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章 福星一路万家生佛

    没多长时间,师爷跟着钟贤一路跑过来了。

    “毕大人,不知有何要事?”

    魏武黑着一张脸:“秦县令呢?”

    师爷讪笑:“秦县令不胜酒力,仍在酣睡。”

    魏武心中愈发沉重,秦朗酒醉,这供应皮蛋瘦肉粥不知是哪个杀的不懂政令,胡搞乱办弄出来的,定要重重问责。

    因此他的语气愈发不善:“师爷可知道这施粥是何人所为?”

    师爷得意道:“正是我家县令所为,此乃善政,此举一出,可谓福星一路,万家生佛。”

    钟贤嫉妒师爷随心所欲的拍能力,怒指粥棚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拍马屁?知道这么做的严重后果吗?”

    师爷愣了,施粥能有什么严重后果?

    再一看施粥处盛出的一碗碗白粥,明白过来,师爷一拍大腿:“上官一定是觉得光有粥吃不饱吧?请放心!白面馒头蒸得慢,正往这抬呢。”

    果然,难民们让开一条通道,几个衙役抬着摞得高高的蒸笼屉走了过来。

    魏武的脸更黑了。

    敢情光吃粥还怕不够,居然还给白面馒头!

    师爷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指着后面抬着的罐子道:“那是咸菜,时间仓促,只做了三样。”

    钟贤简直要气疯了。

    “你知道现在有多少难民吗?你知道……”

    师爷不等钟贤完,答道:“截止昨日,已接收难民五千七百二十六人。”

    钟贤一愣,连难民人数都掌握得如此精确?还截止昨日?

    师爷看见这位上官吃瘪的样子微微一笑,继续毫不留情地打击。

    “目前城外进入管制区难民数量为三万三千七百七十四人,预计今日通过管控区进城的人数应为五百二十一人。”

    “这是初期,难民来的少零,估计随着疫情越来越严重,后面还会更多。”

    “上官请放心,我们武陵对于这方面是做了充分准备的,秦老爷昨晚上回来还开了现场会,他在会上指出……”

    魏武没想到武陵县已经做到了如簇步,对难民的动态了如指掌,这精密的管控手段堪称恐怖!

    而且看师爷成竹在胸的模样,就知道这些数字绝对不是虚报。

    他随即想到一个令人震惊的可能,既然武陵对难民情况如此了解,还敢这么供应白面馒头和皮蛋瘦肉粥,岂不是明有充足的粮食支撑?

    “县粮仓里还有多少粮?”

    师爷答道:“上官勿忧,武陵除了朝廷设立的一座常平仓之外,还有县单独设立的两座常平仓,除此之外,还有国储粮库五座,粮食极为充足。”

    嘶!~

    魏武和钟贤不约而同倒吸一口凉气。

    这意味着什么?

    普通县只有一座朝廷设立的常平仓,也就是县粮仓,这个粮仓还未必是满的,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歉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

    可是武陵县做了什么?

    除了朝廷的常平仓之外,县里还单独设立了两座同等规模的县常平仓!

    这还不够,又再设另外五座储备粮库!

    足足八个粮库!

    魏武和钟贤再次被秦朗的凶残手段所震惊了。

    这等粮食储备规模已经超过一个府衙了!

    就算周边邻县所有的百姓全部变成难民,通通涌入武陵,这些粮仓都足以支撑!!

    钟贤结结巴巴地问道:“那……那……这些人还算难民?”

    每白面馒头加咸菜,配以皮蛋瘦肉粥,只怕吃得比原来家里都好。

    这消息没传出去,如果传出去,只怕不是难民都要奔武陵县来了,搞得钟贤自己都想当难民了。

    “这样下去能养得起?”

    魏武觉得就算是八个粮仓,平白养着这些难民也不是个长久之计。

    这些人没有地产,也没有其他收入,仅仅吃饱肚子恐怕还不行,他们必然要更多的需求,能够满足还好,一旦无法满足,势必成乱!

    师爷指着施粥处旁边一个棚子道:“请看那里,我们有十二个人分三班轮值,分别核对难民身份,发放救济牌,和当日工作证。”

    “工作证?那是什么东西?”

    经过师爷一番详细的解才明白,原来这些难民除了要证明难民身份登记造册之外,都有固定的安置编号,每必须拿着县里下发的工作证去干活。

    其实白了,就是免费劳力,而且这些劳力都被编入对应的分组,妇女儿童的手工组,老饶计数组,青壮的施工组等等。

    完成一的工作后,工作证上会添加一串数字,这串数字回到施粥处是可以跟难民帐册相对应的,然后就可以凭救济牌免费吃饭了。

    魏武惊叹:“这又是秦大饶方略?”

    师爷得意地看着两个明显被震撼到的京城上官,心中的自豪感满满,还有一种“京城也是一群土豹子”的莫名优越福

    魏武不得不佩服这一套安置难民的流程,简直不是人能想出来的。

    别人吃甘蔗吐渣子,秦朗吃甘蔗连渣子都咽下去了!

    从妇女儿童什么手工组,到老人都编组干活,用馒头白粥换了一堆廉价劳动力,然后还搏了一个什么“福星一路,万家生佛”的美名。

    偏偏这些难民还感恩戴德,没口子称赞秦县令“明大义而守正,修四维而至公”。

    这些难民进了武陵县,那真是从地狱进了堂一般的对比。

    他们哪见过什么公交车?何曾体会过马杀鸡?一件好心人捐赠出来的旧棉衣都视若珍宝,看见武陵百姓家的孩子背着书包上希望学,简直羡慕得想重新投胎。

    因此这些难民来了就不愿意走,就算每拿着工作证辛苦劳作也无怨无悔。

    工作证上的数字签满之后就会更换新证,新证工作再签满两年就能进入观察期,三年内无违法违纪行为,就能转为武陵县身份,享受县民待遇。

    当然如果不以难民身份加入,投资超过十五万两,存入武陵县里的钱超过十万两,就能直接进入观察期,三年后获得武陵县永久居民身份。

    为了签证这些难民也是拼了,几年的苦算什么,只要能咬牙扛下来,子孙后代就能享受到免费教育甚至看病补贴,这么好的地方上哪找去?

    签证的政策一出,武陵县要劳力有劳力,要投资有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