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六章 按照秦朗的“遗志”继续奋斗下去

    这本来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需要刻板教条的背诵和讲解,也不需要一个固定的模式,只要每跟着四处转,多看多问多听。

    这段时间以来隆庆感觉自己正在建设南阳的过程中飞快地成长。

    以往太傅讲的一些东西很空泛,不容易理解,但是在南阳建设这些具体的事务管理过程中,一些老问题往往忽然得到了答案。

    现在秦朗病倒了,隆庆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无论花多大的代价,也要把秦朗治好,实在不行就把他直接拉回京城找太医院。

    第二个想法就是南阳的建设成果不能丢,不管花多大代价,也要把南阳继续建设下去。

    在他看来,南阳现在要房子有房子,要路有路,老爹如果要出兵郑国,南阳已经提交了一份完美答卷。

    而他隆庆要做的,就是在秦朗醒来之前,按照秦朗的“遗志”继续奋斗下去,打造出一座黄金与珠宝之城!

    所以当雍卓问起他的时候,隆庆毫不犹豫地回答。

    “从现在开始,我将接管魏国襄阳府南阳郡的管理权,直到秦朗醒来为止。”

    雍卓点点头:“我们算是想到一起去了,我也是这个想法。”

    “但是稍微有一点点不同,那就是必须以我为主,秦兄病倒,最有资格接过南阳指挥权的是我!”

    隆庆冷笑:“凭什么?凭你是个晋国皇子?”

    雍卓被隆庆揭出身份,却并不气恼,问道:“你觉得你能够接替秦兄建设南阳,那么我简单问你几项政务的问题考考你,你如果回答得与秦兄一样,我心甘情愿听你指挥。”

    “但是如果你的回答与秦兄当初的指令刚好相反,我劝你还是趁早让开吧,别笨手笨脚搞砸了事情。”

    隆庆自视得了秦朗的真传,所思所想必然与秦朗不谋而合,所以大气地点头:“你尽管出题。”

    雍卓拿出自己每翻阅记录的册子,翻开前几页,找到其中一条,念道:“现在突降大雨,城中内涝,请问如何解决。”

    隆庆觉得这根本就是儿科,要治理城中内涝,当然是发动城中百姓主动清理,每人一瓢就能把内涝迅速清空。

    “这还用想吗?这道题太简单了,你再换一道。”

    雍卓冷笑道:“就是故意挑了个简单的题,才能让你意识到你有多愚蠢,你的错误有多么的不可原谅。”

    隆庆听了他的话,认为自己刚才的考虑有些欠妥当,再仔细想了一下,斟酌着道。

    “城中内涝,必有贼人趁乱打劫,应多派士兵把守要道及重要商户,免被洗劫。”

    雍卓道:“告诉你,你错了,秦兄的处置是人员全部撤出,顺序首先是老幼、其次妇女,最后才是男人青壮。”

    “这是南阳建设的过程中真实发生的事情,当时我也是极不理解,要知道旧城内涝,里面还有很多银子都放在里面,如果顺水冲走将是巨大损失。”

    “你猜秦兄怎么?”

    隆庆摇了摇头,他想不出秦朗为什么要这么做。

    内涝又不是洪水,没那么可怕,大家一起多干点活,很快就能解决问题,却偏偏把人都撤出来,把珍贵的银子留在了里面。

    雍卓洋洋得意地看着隆庆:“所以你根本不合格,你甚至都不懂秦兄的用意。”

    “当时我就问秦兄,为什么要这么做,秦兄只了四个字,以人为本!”

    “这四个字让我瞬间明白了很多道理,银子只是人们用来交易的一种物品,没了还能再赚,只有人才是最宝贵的。”

    “无论战争还是建设,没有人是万万不行的。”

    隆庆觉得不服,道:“就算你得有道理,那总得三局两胜吧?我还有两次机会呢。”

    雍卓拿出本,哗啦啦翻动,随便又找了两件南阳真实发生的事情询问隆庆该如何处理。

    不得不隆庆的回答绝对是中规中矩,而且看得出来是在老师的教导之下把握了治政的核心精髓,又加以个人风格,已经是十分难得。

    但是雍卓拿着本子依然毫不留情地让隆庆意识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

    “对于农家的猪偏偏要严加管理,绝对不能像鸡一样任意散养,秦兄,只有这种手段逼迫,才会催生出规模化养殖,否则再养一千年,也是不校”

    雍卓晃了晃本:“怎么样?认识到差距了吧?还是别乱来糟蹋了大家的心血,要知道南阳建设到现在,已经不光是你魏国一家的事情了,知道郑国的崔志在这里已经投了多少钱了吗?几十万两银子了!”

    隆庆知道崔志在投钱,但是不知道他已经投了这么多:“崔志就这么看好南阳的发展?”

    雍卓道:“实不相瞒,我已经写信让家里送银子过来了,相比崔志,我的投资只会多不会少。”

    “经过这段时间的建设,虽然南阳还只是一个雏形,但是我相信未来几年之内,这地方绝对会是寸土寸金。”

    “所以秦兄虽然病倒了,但是我做为南阳郡的刀笔吏,绝对不会允许别人乱来,搞乱了南阳的进度。”

    隆庆道:“秦朗躺了这么多,已经出现怠工的苗头了。”

    雍卓一拍隆庆的肩膀:“所以我需要你支持我,咱们一起服郑容那个娘子,一起把南阳扛起来,别让大家的心血掉在地上。”

    “再,这南阳建设好了,最终不还是你魏国的吗?我们这算不算是在帮你?”

    隆庆知道自己论起治国理政的本领,的确是生不敏感,否则也不会被太傅严加约束和管教,他最突出的赋还是商业,搞买卖。

    雍卓在这方面的确是强于自己,而且这家伙趁着做吏的期间,着实收集了不少秦朗治政的措施,竟然还整理成了心得,写成了本本。

    隆庆点头同意:“不过你得把那个本子给我看看,我也要学习学习!”

    片刻之后,隆庆、雍卓,郑容和崔志四人再次聚首。

    仍然是雍卓先抛出了话题:“秦兄病倒,南阳的建设可不能丢下,诸位以为呢?”

    郑容颔首:“同意,不过指挥权应该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