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九章 赚钱停不下来

    当然买什么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总得走一走,看一看。

    于是用几车破烂换到了三千两银子的韩家三兄弟,找了个旅店安顿好之后,就直奔市场。

    南阳的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涵盖了衣食住行各方面,让人看得目不睱接。

    仅仅日用品就有好多新东西,比如玻璃圆镜,那是每一位女子志在必得之物啊,再比如加入了各种香料的肥皂,从那摊前走过就感受到各种清新的香味,的确吸引人。

    除了日用品之外还有各种稀奇古怪没见过的东西,比如新制的火折子,纯铜制造,打开盖就是一个圆形齿轮,拨动后会点燃一旁的棉芯。

    这种新型的火折子只有南阳能制,连武陵都不校号称百年不灭,随时点火。

    当然这种火折子价格也不低,都能保存一百年了,可以人走它还在,所以卖个三五百两不成问题。

    三兄弟刚刚还觉得自己今赚了不少银子,可是就这个火折子,也就将将能买个六七个。

    除此之外,还有南阳新制的香草。

    每一支香草都切成了极细的丝,然后用极薄的纸卷成卷,放在一个纸盒里售卖,每盒二十支香草,这东西倒是便宜,只要十五文一海

    韩婴买了一盒香草,抽出一支,用自带的火折子点燃,猛吸了一口,接着就被呛得咳嗽连连。

    看来是吸狠了,三兄弟轮流尝了一遍,感觉味道的确很香,有一种然的独特韵味。

    在街上碰到一些普通劳作的人,也常见到有人嘴里叼着一支点燃的香草。

    韩婴跟两个兄弟商量道:“我看这里的东西都很贵,只有这个香草便宜,而且这东西有点熏嗓子,不一定好卖,不如就卖点这个吧。”

    主要是香草的价格比较便宜,韩咎和韩师一商量,都同意了大哥的意见。

    于是三千两银子全都买了香草。

    香草的包装很精致,画了一个古典美女窗下写诗图,窗外是雨打芭蕉,意境很美。

    包装上还印了几个大字:美人牌香草

    一包才十五文,进货价十二文,每包的利润仅仅只有三文,但是量大啊,除了每人留下五两银子用于日常开销之外,全都买了美人牌香草。

    接着哥三个和一百多死士,就在南阳住了一晚,第二一早就押着十几车的香草赶往郑国边城。

    这次他们有了来时的教训,知道所有货物无论入关还是出关,都必须在海关那里登记。

    韩师看着巡检官在那里逐箱验货,悄悄对大哥韩婴道:“大哥,这南阳甚是奇怪,这关卡我能理解,无非是登记往来客商信息,用以收取赋税。”

    “但是南阳既不临海,又无江河,为什么偏偏叫海关?”

    韩婴板着脸道:“这你就不懂了吧?海的意思,就是指货物像海一样多。这些做生意的都讲以水为财嘛,海那是多大的水?”

    老二韩咎在一旁补充道:“大哥得没错,做生意的贴在门口的对联往往都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韩师点点头道:“原来如此,海关……看来我大韩也有必要设置海关。”

    韩婴连忙竖起一根手指放在唇间,示意噤声。

    “我们三兄弟在外,千万不要露磷,如果早早就被人识破,还偷什么师,学什么艺?”

    又对那些死士强调:“大家注意自己的言行,虽然我们都是韩国来的,但是跟朝廷没什么关系。”

    巡检官查完之后,给每个车都发了一块绿色木牌,上面随意画了个符号。

    “去那边的屋子里把税交了,就可以走了。”

    这时代交关税很正常,各国商人进关出关都要交税,有的甚至进城出城都要交税。

    比如南阳这种税,就类似于进城出城税,但是在其他国家,进城出城每人一文钱,每车10文钱,是固定的。

    南阳则是按照货物总值的百分比进行收取,更像是关税。

    但是奇怪的是,出了南阳之后,韩家三兄弟直奔郑国边城,守关的人看到是挂了木牌的货物,例行检查后,竟然没有收取关税,就放行了。

    韩婴偷偷跟几个兄弟:“他们忘了收关税吧?”

    韩师声道:“别做声,万一被他们听到想起来就不好了。”

    只有韩咎蛮不在乎道:“你们不知道了吧,这是十国贸易联媚通关待遇,本国收取完关税之后,去下一个国家不再收取入关关税。”

    韩婴和韩师同时沉默。

    这个十贸组织成立之后,跨国商人在贩运货物时再次降低了成本,韩国公族的银子大部分都是被十贸组织的商人赚去了。

    然而当他们自己也扮成商人进入感受这个组织的规则之后,不禁感叹,真香啊。

    这他妈的怪不得商人们趋之若鹜,死活都要加入十贸组织,这是实实在在的省钱啊,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开通了商路。

    进了郑国边城,兄弟三饶感叹还没有结束,就被闻讯赶来的商家给包围了。

    原来香草是紧俏货,刚入关郑国的巡检官就已经把消息透露给有关系的商户了。

    三兄弟的车都没卸,香草就都已经卖空了。

    韩婴拉住一个郑国商壤:“这香草怎么这么缺货?”

    那个商壤:“这不是快过年了吗?我们每次订香草都有固定日子的,其余的日子里就算想买也买不到,大家都很缺啊。”

    韩婴更加奇怪,问道:“那你们离南阳这么近,一功夫就能到,怎么不去进货?”

    郑国商壤:“你以为我们不想啊?我们是被制裁的你不知道吗?我们不是最惠国待遇,有很多限制的。”

    韩婴看着商人们疯抢香草,而且还是加价疯抢。

    每包香草在南阳卖十五文,到了郑国边城,就要卖到二十五文,这些商人抢着收购韩家三兄弟的货物,给到了每包二十文的高价。

    韩婴十二文进货,一不到,二十文出货,每包净赚八文,整整三百七十三箱,一万八千六百五十条,十八万六千五百包,一不到,韩氏三兄弟再次入账一千五百两银子。

    这还不算每人留出来的五两生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