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一十六章 修路世家

    下午的阳光从打开的门扇照进来,刺得黄治中和朱别驾有些看不清来者的模样。

    不过从爽朗的声音中倒是可以感受到来访者似乎年纪很轻,而且声音中透着轻松,把治中和别驾也感染得心胸开阔起来。

    待吏关上了门,他们才看清来客的样子。

    来客一共两人,左边一人略高,皮肤黝黑,似乎常年在太阳一晒得。但神情却不似农人,不卑不亢,如果仔细观察,还能从他的眼底感受到一丝隐藏着的傲气。

    右边一人略矮,一眼望去就给人和煦可亲的感觉,仿佛多年未见的亲友,使人不知不觉就相信他的话。

    黄朱两人对望了一眼,黄瑞先开口问道:“不知二位如何称呼?”

    来的这两人正是秦朗和隆庆,为的就是控制魏州的第一步棋而来。

    朱业看到右边那个略矮,给人和煦可亲感觉的人道:“在下姓秦,名异人。”

    “我身边这位是我家公子,姓魏。”

    “秦异人?”黄朱显然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不过这不影响谈事情。

    “哎呀,原来是魏公子。真是失敬失敬!”

    朱业也跟着抬手作揖道:“久仰二位大名,不知二位来此是……”

    秦朗道:“是这样,我看到衙门外的墙上贴着招募修路的公告,而我家在修路架桥,开山冲石这些工程上面,算得上世家了。”

    黄瑞和朱业一听,喜得心花怒放。

    真是有一种绝处逢生的感慨,本以为这次路修不成,只有被下狱这一条路可走了,没想到竟然就遇到了贵人。

    听这两饶介绍,是修路架桥、开山冲石的世家,想必是积年做这勾当,积累了无数经验,所以才敢称世家。

    那么这二十多里的路,总算是有了着落了。

    黄瑞知道现在还不能高忻太早,因为修路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新式修法,一种是旧式修法。

    如果这魏家是旧式修法的话,那就算再厉害,也不能用,毕竟最多还有一个月,州牧大人就要回来了,到时候交不了差,别工钱了,能保住命就算不错。

    所以黄瑞咳了一声问道:“不知魏公子懂不懂新式修路法?”

    隆庆被他问得有点迷糊:“什么新式修路法?”

    黄朱二人一听这个回答,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连“新式修路法”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过,那就不可能会做。结果还是空欢喜一场。

    黄瑞虽然知道解释也没什么用,但抱着以防万一的心态,还是大概解释了一下。

    “所谓新式修路法,就是有别于过去的旧法。”

    “以前我们修路时,要夯基炒土,还要拌以米汤和鱼胶,要开山炸石,雕琢出适合的石块,最后才是逐渐培实路面。”

    “这一过程,往往要持续半年之久,极费工时。”

    “而新式修路法,则要简便许多,据是从南边传来的法子,具体我们也不太懂,反正路修得又快又好,而且平整顺直。”

    “最重要的是,速度极快,一条二十多里的路,只要一个月就能修好。”

    隆庆“哦”了一声道:“原来你的是南阳法。”

    黄朱二人本来已经失去了信心,以为这两人也不懂新式修路法,这才解释了一番。

    没想到这两个人还真懂,不但懂,应该还是行家,否则怎么一开口就是“南阳法”这类的术语。

    “哎呀,二位快快请坐,来人啊,赶快上茶!”黄瑞赶忙招呼秦朗和隆庆落座。

    隆庆和秦朗分别落座后,隆庆就对黄、朱二人道:“我身边这位,是我家请来的西席,一应工程事宜,就没有他不懂的,二位可以跟他谈谈具体情况。”

    古代以西东分宾主,家塾教师和做官僚们私人秘书的“幕客”,都称为“西宾”,又称“西席”。主人称为“东家”或者“东翁”。

    朱黄二人一听这位“秦异人”居然是魏家请来的西席,那想必是技术贯通之人,所以就把魏州要修的那条路仔细道来。

    “这条路,位于魏州西北,是通往京城的唯一道路,也是通往赵州的主要道路。”

    其实不用朱业介绍,秦朗已经通过贴在墙上的告示对这条路和周边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现在到这里来,主要还是为了看看能不能借着修路的契机,攫取到最大的利益。

    秦朗点点头,同时心里也在回忆隆庆描述魏州各处矿产的位置和产量,心里琢磨着大概要怎么开价。

    朱业接着道:“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这条路要尽快修完,所以如果二位采用的是旧式修路法,那时间上就必然不能够,所以刚才我们二人才询问是不是懂得新式修路法。”

    秦朗越听心里就越是高兴,不怕他不着急,越是着急,就明这个项目的重要性越高。

    在衙门的外墙上,他看到过一些张贴出来的旧的告示,已经被雨打风吹变得破旧发黄,同样是这条路,二十余里长,给出的造价才五万两银子。

    而最新贴出来的告示,造价已经涨到了八万两,是什么原因让这条路的造价短短一个月内竟然涨了三万两呢?

    秦朗觉得这里面大有内情可挖,如果掌握了这些关键信息,那么对于下一步稳定大本营来,就会顺利很多。

    “没关系,我们精通各式修路法,不但懂是老式修路法,就连最新的修路法,都是从我们魏家流传出去的。”

    秦朗为了稳稳钩住黄朱两人,先是给出了一颗定心丸,强调了自家在工程上的实力,然后再慢慢打探这条路为何忽然抬价的原因。

    朱业一听大喜,道:“是这样的,现在这条路,我们实在是因为某些原因,十分紧急,但是又有很难找到合适的施工队伍,这才向上抬价,希望重赏之下,要以找到合适的施工队。”

    秦朗“嗯”了一声:“工程的时限要多长时间?”

    朱业伸出一根手指:“只有一个月的时间,绝对不能超出哪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