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9章 被人截胡

    “大胆,见了本官为何不跪?”

    侍郎气坏了,也不知道这经理是个什么玩意,见了堂堂侍郎,居然也只是拱手一礼。

    旁边的随从马上跳了出来,对这经理大声呵斥。

    谁知道这经理根本不慌,只是淡淡的道:“大人平时去买东西,或者出门游玩,都是进门先让人家掌柜的跪下么?”

    这帽子侍郎可不敢扛,看这家伙如此嚣张,决定先晾一晾这雷家,袖子一拂,转身就走。

    要不是出门前候尚书严令速速敲定此事,他甚至都有直接转身回京的冲动,到时候和尚书大人狠狠的告上雷家一状,难道他还能咬了我去。

    周围躲着看热闹的家伙们都呆了,这什么情况,这场在雷神银行津分行,正在开挖的地基前的第一次接触为何开始就结束了。

    雷家的经理却仿若无事人一样,淡定的迈着步子,继续绕着地基监工。

    与朝廷商谈借款这么大的事,不是他一个分行经理可以决定的,高行长正在赶来津的船上,他只需要做好“不亢不卑,有礼有节”八个字就校

    接下来几,这位侍郎居然在津闲逛了起来。

    得益于辽东盐的大量输入,北方很多胆子大的家伙慕名而来,津城这一年多时间居然也建设得有模有样了,一改往日土围子的模样,酒馆,青楼,供来往盐商住的独院式客栈一应俱全。

    等了几,一直没见雷神银行那边有动静,北京候恂派来询问进度的人又找到了面前,侍郎大人才不情不愿的派人前往银行所在,邀请银行经理前来一述。

    让侍郎意外的,这次经理居然跟在一人身后,看来是真正做主的人来了。

    前来催促的人就坐在旁边,侍郎也顾不得高世文同样只是对他拱手一礼的事了,问道:“看来真正做主的人来了,雷家想要封国公,拿到沈阳做封地,可还要拿出诚意才行啊。”

    高世文摇了摇头:“雷家给出的诚意已经够多了,冒如此大的风险,为朝廷筹措数额如此之大的银钱,要一个国公,和一块实际控制在鞑子手中的封地,并不过份。”

    侍郎追问:“可那些军械呢?这可是一半的份额,五百万两军械的生意,足够雷家赚了吧?”

    高世文显然不准备让步:“大人明鉴,我们提供给朝廷的军械,都是质量一流,经久耐用的好东西,绝对比朝廷自己打造的更为划算,雷家完全是抱着抱效朝廷的心思来做这笔借款,所谓利润,其实非常微薄,不过是一点点风险回报而已。”

    看到这家伙油盐不进,侍郎大人显然没心思谈下去了,端起茶杯就送人。

    等得高世文等人走出门外,侍郎大人狠狠的道:“该死的东西,连基本的礼仪都不懂,不过一落魄秀才,居然两手空空上门来,真当朝廷求着你们不成。”

    听这话,朝廷也不完全是废物,至少知道了,这位在南京,苏州声名远播的冷血行长是什么出身。

    候恂派来的人算是看明白了,这位爷来了津几了,这是完全一点事都没干成啊。

    苦口婆心的劝道:“大人,候尚书那边等着我回话,是不是催他们动作快一点。”

    侍郎只是冷笑,不错,候恂确实是尚书,但他也是侍郎,平素表示恭敬也就罢了,但大家的根脚都是一样,你想让我当你的应声虫,你候恂怕是还不够格。

    “无妨,本官自有计较。”

    候恂这边眼看得久等不来好消息,也是开始发愁,他的盟友们都在观望此事,言语中不无催促之意,毕竟像雷老虎如川大包之辈,大明有一个就够了,他们更擅长躲在背后捅刀子,搂好处。

    正当他想着用什么办法来推一下那个动也不肯动的侍郎时,派去津的心腹却给加急给他送来了一个好消息:有一队打着福建总兵郑旗号的人,从津码头上了岸,大张旗鼓的表示愿意为朝廷提供一千万借款,同样只要一个福国公之位,以及在台湾岛上的澎湖岛作为封地。

    候恂喜得拍掌欢呼,越多人进来,水才能搅得越浑,到时候只推雷家诚意不够,难道其他人还会有意见不成?

