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三十四章 秘密潜入

    接下来的一整,秦朗都是在铁匠铺里度过的。

    几个动滑轮是最费功夫的,不但要敲打成形,还要装配轴承,不过好在一次性任务,秦朗对轴承的精度和强度要求都不高,只要能撑过十次上下就没有问题。

    那个宅院里连丫鬟带仆人,加在一起最多只有几十个人,这个吊车架子下面吊着的绳筐可以站六七个人,十次来回,足够把宅院里的人全部运走。

    李榷自从上一次见了秦朗之后,就安心的等着这个“秦异人”给自己回信,而且他相信只要那个魏公子不傻,就一定会亲自来府衙的。

    到那个时候,李榷还不是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随随便便给他魏家扣上一顶帽子,就可以查处,一旦经了官,那时候魏家是生是死,还不是自己了算。

    于是李榷就摆好了香茶,也不出去溜弯,也不回后宅赏鸟,就坐在书房里一个劲儿的喝茶。

    可是他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

    本以为魏家会在一早晨就来求见,没想到坐了一上午,也没见一个人影。

    李榷一边喝茶一边暗骂,心想过了中午,下午无论如何都会来了,到时候非要给这魏家一个下马威不可。

    然而下午茶水都已经泡得没味儿了,喝了一肚子水的李榷,仍然没有等到魏家人来拜访。

    随着太阳落山,李榷的脸色跟色一样黑。

    现在他的情绪已经不是一句愤怒可以描述的了,简直就是处于火山爆发的边缘,只要一个由头,就能狂风骤雨般的爆发出来。

    在这魏州的地盘上,这十几年来,李榷还从来没见过什么人敢如此不给他面子。

    看来不给魏家点厉害尝尝,魏家是不会把自己这个州牧放在眼里的。

    李榷气得牙都快咬碎了,暗暗发誓,明一早,就要调集衙役,把那个什么魏府先封了不可。

    至于什么修路收费的协议,李榷一概不打算认了,把卡点的房子直接拆掉,也让魏州的百姓见识一下,什么叫雷霆一怒!

    刚刚黑透,秦朗和隆庆就迫不及待地利用氢气球把铁架先带到山壁上去。

    那个葫芦谷四周的山壁,里边和外边一样的陡峭,根本是无法攀爬的。所以李榷才那么放心,只安排他的妻弟胡茂守出谷口即可。

    那些四周陡峭的山壁,别是丫鬟仆人,就算是魏州军中最健壮的士兵,也爬不上去的。

    用氢气球把铁架吊车越山壁上,接下来就是组装和固定,然后再分多次,把十几名护卫,连同秦朗和隆庆,全部越山壁之上。

    吊车铁架全用卡扣加铁栓固定,虽然不那么紧密,但胜在简单易制,而且牢固可靠。

    除了铁架吊车之外,秦朗还赶制了两只巨大的木制机翼,用做滑翔,只要把这两个机翼接在铁架吊车上,就可以从山壁上滑下去。

    虽然已近二月,但夜晚仍然寒风凛冽,到了山壁之上,更是冻得人直打哆嗦,穿得再多也挡不住刺骨的寒风。

    无奈之下,秦朗把那两个木制的滑翔翼一前一后立起,在中间找些山顶上的枯枝断树,点燃取暖。

    有了滑翔翼的遮挡,火光就不会太过惹眼,引起山下谷口守军的注意。

    有了篝火,这十几个人围拢成一圈,快要冻僵的身子才算是勉强暖过来。

    接着就是乘坐吊车潜入宅院了,秦朗把护卫留了三分之一在山壁顶上操纵吊车,剩下的跟着他分成两批,全由吊车放下去。

    因为从山壁下去之后,还要绕过那片湖泊,才能接近宅院,这段距离同样不短,而且山谷中夜间是否有捕食动物也不知,这段路程还是很危险的。

    隆庆坐在火堆边上烤着火,一边焦急的等待着秦朗和护卫的消息。

    随着吱呀呀的滑轮转动的声音,吊筐慢慢下降,秦朗点燃了一支火把。

    因为火把的光芒照亮范围并不大,而且距离宅院和谷口足够远,就算点燃了火把,也不会被他们看到。

    在火把的光芒照亮下,秦朗注视着山壁慢慢的多出了许多藤蔓类植物,猜测快到谷底了。

    果然,没过多久,大家感到脚下一震,吊车已经接触霖面。

    秦朗立刻用手中的火把晃起了圆圈,告诉上面已经触底,可以把吊筐收回去了。

    如此两次,十几名护卫除了四五名留在山顶,其余都已经放了下来。

    秦朗带领着这十几个人,往谷口的方向走去。

    在黑夜之中,虽然有火把,但也只能看得清脚下,连身外三丈远的地方都看不到,一片漆黑。

    如果是不熟悉的环境,而且没有现成的道路的话,即使有火把照亮,也会迷失方向。

    但是秦朗不但有指南针,还有地图。

    隆庆在绘制葫芦谷地形地势的时候,就已经把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定准了,并且在白用望远镜观察出了一条直通谷口的路线。

    之所以是路线,而不是道路,是因为山谷里面根本没有路。

    即使有路,那也是野兽走出来的路,这种路是非常危险的,搞不好就把人带到了野兽巢穴之郑

    隆庆绘制的地图,是按照比例尺绘制的,整个地图打上了密密麻麻的方格,每一个方格的长宽都是与实际对应的。

    因为没有实地量尺,仅仅是靠望远镜观测,误差非常大,但好在这片山谷很,就算有点误差,也不会偏移太多。

    就这样,隆庆靠着望远镜的观测,加上比例尺绘制,并且在可以行走的地方在图上进行了标注。

    所以秦朗只需要按照指南针的方向,大约走出多远,遇到什么标志,再偏转到另一个方向,如此行走下去,就是一条从山谷到谷口最近的路。

    虽然处于冬季,山谷中那片湖泊按理应该还处于封冻状态。但是秦朗知道在湖泊和河流中,往往是有水流流动的地方,会形成清沟。

    清沟上面是薄薄的一层冰,一旦走到了清沟上,那么看似坚硬的湖面就会立刻吞噬掉一个生命。

    这种气掉到湖里就算不死,回到山壁上这一段路程,也足够冻死了。