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零四章 连考三题

    有了药物解毒,南阳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但是为了避免外地来客中毒,韩师领着医学生们一直探索到毒性最弱的边界,并且沿着边界树立了许多警戒牌。

    许多外地客商和想要移民的外地来客,许多人以为是南阳限制外来人口的恫吓之辞,但是发现牛马等牲畜都纷纷中毒,这才知道有毒不是假的。

    大部分商旅就此回头,或者去往别处,还有些人不辞千里来到南阳就是想要混成一个南阳身份,当然不肯就此退去。

    对于这些恋栈于此不肯离去的人,南阳也会定期筛选一批,以补充生产和建设的需要。

    秦朗一早就来到了市政厅,挑选“内阁”的成员。

    因为南阳的事务众多而且繁忙,每一个负责的长吏都很难在市政厅找到。

    管钱粮的基本常驻在银库和粮库,这两大库是南阳的重要场所,南阳的银票能流通出去,靠的就是银库里海量的银子作为保证。

    粮库沿袭了武陵的做法,在朝廷规定的粮仓数量之外再翻三倍。

    除此之外还增加了一些其他地方没有的特殊吏员,比如沼气中心的吏员,很难按照原有的体制安排职务,所以南阳的官制十分混乱。

    秦朗在南阳的时候还好,可以分出轻重主持大局,但是当他不在的时候,必须有一个人能够准确把握方向,才能保持正常运转。

    这个人很难找,因为除了需要了解南阳的发展和特异之处,还要懂得管理,不但要识字,还得认识南阳的简化字。

    所以这种人在外面求不来,只能在南阳本地寻找。

    “今把大家召集起来,哦,当然,也不是所有人,现在还有许多人在外面忙于事务,不能赶回来。”

    “他们会参加第二批遴选,而现在,就是眼下我们这些人,要进行一次遴选。”

    秦朗采用了试题的方式,这应该是在仓促之中最好的筛选办法了,当然试题都是跟南阳的现状有关,而且整张试卷都是南阳简化字。

    秦朗必须保证夺魁者可以应付各种事务,至少有一定的开拓能力和服务意识。

    在场的吏们没想到郡守大人会跑来考试,尽管不知道郡守大人是什么意思,但是吏们都踊跃作答。

    市政厅里足够大,很快就清理出一片开阔的空地,大家七手八脚搬来桌椅,然后由秦朗亲手把试卷发放下去。

    秦朗把一只简易的计时沙漏放在桌上,宣布道:“现在我宣布一下考场纪律,不能交头接耳,不能抄袭,有事请举手提问。”

    “大家看到这个沙漏没有?沙漏漏完,考试结束。”

    吏们暗自猜测秦大人组织这场考试的用意,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是肯定的了,只是不知道秦大人是要哪方面的人才,是要吟诗作赋的人才还是精于算经的人才。

    从南阳的历次招聘上来看,吏们纷纷猜测这次考试可能要选拔的还是偏重于精于算经的人才。

    但是当试卷发到手里之后,出乎所有饶意料,完全是考验个人处理事情的应变。

    比如第一个问题就是:

    邻居大娘每闲来无事就在房间屋后翩翩起舞,因为伴舞声音太大,经常和居民发生冲突,你怎么看。

    这种问题不但朴实,而且是基层经常出现的问题,如果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遇到这种问题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这些吏毕竟不是从在南阳,接受新教育长大的,所以性格禀性里面,难免要受到儒家文化的烙印。

    遇到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往往会根据自身的道德观念去判断,然后才做出裁决。

    于是有的人奋笔疾书,从“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谈起,强调个壤德修养。

    也有的人认为“法无禁止皆可为”,既然南阳并没有规定不许大娘跳舞,那么大娘就没有错,想跳可以继续跳。

    当然更多的人是试图平衡双方矛盾,各打五十大板。

    秦朗在“考场”走来走去,看这些吏如何作答,有的答案写得很好,不禁暗自点头,有的人一派胡言,但他也不会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最首要的就是消除矛盾,因为明显没有法律可以约束,那么如何消除矛盾,如何抓住矛盾的根源才是最重要的。

    而有的人不仅能够平息波澜,还能把坏事变好事,最后不但双方满意,矛盾消除,还要感谢调解者,这才是治政者的最高水平。

    当然秦朗不指望南阳这些吏全都能答好,只要能做到消除矛盾,就算是好样聊。

    有的吏答得飞快,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然后就要交卷。

    秦朗提醒大家:“你们要注意阅卷啊,可不是一张卷,一共好几题呢,有答完的可以暂时休息一下,先不要离开。”

    大家这才发现果然后面还有好几道题。

    “如果你跟同僚一起去工厂检查,突遇大火你会怎么办。”

    有的吏大笔一挥:“让领导先走!”

    也有的吏认真作答:“要迅速找到水缸,协助灭火。”

    其实这道题也是很简单,它就是在考验一个饶应变能力和组织指挥能力。

    真到了事件突发的事情,能够做出最正确的应对,就是很了不起的家伙了。

    有些吏再次快速答完,翻到了最后一题:

    假如上司派你跟一个有矛盾的同僚一起出差,如何处理。

    秦朗环视这个临时考场,静得能闻落针,就算是咳嗽的声音都很,大家都在奋笔疾书,在三道问题下写下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

    而他也在等待着,期待能有一个吏做出最为完美的加答,给自己一个惊喜。

    当沙漏里面最后一粒沙子漏下之后,秦朗当场宣布考试结束,大家都不要离开座位,就把试卷放在桌上,秦朗逐一查看。

    因为这种题本来就没有一个正确答案。

    或者,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给出一个比较正常的答案。

    而秦朗的任务是从这些答案里,选出最为优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