    “这郑家是有备而来啊。”

    看着气势高昂的郑家队伍身后扬起的烟尘,津分行的经理不无忧虑的道。

    高世文慢慢的喝着茶,眯着眼睛:“当然是有备而来,他们福建想要收到消息至少都要半个月,这一路北来,估计那些在舱底划浆的人都累垮了。”

    这年头,想要船快不是没办法,那就是帆浆船,不过就是有点费人而已。

    “行长,你就不担心咱们的生意被他们抢走?”

    高世文放下茶杯:“有什么好担心的,借款这东西,用得好了,对朝廷是好事,用不好,就是毒药,你认为朝廷那些官员用得好这轻易到手的银子?”

    额,这话对他这位刚上任的分行经理还有点深奥,还是老老实实的监造分行大楼才是正经,这么高赌游戏,不是他一个童生可以玩得明白的。

    郑家显然比雷家会来事多了,本身又有福建总兵的身份,跟官场中的某些人也搭得上话,凡与此事有关的人员,见面话还没,先送上一份福建特产。

    一时间,所有人都将雷家忘在了一边,连在津的侍郎都招了回去,看这架势,分明是不想和雷家谈了。

    郑芝龙条件和雷家的一样,而且澎湖岛是个什么鬼,听都没听过的一个地方,封给他就是了,至少比沈阳更便宜不是。

    双方郎情妾意,干柴烈火,居然只花了半个月时间,就谈妥了所有条件。

    一时之间皆大欢喜,除了远在南京的魏国公委婉的向崇祯写了一封信,担心这次将雷家踢出局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崇祯解决了最大的财政危机,正是在兴头上的时候,对魏国公的担忧嗤之以鼻,直接将信扔了。

    由于海冰渐厚,雷老虎直到朝廷与郑芝龙的谈判完成之后,才收到船队用冰划子送过来的消息。

    将信看完,也是直接一扔:“这样不是挺好,不然大冬的,我还要溜着冰出门一趟,多累得慌。”

    看到正在偷笑的李三五,开口吩咐道:“正好冬你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帮我带点礼物,去福建拜访这位新晋福国公一趟,顺便和他谈谈粮食买卖。”

    伸手不打笑脸人,虽然郑家和雷家因为长崎的事,已经在暗地里结了仇,但你现在升官发财的时候,人家带着礼物上门恭贺,但凡有点脸的,也干不出来拿人家一个跑腿的出气的道理,这正是一个与郑家接触的好机会。

    “少爷,买多少?”

    雷老虎嘴一张,差点没把李三五吓倒:“先定个一千万石的量吧,看他郑家敢不敢接。”

    你这不是狮子,是狗吞月啊。一千万石粮食有多少,雷少爷你是真没概念吗?

    “我们明年钢厂的高炉会越来越多,船场也会开建大船,还有开荒,修水利,修路,几十万劳力都用得完,没有这么多粮食,拿什么养活他们?”

    “那我们放在哪里,全部运回辽东吗?”

    这么大的生意,不是一次可以做完的,还需要时间筹划,等到理清楚这里面的事务,差不多也到明年了。

    “你推荐一个人,先让他去津修粮仓,明年开始,我们就用这个粮仓的粮食,沿着运河进黄河,在山东,河北招人。”

    现在的义军已经闹到河北附近了,正好借这个兵荒马乱的时机,将这两个地方的人转移出来,反正现在灾不断,这两个地方也实在没什么收成。

    辽东目前的粮食储备还算充足,这个是雷富贵亲自抓的,除了雷老虎从江南运过来的大批粮食,还有今年收获的近三万石大豆,不过目前除了做豆腐外,其它的基本都上用来喂马,也算是变相的减少了粮食的消耗。

    鞑子的盛京城中,这个冬显得颇为荒凉。

    黄台吉领着大军往东边朝鲜去了,人口也在慢慢的往东迁移,现在留守盛京的,就是阿济格一部。

    荒凉点就荒凉点,至少没人管。

    可从降邻一场大雪之后,盛京城就不断有人进城逃难,阿济格一问,居然又是南边那可恶的雷家军,大冬的不在家猫着,跑到盛京城周围,欺负他们这些在城外种地的老弱病玻

    阿济格大怒,可一想盛京城的重要程度,他也只能暗暗咽下这口气。

    城外的庄子被平了,不过被骂一顿,真要把盛京丢了,恐怕黄台吉也保不住他。

    而且逃难的人得很清楚了,对方全是一两百饶队伍,他想打击对方,除非也一样将队伍分拆了撒出去,不然连找到这些人都困难。

    这黄毛儿何其阴险,他可不想自己的人刚撒开,回头盛京城就被他带人偷袭了,还是先去信问问黄台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