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4章 快马加鞭,目标西南

    苏过的算盘,是想请一位名医来京城坐诊,为自己明年出生的孩子保驾护航。

    不过这个人身份不一般,有点难请。

    “钱乙?”赵煦听后,觉得有些耳熟,道:“此人名号朕似乎听过。”

    “是,申王年幼时身患恶疾,正是此人医治。”苏过介绍道:“先帝因此擢其为太医丞,不过他前几年辞官回乡去了。”

    赵煦点头道:“是了,当年申王几乎丧命,虽然抢救了回来,却还是落下了眼疾。”

    在三月刚刚出阁的神宗第九子申王赵佖,幼时突发惊风,被钱乙救回一条命,但留下了斜视的毛病。

    “臣愿意试试大理的事,”苏过道:“还请陛下召钱乙还京,他不愿意在太医院待着,臣可以在安乐坊专门给他辟一块地方。”

    赵煦笑道:“接到朕交办的差事,其他大臣无不鞠躬尽瘁,只有卿,时不时还得提点要求。”

    “解决了后顾之忧,才能更好地为官家当差,”苏过恭维道:“官家仁爱,自然能明白臣的本心。”

    赵煦倒也不在意这些事,道:“等卿拿出主意,朕便下诏,如何?”

    苏过恭声道:“臣先谢过官家了。”

    回家的苏过开始绞尽脑汁,盘算怎么能帮段氏复国。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篡位的高升泰在死前是主动还政的,也就是段誉他爹的皇位是白捡的,并没有经过武装政变。

    但此后段氏一直都是傀儡皇帝,有名无实,大权一直在高氏之手。

    苏过要做的,就是靠大宋的影响力和段氏在西南一带百余年的声望,帮段正淳提前拿回皇位。

    出兵肯定是不可能的,毕竟大宋没有接受大理的称臣,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哪怕补上了这道手续,朝廷的大臣们也不会支持对西南动兵的,别人打过来都只想求和,怎么可能主动打出去,这不是大宋的风格。

    正在挠头时,父亲苏轼又找了过来。

    黄庭坚在上一轮的清算中,因为参与编纂诋毁新法的《神宗实录》一事,被贬到了黔州(重庆彭水)安置,苏轼想让儿子帮着求求情,至少换个好点的地方。

    苏过苦笑道:“爹爹也太高估我了,我才请官家帮忙,将前太医丞钱乙调回来,为这还多领了个差事没办呢,再去开口可不好办了。”

    苏轼问道:“什么差事来听听,不定我能帮上忙。”

    “也没什么,”苏过笑道:“就是帮大理段氏夺回皇位,再同意大理的称臣纳贡。”

    苏轼听完转身就走,道:“我还是去想想别的办法。”

    苏过摇摇头,无奈道:“又没要出兵,这不是还在想辙嘛。”

    不管他是想辙还是想子由,苏轼都已经走远了。

    大理的事如果不动武,那就只能先动嘴试试了,苏过虽然不想出门,但这件事做好了,对改变大宋朝中的保守之风是有帮助的。

    思来想去,少不得还是要跑一趟。

    范杜若看出他的矛盾,劝道:“你也不能一直待在家中,快去快回便是,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道理是这样,可就是不放心,”苏过仍是犹豫道:“一来一回少也要几个月。”

    范杜若笑道:“没事的,两家人如今都在京中,御医和安乐坊的大夫也按时过来诊脉,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苏过叹了口气,道:“那我明日安排下,便尽早动身,希望能早点回来。”

    范杜若笑着点点头。

    第二日,苏过先到宫里领了旨,要了人,便准备离京了。

    从京中带走的,是去年的新科榜眼赵谂,以及李直方和他的皇城司下属;

    顺道打算接上的,是被贬黔州的黄庭坚;

    下旨到渝州汇合的,是被贬英州(广东英德)的刘安世。

    赵谂的父亲赵庭臣本是渝州南方的土皇帝,后来响应号召,带领族人归顺了朝廷,这才得到的国姓,苏过带上此人是为了在当地做事方便;

    李直方就不用了,一来是护卫,二来也需要皇城司的人去活动活动;

    刘安世和黄庭坚就是应苏轼的要求,抢救一下了,当个使臣或者出个主意什么的,再顺便带回京城去。

    京中的事安排妥当,苏过又嘱咐了妻子好些注意事项,拜托母亲王夫人帮忙多照应着,这才依依不舍地出城,带上赵谂和李直方等人,马不停蹄地先赶往黔州。

    此次苏过是以本官,打着巡查新法的旗号到西南边陲的,因为未作军事安排,所以朝中的反响不大。

    章惇和苏轼都知道他的目的,但只要不动兵,他们便没有拆穿。

    沿途不断换马赶路,几日后到达黔州。

    黄庭坚接到诏书,一脸迷惑地问道:“叔党这是何意,我去渝州能做什么?”

    “是我要过去办趟差,之后鲁直兄便与我一同回京。”苏过笑道:“公私两便,对朝廷也有个交代。”

    黄庭坚叹道:“如此便多谢叔党了。”

    黄山谷是个豁达之人,所以与苏轼极为相得。史上他受党争所害,先被章惇等人贬到黔州,后旧敌赵挺之上位,又被贬到宜州(广西河池市宜州区),最终病逝在那里。

    苏过笑道:“客气了,没有山谷道人在京中,父亲可是寂寞得很。”

    寒暄过后,苏过安排人将黄庭坚的家眷先送回京城,然后大家继续赶往渝州。

    在渝州等了十数日,刘安世这才赶到。

    人员到齐,苏过召集大家交代了此行的目的。

    刘安世的惊讶比黄庭坚更甚,道:“此事为何让我等来?”

    当着人家的面肯定不能是顺便了,苏过答道:“刘少府敢言直谏,可堪为使,因此朝廷才有此旨意,着出使大理,面询禅位之事。”

    “大理并未称臣,我朝有何理由质疑?”刘安世问道。

    苏过早有准备,道:“朝廷虽然并未同意,但是大理段氏毕竟多次遣使,此次被权臣篡位,也私下派人入京求援,所以才有此校”

    李直方已经带着属下偷偷潜入大理,不管是退位的段正明还是等着继位的段正淳,只要能弄出一封书信来,大宋在大义上便立住了。

    刘安世表示不信,道:“如此国家大事,就委派我们几人吗?”

    “又不是出兵讨伐,算什么大事!”苏过答道:“只是遣使例行询问一番,刘少府可是怕自己回不来了?”

    刘安世怒而起身,喝道:“为国出使,何惧之有!”

    再权臣篡位这种事,他也真是不能忍。

    苏过喜道:“那等我的人回来,便择日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