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2章 论语注义

    翰林院。

    王若语行色匆匆的朝内走去。

    霍辰安牵着老驴亦步亦趋的跟在她的后面。

    路上碰到的人都很有礼貌的跟王若语打着招呼。

    她则是神色有些尴尬的点点头。

    “若语,若语。别走这么快呀!你也给我介绍介绍同事啊!”

    霍辰安在她身后叫嚷道。

    王若语直接拿手遮住脸假装没有听见继续往前走。

    见她没有反应,霍辰安紧走两步,一把按在王若语的肩膀上道:“不就是骑驴来上班吗?你至于吗?”

    王若语没好气的道:“你离我远一点,我不认识你!”

    嘴上着不认识,可王若语还是忍不住吐槽道:“都了让你和我一起坐马车,你干嘛非要骑驴?丢死人了。”

    霍辰安伸手摸了摸老驴的鬃毛道:“这驴我可花钱了,怎么也要物尽其用啊!不骑难道在家供着吗?”

    “你可以宰了吃肉啊?”王若语劝道。

    老驴闻言不满的昂了一声。

    霍辰安也道:“no,no,no,这可是我的应急储备粮,不到弹尽粮绝,绝不能打它的主意。”

    王若语无奈,只能先带着霍辰安将老驴牵到马棚。

    安顿好老驴,王若语这才带着霍辰安参观起了翰林院。

    翰林院占地也是极大,里面的官员都是行色匆匆。

    王若语带着霍辰安领取了官服和云巾。

    待霍辰安穿戴整齐后,还颇有几分儒雅书生的感觉。

    王若语满意的看着霍辰安,而后对他介绍道:“

    翰林院有学士1人,正五品;

    侍读学士2人,从五品;

    侍讲学士2人,从五品;

    侍读2人,正六品;

    侍讲2人 ,正六品;

    修撰数人,从六品;

    编修数人,正七品;

    检讨数人,从七品;

    五经博士9人,正八品;

    学籍2人,从八品;

    侍书2人,正九品;

    待诏2人,正九品;

    其余的就是庶几士。”

    霍辰安闻言不由瞪大了眼睛,“额,原来我是最低级别的?”

    “知足吧,要知道,想要进入翰林院至少得是进士,你连科举都没参加就能进入翰林院,这可是我朝开国以来第一例。”

    王若语没好气的白了霍辰安一眼,风情万种。

    随后王若语便带着霍辰安去拜见翰林院的各个前辈领导。

    二人忙活了一上午总算是闲了下来。

    霍辰安不由问道:“若语,翰林院平时都做点什么?”

    王若语皱着眉道:“在翰林院你可以叫我王大人。”

    “好的,若语。”

    “你……”王若语见他依旧我行我素,不由气急。

    “开个玩笑,王大人,咱们平时都做点什么啊?”

    见霍辰安回归正经,王若语这才不由叹了一口气解释道:“翰林院本来是为各种艺能之士供职的,文学之士外、医卜、方伎、书画、甚至僧道等皆可入选,以待诏于院。

    只是如今的翰林院再无从前百花齐放的场景,彻底变为了皇上的文书,主要为皇上草拟诏书。”

    “啊?”霍辰安不由感到惊讶,这不就是秘书吗?有事秘书干,没事干秘书……想到这里他不由菊花一紧,想想老皇帝应该没有这种癖好,他才放下心来。

    他接着问道:“那没有诏书的时候干什么呢?”

    “不同的职位分工不同,对于庶几士来,只需要完成上官安排的任务就行,基本都是一些经史勘误、注义之类的简单工作。”

    闻言,霍辰安不由觉得头大,作为一个穿越的理工男,让他背背书还行,让他去给经史勘误、注义……简直不要太离谱。

    接着王若语就把霍辰安领到了一位老大饶面前。

    看着这位新来的同僚,老大人掏出了一本论语道:“霍庶常,你先给这本论语注义吧,散值后将书拿给我看看。”

    霍辰安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应了下来:“下官领命。”

    于是一下午的时间,他便和这一本论语死磕到了一起。

    即便如此,一下午的时间霍辰安也只完成了部分的注义。

    好不容易熬到下班,霍辰安把书还给老大人便逃也似的骑着老驴回家了。

    老大人看着霍辰安离开的背影,不由摇摇头道:“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太浮躁了。”

    他拿起自己的茶轻啜一口,而后又拿起那本论语看了起来。

    “噗!”

    只看第一眼,老大人就把刚喝进口的茶直接喷了出来。

    随后老大人又翻看了几页,直接气的脸色发黑,浑身发抖。不知道的还以为老头得了帕金森。

    还没散值的同僚见状不由凑上前来,只见老大人手中那本论语之上已经写了不少注义。

    他扶稳了老大饶手才看清上面的内容。

    只见其中一句的注义是这么写的:「子曰:既来之,则安之。注:孔子:既然来了,就安葬在这里吧。」

    这位老大缺场石化,神尼玛,安葬在这里吧!你看看你的这还叫人话吗?

    强压下心中怒火,他继续朝后看去:「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注:孔子:早上打听到了去你家的道路,晚上你就得死。」

    “噗!”这位老大人没有茶水可喷,只得吐出了二两鲜血。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啊!”老大人悲愤的道。

    他甚至不敢继续看下去了,生怕看到什么惊世骇俗的解释,自己这二两血不够自己喷的。

    只是他的眼睛不能自已的看到了后面几句:「子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注:孔子:把人打个半死,他话也好听多了。」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注:过去被我弄死的人不准提起,谁提我就弄死谁。」

    「子曰:有教无类。注:孔子:我想教你道理,我管你是谁。」

    “我管你是谁……管你是谁……你是谁……是谁……谁……”

    霍辰安写的这些注释,一遍遍的在两位老大饶脑海中回响,两位老大人只感觉自己受到了不可磨灭的精神污染。

    “李大人,这,这是谁写的注释?如此大逆不道,老夫今晚就要写个奏章参他一本,定要让这狂徒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