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七十二章 经济制裁

    为了能更好的发动中洲的百姓参与到对西洲的经济制约中,季昀与皇帝两人例外配合,同步发起了一场舆论风暴。

    先是皇帝在中央广场当众宣读了对西洲的讨伐檄文。

    文中详细讲述了西洲帝国帮助叛国军首领魏流云发动兵变,并在叛变失败后,协助对方逃跑并收留对方的全过程,还含糊地透露出近期对方又想干涉中洲内政的动向。

    干涉他国内政向来都是最让人忌讳的大事。

    更何况,经过几次变革后,国力蒸蒸日上,百姓生活得到质的飞跃后,中洲帝国的民心凝聚力正在稳固提升郑

    所以当皇帝出要对西洲干政行为发动经济反击时,瞬间就得到了热烈的回应与支持。

    甚至有人自发喊起再不吃西洲水产的口号。

    当晚,最新的报刊在季昀的安排下,提前一发行,不论是新闻版还是娱乐版,都大篇幅描述了西洲行为的恶劣以及中洲经济制约反击的必然性。

    甚至在娱乐版,还采用了燕六拟写的魏流云秘史,诙谐生动地讲述了魏流云如何与西洲勾结,最后又如何被出卖抛弃,客死边关的故事。

    同时,也在花边新闻里,揭发了多起因为食用西洲不新鲜海鲜而发生的多起死亡事故,更详细描述了西洲水产的不合格产业链。

    如此一来,短短几内,整个中洲帝国以中洲城为中心,顿时卷起一股抵制西洲帝国产品的风暴。

    眼见时机成熟,皇帝正式下令,即日起,暂停与西洲帝国的通商,并全面禁止售卖农作物给中洲帝国的商贩,同时全面禁止购买西洲帝国的各种产品,尤其是水产品。

    政令一经发布,便被百姓自发宣传扩散了出去。

    不出一,连边境偏远地区都得到了消息。

    秦四海隐约感到了危机,虽有心做点什么,这个节骨眼,却也不得不装出一副配合的样子,带着属下,四处巡逻。

    接连几过去,西洲的商人与平民率先察觉到了变化。

    不能是他们如何推销,降价或打折,中洲帝国的合作商家全部都停止了采买,如此一来,大量的水产品因为滞销而发烂发臭。

    另一边,农作物的市场更惨,西洲的商人带着金银去了,连卖家的影子都看不到,这直接导致越来越多的西洲人吃不上米面粮油,甚至瓜果蔬菜也极度匮乏。

    尤其是最近极为畅销的玉米、番薯,更是一颗难求。

    随着供需严重不足,西洲百姓叫苦连。

    就在这种氛围下,关于西洲帝国皇室干涉中洲内政,企图分裂中洲帝国的消息不胫而走,西洲的商人与百姓这才直到,中洲帝国关闭通商的真正原因。

    一时间,整个西洲帝国民怨沸腾,唉声载道。

    “看看你做的好事。”

    西洲皇宫内,皇帝泽诺夫把刚收到的中洲帝国官方的关闭通商口岸的文书甩到了一名大臣的脸上。

    “我不是过嘛,暂时不要轻举妄动,为什么要擅自做主去解除秦四海。”

    面对皇帝的质问,大臣满脸惊慌,似乎也没想到,自以为瞒过海的举动居然带来了如此之大的后果。

    “陛下息怒,中洲帝国的君主毕竟年轻,只要我们像上次魏流云那样,随便找个借口糊弄一下,这事也就过去了。”

    “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头脑简单吗?”

    泽诺夫越越气,最后更是直接抬脚把人踹翻在地。

    “你这个蠢货,还不赶快把派出去的人都给我叫回来。”

    大臣闻言,连忙起身,颤颤巍巍地走了出去。

    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重新坐回自己位置的泽诺夫反而一改之前的暴怒,满脸平静。

    “陛下这次的试探似乎失败了?”

    一个身影从背后的通道里走了出来,赫然是一位肤白高大,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怎么?你似乎很高兴?”

    “陛下误会了,你我两国本就是同盟军,陛下难受,我又怎么会开心呢。”

    泽诺夫深深看了一眼眼前这位海外帝国的大使,眼底灰暗一片。

    “陛下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海外使臣试探性地问道。

    然而得到的答案,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赔礼求和。”

    “陛下,你这就认输了嘛?”

    海外使臣慌忙追问,带着一丝不可置信。

    可他的激将完全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泽诺夫甚至不再开口,而是直接挥手令其退下。

    ……

    中洲的经济制裁令颁布不到七,西洲的来使便火速赶到了中洲城。

    对方反应之迅速,也是大大出乎了季昀的意料之外。

    同时,也加深了季昀对于西洲帝国君主的忌惮。

    “能屈能伸,当机立断把损失与怨气压到最化,此人不可低估。”

    季昀给出自己对于西洲君主的判断,同时也有提醒皇帝的意思。

    “老师放心,我从来不会看任何敌人。”

    “陛下能够如此,我就放心了。”

    随后,两人一同接见了西洲的来使,最终通过几番拉扯,以西洲帝国赔偿临城一座,水产万吨,黄金万两作为歉礼,同时中洲这边取消经济制裁令,恢复两国的通商口岸和集剩

    如此一来,两国第一次明面上的交锋,最终以中洲帝国大获全胜收场。

    可季昀和皇帝都知道,双方的敌对只会越来越深,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而当今之际,最紧要的,就是把中洲内最不稳定的因素,率先解决掉。

    这个不稳定的因素,正是藩王秦四海。

    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季昀比谁都要清楚。

    尤其是这次西洲大使为了显示求和的诚意,特地带来了上次与秦四海会面时商议往来的证据,有了这些往来文书信件,皇帝完全有正当的理由,缉拿秦四海。

    然而就在皇帝要下令动手时,秦四海也是从西洲来访的事情里察觉到了异样。

    随后,直接封闭了边境城,划地为王,公然竖起了反叛的大旗。

    秦四海突如其来的行动彻底打乱了皇帝的部署。

    原本可以直接拿秦四海下牢狱的事情,如今已然不能做到。

    一场内战在所难免,皇帝望着边境的方向,面露不忍。

    此次与魏流云那次不同,秦四海占据的是一座城池,那里面,还有着无辜的百姓,那些可全都是中洲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