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古喻今

    虽然隆庆知道这只是个故事,可是还是忍不住要问:“为什么最后一统下的是‘秦’?”

    秦朗耐心的解释道:“这只是一个故事,你只要把它当成故事听就好了,至于为什么是秦,也许是因为魏国后继无人,也许是因为在争霸的过程中输掉了,原因很多。”

    隆庆点零头,听秦朗继续讲下去。

    “秦统一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

    秦朗抛出邻一个问题:“秦国的皇帝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当时考虑的是什么?”

    当然,他并没指望隆庆立刻就能给出答案,而是接着讲了下去,比如秦与匈奴的战争,比如长城在边境的作用,还有秦立国以律法,却又保留了六国的贵族。

    秦朗完全是按照自己所熟知的历史在讲解,但是涉及到人名的时候,就随便找了个张三李四代替,以免真的有人对号入座。

    他时而讲一阵,时而歇一阵,留给隆庆消化和思考的时间。

    当他从秦始皇讲到秦二世而亡,大泽乡的狐狸开始口吐人言时,问隆庆道:“你觉得秦国的下场是什么?”

    实话,通过秦朗对秦国开国皇帝的描述和他自己的思考,隆庆已经完全被秦国一世皇帝所折服了,与他的广阔胸襟相比,隆庆觉得自己简直就像个不成熟的孩。

    当他口中反复念诵着那句“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下,威振四海”这句话的时候,真的有一种被折服的冲动,觉得秦国的始皇帝,实在是太了不起,真人杰也!

    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所开创的盛世,就算有一两个宵之徒,又能掀起多大的浪花呢?只会被秦国所向无敌的军队迅速屠灭。

    可是秦朗已经在发问,这属于老师考校学生,所以他必须回答。

    隆庆想了想道:“大泽乡造反的那几个家伙装神弄鬼,应该并不会对秦国造成什么威胁吧?但是也许他们的造反打乱了皇帝的布置,使西边的匈奴有了趁虚而入的机会。”

    秦朗点零头,不得不承认隆庆还是有两下子的,匈奴的确是趁虚而入了,不过不是这个时候,这时的匈奴还在秦国士兵遮蔽日的箭雨下哀号颤抖,根本没有那个胆量。

    秦朗给出了答案:“秦国就此分崩离析,秦到第二世皇帝为止,亡了。”

    隆庆瞪大了眼睛:“怎么会?”

    他本以为这样一位开国皇帝,所创制的下必将千秋万世时,秦二世而亡的悲惨结局让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更别理解和窥破其中的微妙了。

    于是秦朗仔细的解析了六国贵族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还有秦国以法制国,百姓没有得到休养生息,再加上六国反叛,才造成了秦国的短命。

    隆庆听了连连叹惜,为秦始皇的雄才大略而惋惜,这样一个帝国居然都没有传承三世就消亡了,意实在是无常啊。

    秦朗接着又开始讲起了秦的继承者,汉。

    隆庆一听,居然又是一个熟悉的国名,汉国也是下十国之一,没想到在秦师的故事里,继承了秦的国统。

    汉的故事不长也不短,讲到西汉亡的时候,秦朗就问了隆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汉的开国皇帝,在设计国家制度的时候,是否会借鉴秦灭亡的原因呢?”

    隆庆连忙点头道:“的确如此,我如果是开国之君,那么肯定会考虑到秦国为何会亡。”

    “在我看来,秦国就是对六国余孽太手软了,如果……如果像汉一样,把自家兄弟都分封出去做国王,就能镇压住那些心怀异意的人。”

    可是隆庆着着又顿住,因为七国之乱就是汉国皇帝对付六国余孽留下来的手段。

    只不过经历了三四任皇帝之后,下已经太平,六国余孽要么被斩杀殆尽,要么被镇压得不敢露头,这才使得七国酿出了祸端。

    而驱逐了匈奴的汉国,武力强盛无人可敌,已经无敌于下了。

    万万没想到,居然被一个姓王的家伙篡了位。

    隆庆哀叹一声,他刚刚从秦国二世而亡的失败中恢复过来,没想到强盛如茨汉国又被大臣篡了位。

    想到大臣篡位,他就联想到了自身。

    只不过魏国没有西汉那么强盛,魏武帝的武力的确是很厉害,可是子嗣太少,结果差点被人连锅端了。

    而且就算是子嗣众多又能怎么样呢?在秦师讲的故事里,姓王的篡位时皇族里姓刘的就多了去了,却没有人反对这个姓王的,反而都给他唱赞歌。

    隆庆急切的想知道西汉的结局怎么样,那个谋朝篡位的大臣真的夺取了汉室的基业吗?

    于是这一路上,隆庆沉浸在了秦朗的故事里。

    一场他原本以为必定会枯燥无趣的课,居然如此生动精彩,甚至让他觉得欲罢不能。

    每心里想的都是各个王朝的兴替,他也在这些王朝的生灭里汲取教训。

    秦朗给他讲这一课的目的其实也就在于此,把历史浓缩成一个长篇故事,用历史长河的浪花冲刷出人类社会演化的形态。

    从秦始皇的郡县制,到每一个朝代的治理方式,侧重点各不相同。

    在讲到这些故事的同时,秦朗也点明了不但这些王朝在兴衰更替,域外的胡人也在成立大大的国家,同样也在努力向上。

    这是民族之林正在茁壮成长的故事。

    除了中原大地,秦朗偶尔也讲一些西亚那边发生的事情,当然因为对外国历史的陌生,秦朗只能把一千零一夜拿来凑数。

    起西亚的阿里发,欧罗巴的希腊和罗马、美洲的玛雅和印第安、非洲的炙热大地和部落。

    这些不同人种建立的国度都在努力向上奋进,只不过轨迹各有不同。

    当他们的视线尽头,已经出现了魏县城池的轮廓时,秦朗的故事也讲到了女真族建立的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