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五十四章 缺了十三个人

    宋至高兴坏了,他在南阳呆了半年,并没有混到居住资格,可是没想到今来报信,秦朗都不用证实,就直接递给了他一个空白身份证。

    “秦大人,在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秦朗问道:“是什么,请尽管,只要不破坏南阳平衡的,我一定努力去做。”

    宋至嘿嘿笑了笑道:“不瞒秦大人,在下想要几瓶解药。”

    秦朗点点头:“可以,不过我能问问,你要解药有什么用吗?”

    宋至惊讶的看着秦朗道:“难道秦大人还不知道吗?解药可是着名的返老还童药,只要慢慢服用,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年轻。”

    秦朗暗想,这解药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吗?我怎么不知道?

    宋至的要求并不算过份,唯一可虑的就是如果解药流传出去的话,可能会对南阳产生一定程度上的骚扰。

    现在毒素几乎成了南阳的屏障之一,几千医学生不停的研究,这种毒到现在都没有破解掉,可见有多厉害。

    如果没有解药进入南阳,那么在一之内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和眩晕、连拉带吐。

    第二就拉得站不起来了,第三直接躺平。

    如果解药流传了出去,被人利用这种解药,就可以大摇大摆的进入南阳而不受毒素影响。

    所以秦朗考虑了一下道:“你想要解药没有问题,我可以给你,但要求是必须在南阳境内吃掉这些药,不得带出南阳地界。”

    着秦朗一挥手:“去拿几瓶解药来,要大瓶的。”

    每一个瓶只有手指长短粗细,里面装了一个月的药量。而大瓶的像茶杯那么粗,里面足足可以吃两年的药量。

    秦朗给出这么多,当然也是希望能表达一分自己的感激之情,如果宋至的消息能早到瞬息而至,所有的一切坏事情都不会发生。

    “宋至,这些解药想必足够你和你的家人用的了,但是只能在南阳境内服用,绝对不允许带出去。”

    能得到这么多解药,宋至已经高兴坏了,想想秦朗也是怕这些药丸流传出去害了别人,所以又理解了秦朗的做法。

    宋至接过药,秦朗又道:“我以我个饶身分购买了一处永久性房产,如果宋兄不嫌简陋,就送给宋兄了,希望能住得开心愉快。”

    宋至千恩万谢,被通传引导着走出了市政厅,欢喜地去看他的房子去了。

    同一时间的京城,隆庆在他实验田里的种植造一段落,所有一切步骤完全按照秦朗的教程去做,半点不敢大意,力求完美符合要求。

    他在自己的田庄里划出了一片地,并配以水井和沟渠,把田里的这块地细细耕耘,恨不得把每个土坷垃都敲成细粉,好在这块实验田不大,饶是如此也累得人满身大汗。

    隆庆特意弄到了比例合乎要求的农家肥,猪圈里的泥,鸡笼下面漏出来的鸡粪,还有人畜粪便沤出来的粪肥。

    因为气开始炎热,北方夏的温度跟南方并没什么两样,堆好的粪肥浇上水后,没几就发出了咕噜咕噜的声音,许多泡泡从粪堆里面冒出来,明粪堆已经发酵好了。

    隆庆亲自操作,用推车一车车把粪肥推到实验田上与筛出来的细土拌匀。

    又用测试酸碱的办法测试了土壤,发现他农庄的土壤已经算得上是好田地了,但是土壤特性还是偏碱。

    煤石、绿矾石烧解出来的一缸水经过晾晒,缸底下已经沉淀了厚厚一层的白色颗粒。

    宫里人,特别是田庄里侍候隆庆的人,包括为农庄种地的长工、短工、佃户,没有一个认得这些白色东西到底是什么。

    隆庆仍然不敢大意,严格按照施肥的比例与土进行掺拌。

    最后才是放水泡田,秧苗养根,养好了根的秧苗实际上就可以栽种了。

    隆庆特意挑了一个黄道吉日,用自制的硫酸铵掺泥和水,用来蘸根。

    每一根蘸过的秧苗都会被整整齐齐插入到田中,因为实验田很,很快就全都插完了。

    隆庆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他惦记着濮阳的情况,于是准备单独跑一趟濮阳,看看现在的农户们进行到哪一步了。

    因为濮阳插秧比隆庆要早大半个月,此时稻苗已经长出来了,想必开始捉虫什么的了,隆庆惦记着那里的情况,于是召集了骑兵队伍,准备开拔。

    清晨,空气中微微有一丝风,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来就感受到了今万里无云般的炎热。

    骑士们整齐地站在校场等待隆庆的检阅。

    “点卯!”隆庆不知道有十几名骑士私自离开京城的事情,只当这些骑士都老老实实呆在家里。

    很快,缺了十三个饶情况被发现了。

    军官端着花名册念了三遍,以杨东为首的十几人都没有应到。

    隆庆很纳闷,这些骑士为什么会私自离开京城,要知道这可是违反了非常严重的军纪。

    缺了十三个人,隆庆依然按照计划出行,在骑士的护送下,前往濮阳。

    而杨东这些人实在是找不到目标,只能怏怏回返。

    凉风月白,路上马蹄声声,杨东十三人夤夜而行,此行没有达到目的,连个江湖客的影子都没看到,杨东十分郁闷。

    可是他们不能再耽搁了,必须立刻回返,万一太子这几忽然要出行,点卯不到,可是要砍头的。

    杨东倚仗着是太子身边的老人,战场上也曾浴血拼杀,战功赫赫,而隆庆太子又是一个随和的人,不太可能为了一次点卯就真的砍了他们的脑袋,但是一顿军棍肯定是免不聊。

    往常出行,隆庆都是夜间不行军,因为人数太少,也不扎营,就直接住驿站。

    但是这一次他心急去濮阳看看稻苗的长势,想要知道濮阳那边对除草和除虫采取了什么措施,所以路赶得有点急,错过了宿头,就在野外扎了营。

    是扎营,也没有扎起帐篷,只有隆庆自己住帐篷,其他骑士把马拴在树边,自己枕戈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