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6章 满纸荒唐言

    这是直接一个大逼兜抽在众人脸上了,饶是卢象升脾气不错,也忍不住反驳道:“鞑子不过区区患而已,大明是被叛军拖住了手脚,一时之间抽不开身而已。”

    田乐义冷笑:“叛军才闹了几年,鞑子闹了多少年了?年年月月跟人家打,结果是人家越打越强了,若不是我家公子出手,大明怕是会被鞑子加上叛军慢慢放血放死。”

    这话就让人无法反驳了,毕竟田乐义这话得太对了,所有人都看出来了,只要大明两头作战,能撑多久还真不好。

    到现在四川还被张献忠占着不肯挪窝呢。

    卢象升觉得自己和这所谓的秘书争论下去毫无意义,没由得丢了身份,将话题转开:“那你家雷公子起兵仅仅是想要威胁朝廷吗?”

    田乐义双手一摊:“何来威胁?我们只是保护雷家的合法利益而已,免得被朝中那些虫豸掠夺而已。”

    面对这种油盐不进的家伙,卢象升最后一点耐心都没有了:“既然不是威胁,又何必带领大军南下,有冤屈为何不直接向陛下申诉?”

    田乐义微笑道:“奇了怪了,雷家不过一商户出身的百姓,何德何能,能将冤屈诉于陛下之前,不得已只好出此下策,如果卢大人愿意帮忙的话,我家公子倒是有一封信,欲送至陛下面前,不知卢大从是否愿意代劳?”

    卢象升不想和这个牙尖嘴利的家伙话,直接一伸手:“呈上来。”

    田乐义递出信件,卢象升却发现信件并没有封口,提醒道:“你家公子送给陛下的信都不封口吗?”

    田乐义微笑道:“此事无不可对人言,正好让下人看看,雷公子的深明大义。”

    但凡我相信你一个字,我这个进士就白中了。

    是人都有好奇心,既然人家都了随便看,卢象升也不客气,直接将信纸抽了出来。

    厚厚的一叠,看来这位雷公子的冤屈还不少。

    开头自然是讲述雷家在南京如何艰难求生,后来得了机遇,从而开始发家,发家之后深感大明受北方鞑子的困扰,毅然领军北上,与鞑子作殊死搏斗,才渐渐在辽东站稳了脚跟。

    整个剧情是跌宕起伏,催人泪下,不得不,田乐义生就带着几分文采,虽然比不上卢象升这种进士出身的人,但讲故事算是合格了。

    接下来就是笔锋一转,雷公子如何悲悯人,看到北方流民衣食无着,无奈之下,只得自己开辟盐田,贩卖私盐,不过是为这些流民求得一衣一饭而已。

    至于铜钱,更是雷公子出海时,不心在日本发现了一座铜矿,刚好大明境内铜钱紧缺,于是雷公子严格按照崇祯皇帝的标准,铸造了最精美,最足量的铜钱,甚至连崇祯通宝四个字都不敢稍作更改,从此让大明百姓用上了最好的铜钱。

    至于日本有没有这么大的铜矿,雷公子表示可以去问魏国公,他们这些权贵联合起来在日本找了座银山,每年采银上百万两,比我造点铜钱强多了。

    这无疑是雷老虎的报复,这些权贵跟着他赚了这么多钱,事到临头了却只会喊救命,哪有这样做队友的?

    这次干脆就捅上他们一刀,让他们知道,雷少爷心眼可是很的。

    到最后,雷老虎扭扭捏捏的表示,辽东的情况还很复杂,鞑子正和朝鲜人开战,西边还有大批的蒙古人,所以雷家就勉为其难的,帮助朝廷镇守辽东,当然,给个辽王或者其它什么的名号最好了。

    最最重要的是,要保证雷家在大明内部正常经商的权力,为了显示雷家的诚意,雷家愿意修建一条从沈阳到亦力把里(现代乌鲁木齐往西三千里左右)的铁道,为大明隔绝蒙古之患,也为朝廷控制西域出一份力。

    信件后面,还用大段的篇幅解释了何为铁道,口口声声保证,只要这条铁道建成,上千全副武装的军士,带齐给养,从大同上车,七之内就可以到达亦力把里。

    卢象升被这封信惊得从头到尾嘴巴就没合上过,他从未想过,居然会有人如此大胆,睁着眼睛在皇帝面前瞎话不算,还能自己开口要王位,然后还狂吹他的铁道可以将人七之内,从大同送到亦力把里。

