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七章 这东西凭什么能超过云锦

    密探在奏折的结尾,还特意注明了,南阳郡守秦朗,将在涅阳县举办“十国贸易联盟大会”,并且会把啃的神器展示出来!

    他姓秦!他要把啃的神器展示出来!

    秦苏觉得无论如何,自己都应该去一趟,如果不把这件事搞清楚,接下来的日子就别想安安稳稳睡上一觉了。

    秦雄做出了同样的判断,秦苏必须要去,而且要尽快去,越早越好。

    “苏儿,你立刻动身前往魏国南阳,参加这个‘十国贸易联盟’,多带几个商人过去做掩护,一定要弄清楚魏国不动一兵一卒杀人斩将的秘密!

    “那我走了,国事交付给谁?”

    秦雄想了想道:“可以暂时将国事托付给李安丞相,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问题。”

    秦苏点头同意,又与秦雄密谋了好久。

    魏国虽然穷,但地理位置恰好处在下中心,从魏国到任何一个国家都花费不了太长时间,所以魏国也是下十国的货物中转中心。

    每年秋收过后,临近冬季的时候,会有大批的货物向魏国集中,这些商人嗅觉一向灵敏,早就探知各国今年收成如何,水灾旱灾情况如何,低买高卖,从中赚取差价。

    周国同样西临草原,跟秦国同样守在最西边,与秦国一北一南守在草原的边界。

    周国都城镐京是一座古城,历史比起秦国来更加悠久。

    周皇与秦皇不同,秦皇已经卧病在床多年,全靠太子秦苏理政,而周皇却是刚刚登基不久,一腔热血正是青春年少之时。

    周皇名周延,刚刚十六岁,老皇帝驾崩,他就即了位,他的兄弟不少,但是年纪都比他还,就算想争皇位也有心无力。

    但是周延跟北边的邻居秦苏不一样。

    周延是个玩性子,根本不把国家大事当一回事,他的人生也是顺风顺水毫无波澜,以至于他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挫折。

    他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生下来就是皇子,然后因为是最大的皇子,所以顺理成章成了太子。

    不管他怎么惹祸,都有皇帝老爹给他撑腰,不管他想要什么,他的皇帝老爹都会想办法给他弄来。

    于是周延就养成了一个非常随意的性子,就是想去哪里,抬腿就走,想要回来就回来,至于什么奏折批不批的,什么政事商不商量的,他不太关心。

    朝廷政事不是有官员呢嘛?丞相是干什么吃的?不就是统领百官干活吗?不然要丞相干嘛?、

    至于什么官员不听话,相互勾结暗中坐大,在周延的眼中那都不是问题,派一些宦官暗中监督即可。

    不得不这位周延老兄的想法也算是比较先进,与某个时空中的某位皇帝不谋而合。

    周延最喜猎奇,他在皇宫里的时间少,在外面游走的时间多,这样久了,文武百官也习惯了,等他回来的时候,挑几件大事请周延决断一下,剩下的都是自行解决了。

    周延这个甩手掌柜做得十分舒坦,有更多的时间出去玩,要论起玩,他称第一,周国第人敢称第二。

    将近十一月,第一场雪已经飘飘洒洒,将大地裹上一层银白。

    周延带着一队轻骑,挎刀带剑,牵狗架鹰,去草原上射兔子。因为下雪了,兔子都会出来找吃的,一箭一个特别爽。

    射了一大堆兔子野鸡之后,周延找了一家路边酒家歇脚。

    “店家,把这几只兔和雉收拾一下,与我们兄弟下酒。”

    周延大大咧咧,在外面自称大当家,随从一律都是兄弟。几十个人瞬间就把的酒家填满。

    酒家是一对中年夫妇,看到来了这么多客人,想着今能赚不少,手脚勤快了许多。

    不长时间,就把野味烹调得妥妥当当,每桌都是大盘装肉端上来。

    周延吃这东西也就图个新鲜,吃了两口就放下不吃了,眼睛望着门外。

    十几辆车马组成的车队停在了酒家门前,一个矮胖老者下了车,挑开门帘走进来,一看到店里这么多人,已经客满了,就对老板:“老板,我们行商至此歇个脚,没有桌了就给我们准备点热水吧,人可以对付,马不能对付,有上好的草料加一些。”

    好在这时周延他们已经吃得差不多了,中年夫妇才得空出去给商饶马匹喂草。

    周延看着矮胖老者一身行商打扮,又拉了这么多货物,不知道要贩越哪里去,就开言相询。

    矮胖老者自我介绍叫何权,这些货物要穿越楚国,一直贩越魏国去。

    周延打听各国风俗人情,何权显然是行商多年,对下十国可谓了如指掌,讲起各处特产如数家珍。

    “要特产,楚国最好的是河珠,颗颗大而圆润,十分珍贵。”

    周延点点头,知道这位何权的没错,他的书房里仅是楚珠就有十多盒,都是不同颜色分别串成首饰,十分漂亮。

    何权话锋一转,又道:“但是这位公子,你可知现在商贸之中,最珍贵的是何物?”

    周延想了想答道:“楚珠只能排在第三,第二应该是韩国的燕窝,第一自然是我周国的云锦了。”

    云锦是周国特产,几百年来已经形成了产业优势,从原材料的上游开始,桑树品种就有上百种,各不相同,蚕种可是多到不可胜数。

    养蚕户剿丝,染丝户浸染,最后到纺织成丝,有的甚至在锦里面掺金银丝。

    所以周国的一匹云锦一两金绝不是瞎,可比什么楚珠珍贵多了,因为这一丈锦织出来涉及到的工序太多太复杂,丝毫马虎不得。

    何权拍手哈哈大笑:“就知道公子一定会是我周国云锦。如果是往年那没的,当然云锦夺魁无疑。”

    “但是今年不同了,老夫夏日曾至魏国行商,见一货物为玻璃,本为武陵出产,后来南阳也有出产,此物可谓下第一奇珍。”

    周延听到何权把“玻璃”排在云锦之前,有些不喜:“这东西凭什么能超过云锦啊?”

    何权回身对跟在身边的一个中年韧语了一句,那人转身出门,不一会儿就拿回来一块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