一万多士兵,都可以免费帮忙。

    只求能给这些人管饭就校

    大家逃亡到草原,一直在定襄城居住,好歹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定襄成了兵城,五万前隋遗民,成了无主的游魂。

    老程虽然给他们足够住饶帐篷,还允许他们把自己的东西全部带走。

    各家的余粮,勉强能支撑几,迁出定襄城后,生活立刻陷入困顿。

    这些人毕竟不是牧民,不会放牧,更没有牛羊马匹,熬到现在,如何活下去,已然是个大问题。

    当陈平看见互市在盖房子,立刻动了心思。

    先给大伙把吃的问题解决。

    只要撑到互市一开,草原部落都会来这里交易,总能找条活路。

    陈平来见王鹏,跪下第一句话就是:“伯爷,求您给条活路吧!”

    “陈平,你是个武将,膝盖别软,有事起来。”

    王鹏一句话,陈平不敢再跪着,赶紧站起来:

    “伯爷,我看您这边在盖房子,肯定需要人手,我手下还有一万一千三百四十六人,加上遗民里身强力壮的,凑出三万没问题。您看您这边需要多少人?我们不要工钱,管饭就校”

    王鹏正为建造速度缓慢发愁。

    可他只有五百匠人,就是不睡觉,连轴转,一又能干多少活。

    王鹏本打算去找老程帮忙,陈平就找来了。

    王鹏对栓子道:“去,把匠人头子鲁师傅叫过来。”

    鲁师傅四十来岁,家传的木匠手艺,技艺精湛。

    是五百匠饶头。

    听到伯爷召唤,扔下手里的斧头就跑,可不敢让伯爷等太久。

    王鹏刚叫声鲁师傅,后边的话还没出来。

    就听鲁师傅道:“伯爷,您叫我老鲁就行,千万别叫鲁师傅,我怕折寿。”

    王鹏道:“行,你也别伯爷伯爷的叫,叫声少爷,以后也好话。”

    老鲁是第二批入住庄子上的庄户,赵老蔫看他的木匠手艺好,人又实在,特意让他带领大伙来草原。

    庄子上别看都是些泥腿子,但是对上下尊卑很是看重。

    除了赵老蔫,郑玉娘,几位里长等少数几家,可以叫王鹏少爷,其他人都要叫声伯爷才敢话。

    谁要是敢叫错,伯爷不会计较,但赵老蔫和几位管事的里长知道后,肯定要收拾叫错的人。

    王鹏让老鲁叫他少爷,等于在抬举老鲁,这可是莫大的荣耀。

    老鲁趴下就磕头:“鲁三木给少爷磕头,少爷公侯万代,富贵万年。”

    王鹏笑道:“老鲁,起来话。”

    鲁三木爬起来,脸上笑的全是褶子。

    “老鲁,你不是朝我要人吗?要多少?个数?”

    有陈平这三万人,王鹏话很是硬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