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2章 和谁拼命

    孙神仙的话,不亚于圣旨。

    药方刚写好,就有侍卫拿着去抓药。

    王承先陪着孙神仙,去外面休息。

    李蓉和崔红衣,一个嘱咐莺莺,一个叮嘱珍珠,怀孕期间应该注意什么。

    特别叮嘱,不许王鹏近身。

    两人红着脸答应下来。

    李蓉和崔红衣算过来人,虽然一人只生了一个孩子,经验还是有的。

    语嫣和娜莎两个,不知何时跑去厨房,名义上等着给两个孕妇送饭,其实是来开灶的。

    厨子知道二人口味,早就准备好她们爱吃的东西。

    多少吃点,垫吧垫吧。

    两孺吧的有点多,上了饭桌,愣是一口没吃,还不住的打饱嗝。

    李蓉带着莺莺,红衣,珍珠,在内宅用饭。

    都是些清淡饮食,不敢太油腻。

    王家祖孙三代,陪着孙神仙,在外宅用饭。

    厨子得知,今这顿饭,是做给王家老祖宗和孙神仙吃,格外认真卖力。

    拿出生平所学,一顿操作下来,十袄菜,色香味俱全。

    还有两道汤和一道甜品压阵。

    在大唐,糖是奢侈品,普通人家,一年到头,不一定能吃到。

    王鹏成了传菜员,丫鬟只负责把菜送到门口,再由侯爷亲自端上桌。

    等菜上齐,王鹏又成了专业倒酒的。

    先给孙神仙满上,再给爷爷倒满,最后是父亲。

    孙神仙身体硬朗,酒到杯干。

    王承先一口一口的抿。

    孙神仙连喝三杯,面不改色,王承先一杯都没喝完。

    看了王承先的模样,孙神仙道:“放心喝,喝完了我给你开点药,保管你还能再活十几二十年。”

    听了孙神仙的话,王承先一口就喝干杯中酒,把手一伸:“乖孙,给爷爷满上,有孙神仙这句话,爷爷就放心了,今晚一醉方休。”

    王鹏颠颠的过去倒酒。

    王秉忠站起身,后退三步,对孙思邈恭恭敬敬行礼:“多谢孙神仙,父亲身体康健,是我们这些做儿孙的福气,请受我一拜。”

    孙思邈道:“你不用拜,我是看王鹏的面子,坐下喝酒。”

    王秉忠一点没感到尴尬,我儿面子大,父亲脸上也有光。

    面子大归大,王秉忠还是一鞠到地,态度极为恭敬。

    王鹏眨巴两下眼睛,看孙思邈。

    老头朝他瞪了一眼:“倒酒,吃完饭再和你话。”

    一顿饭吃了大半个时辰,王承先王秉忠父子俩都喝多了。

    由丫鬟仆人搀扶着,回去休息。

    送走两人,屋里只剩孙思邈和王鹏。

    老孙一指身旁座位:“坐这里。”

    王鹏过去坐下:“您老有话就,能办的我一定给您办。不能办的,想尽办法还是要给您办。”

    孙思邈捋着胡子,停顿了一下道:“态度还校我师侄袁罡送来消息,陛下要道门预测大唐气运。袁师侄把这事交给李淳风,也有把他往上推的意思……”

    王鹏脱口而出:“推背图…”

    一想不对,赶紧住嘴。

    孙思邈一愣:“子,你是不是知道什么了?马上去趟少陵塬。”

    王鹏摸摸下巴,掩饰尴尬,问老孙:“去少陵塬干嘛?”

    “李淳风在少陵塬上的道观里,为了推算大唐气运,差点走火入魔。据他自己,大唐的气运在不断变化,有外来因素在干扰气运。袁师侄觉得不可思议,一国气运,怎么会被干扰?可事情偏偏发生了!”

    王鹏道:“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孙思邈道:“我没和你有关系,你去和李淳风谈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你总是有一些新奇的想法,不定能对李淳风起到帮助。”

    王鹏试探着问:“能不能等莺莺和珍珠生了再去?”

    “不能,她俩生产还有几个月,李淳风等不到那时候,怕早已堕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一句话,去还是不去?”

    “去去去,您什么时候去?”

    “现在。”

    “现在?”

    “对,现在!”

    “……”

    王鹏出了侯府,不知去向。

    跟着他的,只有德子一人。

    李蓉知道是孙神仙有事交给儿子,一点都不担心。

    鹏儿能给老神仙办事,是他的福气,为娘的不能拖后腿。

    王鹏跑出侯府没多久,两个中年道士骑马站在路边,似乎是在等他。

    老远就打招呼:“来人可是乾州侯?”

    王鹏勒住马:“正是,你们是给我带路的人吗?”

    “乾州侯果然是信人,请随我们走。”

    完,两个道士打马便走。

    王鹏和德子跟在后面。

    德子靠近王鹏,声道:“少爷,这两个道士不普通,他们要是联手,我不一定是对手。要是发现不对,少爷不要犹豫,自己先走,我自有脱身之法。”

    王鹏道:“别担心,这趟是孙神仙派的差事,安全绝对有保障。”

    德子还是有点不放心:“少爷,栓子和林野留在太原,为何不把泰山叫回来,他整待在书院干嘛?”

    王鹏道:“你当我不想让泰山回来,李师非要他去书院当武术教官,我有什么办法。泰山去书院不是坏事,磨磨性子,对他有好处。”

    德子道:“可家里的护卫人手不够啊!我一走,只剩下多福多寿两个老头,要不您去求求陛下,把庆无公公也要到家里来。”

    臭子,绕了半,在这等着呢!

    “庆无是太上皇的人,我朝陛下要,合适吗?再了,我外公身边也不能没人呀!这样,今去了,看我眼色行事,咱们把把李淳风拐到家里来。”

    德子有些失望,他心里明白,李渊不死,庆无不可能随便出宫。

    侯府的护卫能力,德子最清楚不过。

    哪怕没有多福多寿,就凭三百钢驽,两千骑兵不见得能攻破。

    庄子上看似风平浪静,一旦侯府有事发生,那些民壮会在第一时间支援。

    对外,这些人是民壮,似乎没有多少战斗力。

    只有训练过他们的人才明白,这些饶战斗力,不输府兵。

    齐统领就曾经过,现在民壮里没有多少老卒,和府兵比,已经很强。

    以后退下去些老卒,不要多,三五十人,作为骨干,再给民壮配上合适武器,可以和十六卫任何一卫,硬刚一下。

    假如老卒能够达到两百人,每人领十个民壮,对上两千正规步卒,亦可战而胜之。

    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些人对侯府太过忠诚。

    谁敢对侯府不利,他们就敢和谁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