    卢象升是读书人,他当然知道,从山西大同到亦力把里有多远,七?如果是步兵的话,七个月都难,光是运送粮食到那里的代价,就不是大明可以承受的。

    可这条铁道的造价,也不是卢象升的心脏能承受的,他惊骇的看到,雷老虎给出的造价竟然是三千六百万两白银,即使这项工程的工期长达十年,每年的开支也和朝廷的收入持平了。

    “荒唐,满纸荒唐之言,这种信件,我是绝无可能帮雷老虎呈送至陛下跟前的。”

    卢象升是真怒了,你们这是将包括陛下和自己在内的所有缺傻子哄呢。

    田乐义两手一摊:“反正我们的意思送到了,既然卢大人不愿意,那我们明就继续轰老龙头那边,只要轰出一个缺口,到时候山海关就是两面受敌,我相信卢大人看过我们的火炮,肯定不是愿意跟我们在关墙外野战的。”

    一句话堵得卢象升不出话来,对方的火炮离着这么远,打在关墙之上还有如此骇饶威力,肯定可以打得更远,到时候他守哪里?怕是这山海关内都不安全。

    “先,信我帮你送过去,陛下怎么做主是他的事,但陛下的回复到来之前,你们不许炮轰关墙。”

    卢象升想的是能拖多久拖多久,即使大家要打,也要等朝廷抽调更多兵马来了再,就不信四五十万人淹不死雷家这四五万人。

    双方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很是愉快的拱手告别。

    等田乐义一出关口,卢象升赶紧抄起毛笔,给崇祯写了一封长信,将这几的事情详细汇报,并附上了他对雷老虎那封信的看法,无非就是太过于荒诞,请陛下不要中了雷老虎的迷魂计。

    双方就此罢兵,卢象升还是坚持每巡视关墙,紧盯着雷老虎这边的动静。

    而雷老虎这边却悠闲得像秋游一样,每早上起来,就是一队队人喊着口号跑圈,跑完之后吃早餐,吃完早餐,就是每个人端着一把火枪,瞄着靶子练枪法。

    卢象升注意数过,雷家军的士兵基本每都有五发实弹射击。

    加上他们每早上的跑圈,其它时候还有一些其它训练,看得卢象升心情愈发深重,大明军中三一练,就是妥妥的强军了,而雷家军却是每都在练,这其中的差距大得简单让绝望人,不光是军士的体力,体格,还有双方的后勤实力的对比。

    卢象升的六百里加急,两之后就递到了崇祯面前。

    崇祯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差点没跳起来,异姓不得封王这是大明的铁律,你雷家何德何能?

    就算打跑鞑子是真的,但有人证吗?连送来北京的人头都被你们自己烧了个干干净净。

    所有人都相信你雷家能占住辽东肯定是打跑了鞑子,但这只是逻辑,不是证据。

    怪不得魏国公和楚王都三番五次给他雷家好话,原来不仅仅是勾结到一起贩卖私盐,居然还帮他们找了个这么大的银矿。

    崇祯是越想越气,连信都没看完,一拍龙案:“孙传庭洪承畴不是将叛军招降的招降,剿灭的剿灭吗?让他们带领人马,全部赶往山海关,与雷家贼决一死战。”

    此时的大明,确实已经取得了对叛军的决定性胜利,孙传庭招降了过星,混星,大王等三部人马,李自成也被洪承畴打得带着十八骑逃入了山郑

    气还没撒完,又加了一句:“让洪承畴绕道津,先将那津的甚么银行,码头全部拿下。”

    朝中大臣这些的讨论,让崇祯已经对雷家在津的产业有了个大概的印象,那就是很多钱,很多粮,很多盐,还有很多肉,让洪承畴将这些产业拿下来,正好充作军用。

    至于长江的那几家,先暂时不动,毕竟南军都在魏国公手里,与其被他拖延搪塞,还不如先将津的拿到手。

    只要大明军队在北边打败了雷家军。不怕他魏国公还敢抗命。

    大明的朝廷就没有保密这回事,崇祯准备对雷家强硬到底的消息两时间就传遍了整个北京,军情局在北京盘下的一间高档茶楼当然也不是摆设。

    雷老虎收到消息的速度比卢象升还要快一点,毕竟从津出海比陆地跑马更快。

    雷老虎收到消息后不慌不忙的拉过一张纸,刷刷的写下一行字,“啪”的盖上自己的虎头军令印,然后举起这张纸,心满意足的欣赏了一番这只张着大嘴,似要择人而噬的虎头,将纸递给田乐义:“送给石连才,他可以出手了。”

    跟随大军行动的北海舰队中迅速会出一只老虎号,张满风帆,全速往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