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七十九章 震惊不断

    每前行五十步,路边就有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的数字就会顺序增加。

    从南阳郡的边界开始,张何每看到一块石碑,上面的数字就会相应的增加,他这才明白过来,想必这些石碑的作用就是为这条公路的里程计数。

    这个发现让张何心里很别扭,他觉得一条路有必要浪费如此多的石材吗?仅仅就是为了知道这条路的长度?简直是多此一举。

    如果南阳把钱都浪费在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上,那么必然就有更多浪费的花销。

    张何依此推断,南阳的火热局面也许只是昙花一现,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些不必要的花销也许就会把南阳拖垮。

    虽然远方已经有了城市的轮廓,但张何并没有打算直接进入南阳郡城,而是直奔乡野,要解决相、镇二州的农业问题,要向南阳看齐,首先还是了解。

    有了前段时间实地踏查的经验,这一次张何轻车熟路,直接策马走进乡间路,查看乡间的稻麦种植情况。

    在张何看来,南阳能够吸引佃农前来落户,而且田税也未拖欠,甚至粮食还很充足,想必也是三季稻。

    相、镇二州跟南阳的气候差不多,都是四季如春,种上三季稻没有问题,许多农户为了不让土地撂荒,都是尽量利用土地。

    所以他猜想南阳就算不种三季稻,至少也要种两季,现在是十月初,第二季稻收完之后,土地应该可以种些麦子之类的。

    然而现实出乎张何的意料。

    南阳的土地竟然真的撂荒了,什么都没种,野草已经茁壮的成长起来了。

    看见撂荒的土地,张何的脑子有点转不过来了,南阳的农户粮得多到什么程度,才会把土地撂荒?

    就这么荒下去,南阳还能交得齐田税?

    蛙声呱呱,风中传来炊烟的味道。张何看见远处有一个村落,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出炊烟,正是中午吃饭的时间。

    张何摸了摸腰囊里面的碎银子和铜钱,打算找一家干净的农户,弄点吃的。

    因为张何在军中呆惯了,所以并不太在意这些繁文缛节。

    他挑了一家看起来干净整洁的人家,直自己没带干粮,走到这里闻到炊饭的味道肚子饿了,愿意拿钱换点吃的。

    农户很朴实,并不要钱,请他进了屋郑

    张何把马拴在门口,在院子里洗了手,就随农户进屋。

    农户家里五口人,除了开门的农夫之外,还有一对年轻夫妻,和两个三四岁的孩。

    张何的目光落在一家人吃饭的桌上,桌上竟然有三四盘菜,一只刚刚炖好的鸡,两盘素菜,还有一碗汤。

    更重要的是饭,竟然不是杂豆饭,而是白米饭。

    农家如果不是年节,或者重大事情,是不会这么吃的。

    张何刚刚在相州踏察民情回来,对于农村再了解不过,只有过年的时候,他们才会煮上一锅白米饭,杀一只鸡。

    如果非年非节的时候做出这么隆重的饭菜,要么就是遇到了重大的喜事庆贺,要么就是有了不得的祸事,吃最后一顿好饭。

    可是张何看了看这一家子,都是笑语盈盈,语气轻松,不像祸事临头的样子,同样也不像乍临喜事的样子。

    他就更加搞不懂了,于是连忙对农户这一家人道:“冒昧前来,多有打扰,看样子你们家可能有喜事?或者有客人要招待吧?”

    农夫笑着请张何在桌旁坐下,又添了一副碗筷。

    “这位先生可是对了,您不就是客人,借您吉言,希望有喜事吧。”

    张何被他愣了,农夫知道张何这些外乡人看到农户的饭菜惊讶,于是解释道:“刚好前段时间稻子收成,难得回家歇一歇,所以就杀了一只鸡,刚好客人今来此,可不是正为客人准备的吗?”

    张何没想到人家只是难得回家一次,所以杀鸡改善一下。

    吃饭的时候,张何特意问了他最为关心的问题。

    “这位老哥,在下有一事不解,适在从田间路行来,见到田地几乎全都撂荒,是何原因?”

    农夫呵呵笑道:“客人想必是远道来此,对南阳不熟悉的缘故。”

    “每年十月开始,直到明年二月,这段时间里,是商货贸易量最大的时候,下各国的产品都会在这段时间向南阳集中,所以需要大量的人手。”

    听到这里张何有点明白:“给商货贸易做零工想必收入不少。”

    农夫也不瞒他,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从十月到明年二月,四个月的时间,大约能拿到二两银子。”

    张何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多少?”

    “大概二两吧。”农夫的眼睛十分真诚的望着张何。

    张何真的有些不敢置信,普通的农户之家,不算种田的收获,仅仅是四个月就能赚这么多钱?

    他刚刚提拔起来的书佐李昆,已经是州牧府中的文吏了,月奉才四百钱。

    大魏一千文为一贯钱,一贯钱一两银子。

    这个农户不算土地里的收成,仅仅在农闲时节去商旅那里打打零工,四个月时间就能轻轻松松拿到二两银子。

    相当于两千多文钱,足够李昆四五个月的俸钱了。

    就算是他自己,大魏相州牧兼领镇州,他的年俸禄才两千石,按一石五十钱算的话,他一年才能赚十万钱。

    农户并不觉得自己赚得多,那些去南阳下矿洞的,一月好几两银子呢,还供吃供住,他是没那把子力气,如果再年轻个十几二十岁,什么也要下矿去拼一拼。

    张何暗自叹道,怪不得南阳的土地撂荒啊,打打零工,差不多两个月就能拿到一两银子,可比种地强多了。

    “那你们都去打零工了,田里收的粮足够交田税了吗?”

    农户道:“田税那点粮早就够了,我们南阳的粮食收成好,一亩地收五石六石没有问题。”

    张何再次惊呆了:“一亩地收多少?”

    农夫仍然是十分真诚和望着他:“一亩地五……四石肯定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